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2.3.1大红灯笼高高挂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2.3.1大红灯笼高高挂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1-03-14 19: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名称 大红灯笼高高挂 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五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windows画图软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画图软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是在前面已学习了铅笔工具、颜色填充工具以及橡皮等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移动、复制、剪切、粘贴、缩放图形的基本操作。通过本课教学不仅能加强学生鼠标操作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实现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学生分析
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知识和技能基础):学习本册教材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电脑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继续学习绘图软件的移动、复制、剪切、粘贴、缩放图形的基本操作,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紧密的联系,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会起正迁移作用从而促进新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此,学生能继续学习本课内容。 学生的一般特征分析:该年龄学生接触画图,抱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多数学生在家里已经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只是没有进行过规范的培训,学生学习起来的难度不是很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移动、复制、剪切、粘贴、缩放图形的基本操作。
2、能力目标:孩子们能综合使用已学习过的工具绘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移动、复制、剪切、粘贴、缩放图形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选定需要选定的图画,复制和粘贴图块
五、教学策略
通过精心创设富有乐趣的学习环境,设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要求,提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素材,引导学生去探究,结合话题去讨论,给予时间去创作。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灵动起来,迸发出创意的火花,实现了情感的升华。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优秀作品等素材。
七、教学过程(可以用嵌套表格呈现具体内容)
(一)课前准备部分 用时
ppt课件、优秀作品等素材(大红灯笼)、课本电子书、大红灯笼高高挂视频。

(二)新课导入部分 用时

观看图片听旁白: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尤其在海外华人聚居的地区,比如唐人街,一年四季悬挂着大红灯笼。这种传统,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红灯笼俨然成了中国文化的符号。
下面我们以“画图”软件为例,绘制喜庆的灯笼。

(三)师生互动部分 用时
设置情境: 欣赏图片
几款传统样式的灯笼

多种类不同的灯笼样式
制作的新春的夜晚被点亮的灯笼图片
制作的一只在夜晚被点亮的灯笼图片
单只大个灯笼在夜晚被点亮的高高挂起实景
两盏在夜晚被点亮的高高挂起的灯笼实景
2.实践体验:(教师演示,学生体验制作)教师引导学生,打开素材盘里面“灯笼”的文件,选择一张图片。尝试运用上节课学习的画图工具,进行点亮联系。
第一步:添加亮色线条;
第二步:添加星星形状;
第三步:颜色反差对比;
一排两个挂起的灯笼图片
挂在树上的成串的灯笼实景
挂在灯杆上的成串的灯笼实景


师问:这些图片的特点是
生答:所有灯笼都是成排或成串的
师:对这些灯笼都是成排、成串的。如果用手工制作就会用很长时间,但是我们用电脑利用复制、粘贴方法制作就能非常简单的完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成排或成串的灯笼。
(观看视频)
下面就开始制作,同学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参考大屏幕的图片
引导学生在熟练运用“绘图工具”后,运用复制、粘贴自己进行画图联系。
第一步:选中已画灯笼改变灯笼大小、位置;
第二步:复制、粘贴灯笼;
第三步:移动摆放位置;
4.实践:教师对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运用广播软件现场展示,并点评),然后强调画图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大红灯笼在白天挂非常喜庆,晚上点亮后更加迷人。
下面我们就接着欣赏几张图片,顺便找一下这些图片的特点。
在夜晚被点亮的高高挂起的灯笼实景
多盏在夜晚被点亮的高高挂起的灯笼实景
在有月亮的夜晚被成排被点亮的高高挂起的灯笼实景
这些图片的特点是:生答,都是在夜晚被点亮的。
总结:这些灯笼都是被点亮的,它们背景是蓝色或黑色的。

那么怎样点亮灯笼呢?下面我就来学习。
归纳与延伸:
刚才我大家已经能够把灯笼点亮了,下面我就再欣赏几张图片。同学们能找出这些图片的特点吗?

成串的高高挂起的灯笼
成串的新春灯笼图片
两串被挂起的灯笼实景
雪夜成排、成串、点亮的灯笼图片、反差强烈 非常漂亮
成排的灯笼组成的灯笼鼓的造型 非常有气势
成串的灯笼组成的灯笼墙实景 非常壮观

(四)课堂总结部分 用时
师总结:
( 图片的绘画,主要来自于我们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和对画图工具的熟练运用,特别是复制、粘贴、移动的运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点亮灯笼,还学习了怎样制作成排、成串的灯笼,有的同学做得有个性,画面基本合理,有的同学们做得很漂亮,画面美观,都很好!

(五)课后作业部分 用时
结合美术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所学过的绘图工具绘出一幅漂亮的图画打印后送给父母展示一下所学知识。

八、关键环节提炼
1.设置情境、2.实践体验、3.归纳与延伸、4.实践
九、教学反思
思得:学生对画图这部分内容很感兴趣。本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绪激动,思维活跃,勤于动手探究。学生从课堂上知道了画图工具的知识、掌握了操作技巧,经历画图的实践过程,感悟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体验美感和成功的喜悦。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同时培养想象力及团结协作精神,达成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收到了信息技术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思失:学生喜欢独自操作,不愿意受教师的导控。因此,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绪有一定困难,甚至有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未必回应。偶尔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互动不够,在教学中学生对前景色和背景色概念理解有点困难,这要通过以后的实际操作练习才能得到充分理解,有的学生不能够准确的地进行对画图文件的保存。因考虑课堂教学进程,教师对部分学生作品的演示完全是根据教师的个人观点进行控制的,学生不一定认同,也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思改:教学中发现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师应耐心引导他们解决疑难问题,避免学生因畏难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为了避免课堂中常见的气氛沉闷,应尽量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