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同步课时讲义+习题):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同步课时讲义+习题):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5 15:58:55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九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后,在许多州的批准并不顺利。如在马萨诸塞州,宪法批准会议持续了近一个月,在联邦党人做出将保护公众自由权、保证国会不得组建具有排他商业优势的商业公司等承诺后,反对派才做出让步,最终以187比168批准了该宪法。这反映出
A.宪法严重损害了地方的利益
B.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日趋尖锐
C.两党对垒影响了宪法的通过
D.从邦联制走向联邦制的艰难
2.第三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两院制”,即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和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同时,它又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包括任命军政要员,在参议院赞同下解散众议院等。这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体现了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的妥协
B.实现了参议院与众议院的彼此制衡
C.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D.维护了总统在国家政治中的主导地位
3.《1832年改革法案》:“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凡成年男性…或为任一较大的产业代管;其净年值除缴纳该项土地之一切租税及费用外,不少于10磅者,即有权参加选举其本区代表。"这一改革
A.通过财产限制维护贵族利益
B.使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控制议会
C.使工人阶级利益完全被忽视
D.导致英国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4.18世纪80年代从《邦联条例》到《联邦宪法》,美国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精英们所追求的是建立一个最有利于保护私人利益以及最便于统治的政府形式。材料意在说明当时的美国
A.选择宪法和政体的观念基本不变
B.希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C.力图确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体制
D.坚持奉行妥协机制和实用精神
5.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老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温和中包含看刚健,渐进中累积看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民主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6.在美国,众议员和国家主要官员任期有明确限制,还赋予议会弹劾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行政官员的权力。这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中央集权原则
D.共和制原则
7.使得大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发言权之后,就能推行某些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文中,处所填内容应该是
A.1688年,“光荣革命”的爆发
B.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C.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通过
D.1832年,议会改革的进行
8.2019年11月29日,英国伦敦发生恐袭事件,首相约翰逊针对对手工党之前引人的“保护公众监禁刑罚”,宣称将废除允许罪犯提前假释的条例。这表明约翰逊
A.深受两党制度的制约
B.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在竭力淡化恐袭事件
D.是多数党保守党领袖
9.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

A.国王再没任何权力
B.形成三权分立局面
C.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0.1893年,当威廉二世在高级军官会议上威胁要将议会中新军事法案的反对者击得粉碎时,在议会中只引起了不公开的、小心谨慎的批评。然而进入20世纪后,皇帝的一些行为却引发了民众大规模的“反对个人政府”的运动。这一变化反映出
A.德皇的专制权力受到限制
B.德国民众的民主意识增强
C.德国的军国主义遭到冲击
D.议会对王权的限制日益强化
11.在德意志帝国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存在一个民选的帝国议会,帝国政府却不对帝国议会负责,而帝国政府甚至可以在联邦议会的同意下解散代表民意的帝国议会。这种奇怪的现象从实质上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
A.严重削弱了代议制机构的立法权限
B.规定的国家权力分配存在缺陷
C.体现了德国政治具有浓厚专制色彩
D.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12.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集内阁会议,行政权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国王完全处于无权地位
B.有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C.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D.扩大了国王的政治权利
1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789年爆发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充满了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反复较量,交织着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这说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
A.渐进性
B.妥协性
C.彻底性
D.曲折性
1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有元首权、行政权、参与立法权、外交权和军事权。这说明
A.美国宪法体系不够完善
B.宪法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
C.美国政府行政效率下降
D.美国易出现独裁专制局面
15.《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反映出该宪法具有浓厚的(
 )
A.民族主义色彩
B.民主色彩
C.专制主义色彩
D.军国主义色彩
16.在“光荣革命”前,弹劾变成议会对抗君主专制的工具;在“光荣革命”及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失败之后,弹劾就很少被使用了。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A.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B.享有民主的群体扩大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
17.制度建设既要借鉴,也要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3)1911年在中国建立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材料四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党制或工人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下的多党制”等等,“因为各国不同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都会有所差别。”
——摘自《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143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在借鉴苏联的基础上有何创新?有何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议会、两党制、文官制、责任内阁制等许多宪政机构与相关制度的产生及发展都呈渐进累积态势。而宪政实践中的“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的交织相伴,又使英国政治现代化更加复杂微妙、扑朔迷离。在英国与世界的关系上,英国政治现代化的确立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西欧向外扩张及英联邦的建立,都是同步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与权势无以复加的强化中,英国的政治制度逐渐扩展列世界其他地区,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和采纳。
——摘编自徐奉琫《英国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及特点一读阎照祥关于英国政治制度史的几本论著》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开创了近代成文制宪运动的纪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民主的政治结构以实现国家的统一,是符合美国社会各阶层不同利益集团的总利益的。宪法把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加以具体化和制度化,确立了在资产阶级法治基础上管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则,保证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稳定性。尽管宪法在制定过程中争论澈烈。但通过之后,就变成了美国制度的偶像,是美国人民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象征。美国取消对个人的一切效忠,唯一只对宪法宣誓效忠。这样.宪法成为把多样性的美国结合成一体的钻合剂。
——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宪政体制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政治原则并简要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19.法治取代人治、民主代替专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前8世纪,希腊开始进入城邦时代。城邦的诞生不仅为法律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空间。希腊人崇尚法律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观念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观念就诞生在这个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
——《浅谈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法治理念的转变》
材料二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成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的治国理念。在这一治国理念下,古希腊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的基本特点。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主要取得了什么权力?由此初步确立了英国怎样的政治体制?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哪些政治制度创新。
参考答案
1.D2.A3.B4.D5.B6.B7.D8.D9.D10.B11.C12.B13.D14.B15.C16.C
17.(1)措施:分封诸侯王国。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意义:联邦共和政体的创立,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仿制品:辛亥革命,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的建立)。理解: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而中国辛亥革命成果落到北洋军阀手中,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断。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中国人需要进行民主思想的启蒙和近代文化的洗礼。
(4)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18.(1)特点:渐进性;复杂性;妥协性;示范性。影响: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为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原则: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评价:维护了美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奠定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础;增强了美国民众的凝聚力和民族国家认同感;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及印第安人享有与白人相等的权利。
19.(1)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民主政治。
(2)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
(3)
权力:立法权、选举权、言论自由权。体制:君主立宪制。
(4)创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九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讲义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16~17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2)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明确限制王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通过,“议会至上”原则被确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影响:以和平手段,把英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国家,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
2.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
(2)过程:1775年4月,来克星顿发生冲突,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8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的影响。
(2)过程:178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大革命;1789年8月,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3)影响: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政体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为代表):君主权力受到限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②共和制
美国
(典型代表)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和确立“三权分立”原则,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的缺陷之一是承认奴隶制的存在。
法国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制度。
(2)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资本主义改革: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以及其他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内战:美国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导致美国发生内战。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
3.意大利统一:1871年,实现了国家统一,实行君主立宪制。
4.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5.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2)内容: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制定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
(3)影响: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6.认识: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重难点探究】
重难点探究一:资产阶级革命原因
1.经济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受到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或殖民统治(如美国)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英法两国封建专制程度不同:英国王权薄弱,并形成了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的民主传统,并且从民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转变;法国王权强大,典型的专制君主制国家。美国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北美人民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呼声强烈。
3.思想原因
(1)面临宗教背景:英国宗教阴影还很浓重,运用清教思想;法国启蒙运动后,理性取代蒙昧,运用启蒙思想;美国受宗教影响很小。
(2)启蒙思想程度:英国注重传统,启蒙思想影响较小;法国经历启蒙运动,受启蒙思想影响大;美国受启蒙思想影响较大,特别是“三权分立”思想。
重难点探究二: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与影响
1.特点
理论依据
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建立方式
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建立过程
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政体类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体现原则
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2.影响
(1)进步性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有利于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其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世界意义。
(2)局限性:
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一、单选题
1.前美国总统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措施不包括:
A.实行三权分立
B.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
C.总统由选举产生
D.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2.今年(2016年)90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64年,她是英国最高国家元首,深受英国人民爱戴。但她却“统而不治”,下列哪一制度与此有关
A.君主立宪制
B.君主专制
C.民主共和制
D.中央集权制
3.张芳梅在文章中提到:“美国1787年宪法虽然制定于美国独立战争后,但它并非《独立宣言》的继续和发展。从其制定与批准的过程来看,广大劳动群众一直被排除在外……它由富人集团制定与批准,只维护有产者的利益。”材料说明
A.1787年宪法的制定违反了民主原则
B.1787年宪法具有局限性
C.美国大多数人没有享受公民的权力
D.美国民主制具有妥协性
4.近代美国和法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但也各有特色。下列有关近代美国和法国总统的说法,正确的
A.都是国家元首
B.都可以解散国会
C.都必须对国会负责
D.都由选民直接选出
5.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可以任命文武官员,有立法创议权。但是宪法又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的部长副署才能生效。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总统的决策能力
B.维护法国的民主制度,保障资产阶级利益
C.彰显法国的民主精神
D.维护法国人民的利益
6.“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责任内阁制
B.工业革命
C.1832年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
7.德意志统一在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这里“革命”的真正含义是(  )
A.德意志境内的所有诸侯国被消灭
B.统一帝国的建立应归功于军事上的胜利
C.德意志统一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
D.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摘自《历史教学》
材料二
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在公民大会上,公民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共同商议城邦大事,最后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材料三
“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一…”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西方两种制度性质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成员和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661年以来,复辟的国王再次成为英国政治和政府运作的中心。政治精英们在1688-1689年的革命过程中,使威康与玛丽共同成为国王与女王,掩盖了废黜国王的行径,延续了世袭继承制。议会的领导者通过议会制定一系列宪法性法案,总结历史上形成的基本宪法习惯,明确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和保持常备军等。为防止国王拥有较大的财权,他们炮制了多个财政法案,把政府财政收入分为国王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前者供王室日常开支所用,后者用于战争及其他非常需要,给予国王的正常岁入远少于政府的实际需要。总之,“光荣革命”扭转了英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程大汉《“光荣革命”与英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
在美国革命刚结束不久,深受民主思想影响的制宪者就意识到:为了让自由永存,必须要求人们节制自由,“今后危害国家的灾难只能是来自自由的滥用”。为了应对民主制度的两大威胁―立法权完全屈从选民的意志及政府所有权力又都集中到立法权,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通过制度创新,赋予政府可以直接对民众和各州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而无需借助加盟的各邦力量,同时使总统在当时情况下拥有最广泛的权力,尽管这一权力依然受到立法机构的制约,并确保法院的力量来源公正无私,至少是独来独往。这些规定把启蒙时代思想家的睿智、英国普通法的传统与北美殖民地的自治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炮制出既有明确原则又有具体条款的美国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部宪法,避免了来自民主的威胁。
——摘编自任东来《美国宪法的形成:一个历史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是如何“扭转了英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制宪者“要求人们节制自由”的原因及主要措施。
10.为了探求强国之路,近代中国人对欧美政治多有关注、观察和评论。
材料一:1842
年,魏源写成《海国图志》50
卷,"志于英夷特详"。他描述英国的"政事"∶"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凡新改条……增减税饷,及行楮币(纸币),皆王颁巴厘满…惟除授大臣及刑官,则权在国王,各官承行之事,得失勤怠,每岁终会,核于巴厘满而行其黜陟。"
(1)结合所学,指出《海国图志》"志于英夷特详"的原因;文中"巴厘满“
指的是
它拥有哪些权力?
材料二:1903
年,梁启超对美国的制度设计和运作进行了认真考察后感叹∶"破坏固不易,建设良亦难。以美国之本来有无数小房者,从而加一大楼于其上,而其层累曲折也尚若此。苟非有群哲之灵,与诸国民之肃,则彼美者将不亡于战败之时,而亡于战胜之后也。"
(2)阅读材料,指出美国建国之初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简述美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三:晚清民初之际,不少中国人对德国给予了高度关注,产生了多种认识。略举几例如下∶
(2)结合所学,中国人的这些认识反映了哪些德国政治方面的发展状况?
参考答案
1.D2.A3.B4.A5.B6.C7.C
8.(1)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后者是奴隶制民主政治或原始的直接民主政治
(2)差异: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或采用原始的直接民主制),美国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或采用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原因: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而美国是幅员辽阔、人口较多的大国
9.(1)推翻英国专制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国家政权;打破了严格的世袭继承顺序,为确立议会权力中心地位奠基;实现国家政权的平稳过渡,推动英国民主化进程。
(2)原因:政治前提: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现实原因:邦联政府软弱无力,无法应对内外挑战,社会动荡加剧;理论基础:欧洲启蒙思想与英国法制传统相结合。
措施:实行联邦制度,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且相互制约。
10.(1)原因: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填空:英国议会。权力:制约国王、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等。
(2)问题:美国独立后,邦联制带来严重危机。措施:制定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原则。作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发展状况: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深厚的专制残余;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