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八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讲义
一:文艺复兴
1.含义: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复兴”的原意为“再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2.原因
(1)经济上: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
(2)文化上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
③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
(3)人才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3)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4)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5.成就
(1)意大利
①文学方面:14世纪,产生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三位著名的开拓者,他们被称为“文学三杰”。他们创作的诗篇和小说,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②艺术方面:15世纪,出现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他们被称为“美术三杰”。他们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6.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
(2)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
3.内容
(1)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4.结果: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路德派。
5.扩展: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的国教影响最大。
6.影响
(1)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3)推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
1.原因: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2.时间:16—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3.成果
(1)天文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物理学: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其他方面: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影响
(1)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2)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3)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 启蒙运动
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2.含义:“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
3.历程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3)18世纪后期,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4.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5.主张
(1)共性主张
①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②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③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
(2)个性差异
①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
②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③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④亚当·斯密:英国的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⑤康德:德国哲学家康德是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6.影响
(1)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3)启蒙思想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重点探究】理解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引起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
(1)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2)适用于整个太阳系、一切天体运动以及宇宙中的所有物体。
(3)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同时也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4)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向前发展。
一、单选题
1.文艺复兴时期,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著名文学家和他的主要代表作是
A.薄伽丘——“十日谈” B.但丁——“神曲”
C.彼特拉克——“歌集” D.达芬奇——“蒙娜丽莎”
2.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但画中人物,包括耶稣都没有圣光,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光,所有人的形态与常人无异。这体现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传统 B.上帝绝对的精神权威
C.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D.“主权在民”的原则
3.卢梭指出,政府只是主权者(尽可能包括更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集体的共同体)的执行人,并非主权者本身。政府中的行政官员只是受委托才能行使行政权,他们的职能并不是契约产生的结果,如果主权者对官员不满,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收回行政的权利。这反映卢梭主张
A.提出人民主权约束政府权利 B.利用分权制衡维护社会契约
C.运用法制理念构建平等社会 D.倡导思想自由反对专制政体
4.伏尔泰把对封建专制和维护其存在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作为其理性主义史学的题中之意,认为人依其理性以认识自然,也依其理性以改造社会。其思想主旨是
A.宣扬自由平等思想 B.主张建立“理性王国”
C.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强调理性主义价值
5.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是
A.“理性” B.“再生” C.“赎罪” D.“民主”
6.《鲁滨逊漂流记》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过着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该小说成为 18 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主要原因是它反映了
A.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生享乐的精神 B.反对专制和教会束缚的启蒙思想
C.人们对罗马教皇的盘剥日益不满 D.工业资产阶级奋力开拓世界的精神
7.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只要虔诚信仰,就可以被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一主张的进步意义在于( )
A.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和精神自由
C.使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迅速传播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
8.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材料二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出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提出的防止滥用权力的主张。其主张有何重大意义
9.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
(1)如图所示,1500年—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进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上述前两阶段对时代特征总结的标题写出最典型的史实各一则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参照前两阶段的标题模式为第三与第四阶段设计最适合的标题。
(3)列举第三、四阶段时期列强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
10.崭新的开始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相同与不同。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例举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三项史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2.C3.A4.D5.A6.B7.B
8.(1)内涵: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推动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走向高潮时期)。
(2)观点: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3)主张:三权分立 意义: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论的发展,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9.(1)第一阶段:新航路的开辟(写民族国家的形成亦可)
第二阶段:启蒙运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2)
第三阶段:蒸汽时代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开展)
第四阶段:世界体系的确立(欧洲中心的确立)(电气时代)
(写殖民体系的确立、世界市场的确立给)
(3)任选一个角度回答,三个史实鸦片战争、发动第二此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1)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异:材料一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上是有益的;材料二认为是有冲突的,而且欧洲人是占支配地位的。
(2)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近代民主政治;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科学革命实现了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通过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殖民体系。
(3)影响:促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社会转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八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启蒙思想家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的区别是道德存在的基本前提,因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该观点
A.体现感性的思想 B.主张思想自由
C.对理性进行批判 D.崇尚理性判断
2.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这说明
A.人类进入科学革命时代 B.科学在与神学艰难斗争中前进
C.科学发展改变世界进程 D.罗马教廷的权威逐渐达到顶峰
3.如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科学革命
4.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出现要早近一百年。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5.文艺复兴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蒙昧主义
6.史学界普遍认为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能佐证其“发展”的是
A.反对教权主义和愚昧主义 B.提倡思想自由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宣扬个性解放
7.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8.宗教改革期间,英国人威克里夫把《新约全书》从拉丁文译为英文,他的几个弟子翻译了《旧约全书》,文字浅显流畅,使普通人可以阅读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威克里夫等人的行为在当时
A.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B.动摇了上帝在人心中的地位
C.破除了人们对神学的迷信 D.使人们的民主意识觉醒
9.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理论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全部方式 B.数学方式是主要表达形式
C.17世纪物理学是核心学科和基础学科 D.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0.18世纪,孟德斯鸠认为“当一切权力合而为一,虽然没有专制君主的外观,但人们却时时感到君主专制的存在”“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体现出他
A.肯定现世幸福 B.主张因信称义
C.反对宗教信仰 D.主张民主政治
11.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有划时代的贡献,是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称为“力学之父”。下列属于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是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进化论
C.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改良蒸汽机
12.在世界学术史上,“12世纪的文艺复兴”这一概念经过了跨越三个世纪的讨论和完善,伴随着法国式的唯理主义、英国式的经验主义乃至德国式的历史主义彼此的博弈、交融。这一概念建构过程体现了
A.历史解释的时代性 B.学术发展的随意性
C.历史学的非客观性 D.历史研究的真实性
13.卢梭指出,政府只是主权者(尽可能包括更多社会成员的、道德的集体的共同体)的执行人,并非主权者本身。政府中的行政官员只是受委托才能行使行政权,他们的职能并不是契约产生的结果,如果主权者对官员不满,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收回行政的权利。这反映卢梭主张
A.提出人民主权约束政府权利 B.利用分权制衡维护社会契约
C.运用法制理念构建平等社会 D.倡导思想自由反对专制政体
14.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抨击教会的罪恶与贪婪,赞美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出自( )
A.《神曲》中的诗句 B.《蒙娜丽莎》的微笑
C.米开朗琪罗的雕塑 D.《哈姆雷特》的独白
15.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16.下图坐标中,曲线所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贵族权力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的原因是什么。
(2)对文艺复兴的评价,材料二与材料三存在哪两种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理解这两种观点的内涵?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 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马丁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请回答:(1)材料一提到的“恢复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新儒学最伟大的哲学家朱熹(1130-1200年)在世时,新儒学在南宋时期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朱熹及其门徒没有像孔子及其门徒那样,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
——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 孪生却又相互对抗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分别强调了欧洲文化传统的不同方面。受到复兴异教古代知识、技术和优雅风度鼓舞的人们赞美欧洲历史上的希腊一罗马时代,而那些渴望根据《圣经》改革宗教的虔诚教徒则从西方文明的犹太——基督教成分中吸取营养。两个阵营中少数忠诚的人力图完全否定对方;但这是不正常的,因为这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交叉演出。
——摘自(美)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主要内涵并说明新儒学没有“忠实地维持古代的思想”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场复杂的交叉演出”观点。
参考答案
1.D2.B3.C4.A5.A6.C7.A8.A9.B10.D11.A12.A13.A14.A15.B16.A
17.(1)“纱幕”指的是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人文主义思想;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观点:材料二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三认为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内涵:前者认为文艺复兴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后者认为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18.(1)希腊罗马文化。不是,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3)理性。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4)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复苏;宗教改革,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成熟。
19.(1)内涵: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历史背景:长期分裂动荡导致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混乱或者自魏晋以来的儒学危机;书院发达和自由讲学风气盛行;佛道儒不断融合;宋代重文轻武等相对开明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所处的内外形势和政治变迁等。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属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重要发展阶段,两者都着力批判封建天主教会和宣扬人文主义。
因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新兴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弱小,因此只能借助于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以文艺创作方式,反对封建神学世界观,虽然解放了人们思想,但它的受众范围较小。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以马丁·路德为代表发起宗教改革运动,他们借助宗教外衣,宣扬“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即可得救”,实质上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扩展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范围,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
总之,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加强了欧洲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