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32张-1.3 运动的快慢(3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32张-1.3 运动的快慢(32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5 16:4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单元《机械运动》第三节
运 动 的 快 慢
能不能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呢?
它们运动得一样快吗?
讨论问题: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哪个运动员跑(游)得快?你是用哪个方法判断的?
所用______相同时,跑(游)在前面的运动快。
裁判又是如何判断选手跑(游)得快慢的呢?
经过相______,所用时间短的跑(游) 得快。
时间
路程
二是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
比较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
一是看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呢?
新问题:
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思考: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
学校运动会上,短跑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
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
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
3、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20s,小明同学的60m跑成绩为10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思考:
当所走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一样时,用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来比较(统一标准)。
这里采用了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甲、乙物体的快慢。都统一成1s中走过的路程。
小聪
100m
20s
5m/s
小明
60m
10s
6m/s
观察下面四个物体的运动,分析A和B、C和D、B和C运动的快慢。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火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500
30
1250
D.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30
2900
思考:
(5m/s)
(10m/s)
(25m/s)
(80m/s)
速度
速度
公式
v 表示速度
s 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1m/s=_________Km/h=____km/h
1/1000
1/3600
3.6
单位:基本单位:m/s;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速度
速度
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
汽车的速度是“10m/s”,它的物理意义是: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10米。
由: 可得:
路程、速度、时间,知道其中两个物理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
运动员用10s跑了100m,汽车在2h内行驶了72km,那运动员和汽车哪个快呢?
解:
运动员的速度:
s
m
s
m
t
s
v
/
10
10
100
1
1
1
=
=
=
汽车的速度:
s
m
h
km
h
km
t
s
v
/
10
/
36
2
72
2
2
2
=
=
=
=
因为v1 =v2所以运动员和汽车一样快.
知识应用
例1、
知识应用
例2、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以12.91s获得了男子110m栏金牌,试求这项奥运会记录的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30km/h,哪一个速度比较大?
解:利用公式 ,可以算出刘翔的运动速度为
所以刘翔的运动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生活中的速度
约1.1m/s
约20m/s
约5m/s
约250m/s
汽车的速度表
不能低于60km/h,不得超过120km/h
机械运动的分类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
曲线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
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小车B每10s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A
B
沿直线行驶的A、B两辆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什么不同?
小车A每10s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
(1)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
(2)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 3)速度大小不随时间变化。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来粗略研究变速运动的快慢。
变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分类
瞬时速度
我们把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典例分析
例题3 、对速度相关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学中,把时间与路程之比叫做速度;
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每时,符号是km/h;
C.速度公式v=s/t中,s表示的是路程,t表示的是任意时间,v表示的是速度;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典例分析
例4、 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
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
B.V 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
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B
思考:如图所示甲、乙两质点的s—t图象;谁运动得比较快?
s/m
10
30
90


t/s
此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时间相同,比较路程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
v—t图象: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谁运动得比较快?
t/s
v/(m·s-1)
0


两者都为匀速直线运动
10
20
30
1
2
3
速度大小的另一种比较方法-图像法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10m/s,请作出它的v-t图像和s-t图像。
o
t/s
s/m
o
t/s
v/(m·s-1)
s-t 图像
1
2
3
1
2
3
10
10
20
活动
v-t 图像
t
s
o
t
s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o
t
v
o
t
v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o
2、判断下列图像所表示的运动状态:
活动
典例分析
例5、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 v-t图像,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0~6s内,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____ m、____m;
(2)由图像可知,乙车做__________运动,甲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s两车会再次相遇;
(3)0~5s内,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_______(选填
“运动”或“静止”)的;
30
60
匀速直线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12
运动
典例分析
例6、 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s内,甲、乙两车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甲车做__________运动,速
度大小为____m/s;乙车在第5s后处于_______状态;
(4)0~5s内,甲车相对于乙车是 ______(选填“运动”
或“静止”)的,坐到甲车上的人看乙车是向____(选
填“东”或“西”)运动;
(5)经过 15s两车相距_____m.
t=10s时,甲、乙两车相遇
乙车经过 5s行驶 20m
甲、乙两车的速度不同
匀速直线
2
静止
10
运动

例6题图
例题7、小明家离学校2km,他以5km/h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5分钟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1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求:
(1)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2)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掉头返回,问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典例分析
【解析】(1)由v=s/t可得,小明行驶的路程,s1=v1(t0+t)......①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s2=s1=v2t.....②
由①②可得,v1(t0+t)=v2t,5×(5×1/60+t)=10t,
解得:t=1/12h=5min
(2)由v=s/t可得,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时相遇的时间设为t′ ,则
v2t′+ v1t′= v1t0
10 t′+ 5t′= 5×5/60
t′=1/36h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
s2′=v2t′=10km/h×1/36h=5/18km≈0.28km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
s″=s总﹣s2′=2km﹣0.28km=1.72km.
例题8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45cm
14:35:05
14:35:00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解析】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我们要找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45cm
时间t=14h35min05s-14h35min=5s
根据v=s/t得到v=s/t=45cm/5s=9cm/s
典例分析
例题、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解析】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
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静止,故B正确;
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
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
=
=2.5m/s,故D正确。
典例分析
巩固提高
1.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 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2011)如下表所示。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快?在哪个路段运行得最慢?
3.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4.王红阳同学到实验室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请你从“长木板、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温度计、薄木块、金属片、秒表、细线”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要求:
(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画出实验装置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
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公式:
换算关系:
物理意义: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变速运动中此公式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1m/s=3.6km/h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速度
课堂小结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
反映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任何时刻都相同,都等于平均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公式:
v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