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小说阅读阅读之细节描写题
【典例演练】
(2020·河南焦作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 岁
汪曾祺
守岁烛的黑烟摇摇的,像一条小水蛇游进黑暗里。烛泪漓漓淋淋地流满了锡烛台的周身,发散着一种淡淡的气味,烛焰忽大忽小,四壁的光影也便静静地变化着。
想不到适当的事情做,我移移坐在椅子里的屁股,轻轻地嘘出一口气。父亲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算盘珠子刷溜地响着,薄薄的关山纸一张一张地翻过。
“还好,亏不了多少,够开销的了。”父亲推开算盘,移开面前账簿叠起的小山,站起身来。
“不早了吧?”
“嗯?”
他搓搓两手,把指头拉出声音,来回踱着,眉头皱起又放平,是在盘算着甚么。
“一到天明,你等着瞧吧,多少字号要在公会的名单上勾去了。广源,新丰,玉记……往年倒一两家铺子,大家心里虽然早都有了个底,可是不能不当桩大事议论着,今年啊,多了,大家反而不大在意了,只好眼睁睁看着一爿一爿的不声不响地倒。我看有弄得米没地方买的日子。”
说着一手抓起茶杯,把杯内的残茶往嘴里倒,大概茶早已凉透了,他用力打了个寒噤,把茶都泼在痰盂里。
“真的好笑,万安堂的陶老板前天还跟我说:‘别的行业不说,民贫则俭,可省的省了,不景气是意中事,你们这一业,食为民天,米都是要吃的,怎么也不行了?’我望他笑笑,说:‘甚么都可以省,病却省不了啊,有钱的或许参汤燕窝吃得少一点,穷人,摆子痢疾更较往年多些,今年吃了些不惯的东西,肠胃里免不了要闹闹,你们大黄芒硝都少不了,有人照顾,你却为甚么总是成天嚷着亏啊折的?’”
“恐怕今年材板铺子倒有点赚头,死都还是要死的,万字纹的棺材,三道紫金箍究竟不大有人用。”我沉吟着,把烧到指边的烟卷丢到痰盂里,咝——马上黑了。
炮声又紧了,纸窗沙沙地抖了一阵。也辨不清是敌人的,是我们的。夜来,炮声就没停过,不过到紧的时候才教人一惊。
“这次是抗战,抗战,我们难道不明白吗? 为了抗战,商人吃点苦是应该的,只是——”
父亲的话说不下去了,沉沉地坐到椅子里,拨弄着算盘,好像那种轻快的声音能给他安慰,能平抑心里的骚乱。
“写春联吧,年,总是要过的。墨已经研好了,在架子上茶杯里,你拿来掺点水,墩在脚炉上,写春联的墨要熟,才有光。炉里该还有火,三十夜,要彻夜火烈。纸——怎么‘万年红’买不到? 这是本城出的啊!没有就将就省用吧。”父亲把心事推开了一点,想到过年了。
“大门后的联字换换,就用‘频忧启瑞,多,——多福兴邦’。”
“福?”
“福。大年下,用个‘难’字让老太爷看见要不高兴。”
“那,‘忧’字为甚不换一个呢?”
“忧总是忧的,难道不忧么? 只要能启瑞就好。哈哈。”
夜深了,寒气愈重了,我拨拨火盆里的炭,炭烧得正炽,红得像是透明的,只是一拨之后,一些白灰飞了起来,落得我一身。“不行,一会儿就要支不住了,你去再搬点炭来加上去,回来,索性拿壶酒来。”
炭火更旺了,我又撒了些柏叶,一室都是香气。
“喝,我久不同你喝了,今天不是个平常日子,我们爷儿俩守守岁,来,干!”
“笃,笃,笃笃,笃,……”
“哎? 这会儿有谁来?”
父亲掀开棉帘,一步跨了出去,我拿了蜡烛跟在后面。我们站在门旁,屏着气听着,心里不免有点忐忑,等待着甚么事发生。门环又响。
“哪个?”
“是我。”
“哦,是远翁,有甚么要紧事吗? 前线上怎样了?”
“很好,前线上,冲过去二十几里,扎到小杨村了,小杨村离麒麟坝还有四十多。我就要去,跟王团副一块去,把慰劳品带到团部,一天亮就走。你知道收上河一带稻子的是谁?”
“谁?”
“陈国斌,全是替敌人收的。”
“陈国斌? 是去年春上被驱逐出境的?”
“是他,汉奸!”
“现在怎样了?”
“逮到了,他正想把稻子偷运过去,由湖里。在杨林塘就擒的。所有囤粮,全部搜到,明春是没大问题了。我已经在拜年片上写明叫同业能支持的还是支持,市面要紧。”
“对,市面要紧。”
“我大概得过两天回来,这事得拜托您。”
“当然,当然,反正还有几天,大家到初六才会开门哩,明天一早我就去各家走走,商量个办法。”
“是啊,当然现在县里对于那批粮食还没有一个处置,不过我想是没多大问题的。开,老板们自然不会有好处,不过只好也看得轻些了。”
“谁也不忍心看先人遗下来的或是自己一手创置的生财器物生虫上锈,我想没多大问题,开。——你呢? 怎么样,你今年?”
“还好。”
“你是百节之虫,——”
“见笑,见笑。”
“哈哈哈哈”,门里门外一片笑声。一种压抑不住的真正的笑。
“就这么说,我走了,再见。”
“再见,好走。”沉着有力的脚步声渐渐远了。
“干。”
“干。”
父亲和我的眼睛全飘在墨瀋未干的春联上,春联非常的鲜艳。一片希望的颜色。
作于一九四三年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摹守岁烛在暗夜中燃烧的情境,意在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种低沉、黯淡的氛围,也与整个社会背景相契合。
B.小说借父亲出场后的一大段话,写出了战争对于当时社会经济与百姓生活造成的伤害,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C.小说善于抓住神态、语言描写来塑造形象,如“眉头皱起又放平”“为了抗战,商人吃点苦是应该的”,体现了父亲乐观及积极参与抗战的心态。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写出了作为故事人物的“我”的情感态度,同时,由“我”来展现情节的变化,又赋予小说强烈的真实感。
8.文中前后两次提到“春联”,其用意有何不同?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创作于抗战时期,但有别于一般的“宣传民众、鼓动民众、教育民众”的抗战文学,请简要分析本文对战争的书写特点。
【答案】
7.C
8.①第一次是写春联,从对写春联的纸墨的考究到春联上文字的选择,都饱含着“我”与父亲对当时战争中生活现状的忧虑和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②第二次是在小说结尾,“春联”是“希望的颜色”,写出了父亲与“我”在听闻汉奸被抓、市面有米可卖之后的喜悦,也饱含着对战争必胜的信念与信心。
9.①从选材上看,文中并无对战争场面的直接的正面描写,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抗战背景下普通人的生存世相的叙述上。②从艺术手法上看,本文避免粗线条地对战争全面再现,而是采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将战争书写与人道同情结合起来。③从情节与人物来看,小说并无战争文学中集中的矛盾冲突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而是在父子二人除夕夜的对话中缓缓展开。
【分析】
7.C项,“乐观”的心态错,应该是对战争的无奈心理。
故选C。
8.文中“写春联”“看春联”属于小说中安排的两个情节,那么情节安排的用意,就需要结合小说内容、社会背景、人物心理或情感、行文结构和主旨的表达等方面来分析考虑。“写春联”的情节在小说中间部分,社会背景为抗日战争,父子俩当时处于对战争的无奈、担忧的心境之中,在对战争无计可施的状况下,只能把眼下的事务——写春联做好,以此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祝愿。“看春联”的情节在小说结尾部分,当时父子俩已得知“汉奸”被抓住,市面上有米可卖的背景之下,那么心里自然对战争的胜利充满着必胜的信念,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在作者看来“春联非常的鲜艳。一片希望的颜色”。
9.题干中“有别于一般的‘宣传民众、鼓动民众、教育民众’的抗战文学”就是在提示考生要考虑本文的选材特点。一般抗战题材的文章,要么直接描写前线的战争场面,反映战争的残酷,警醒世人要反对战争,捍卫和平;要么描写后方民众对前线的积极支援。但是一般都以宣传民众、鼓动民众、教育民众为根本目的,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捍卫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本文选材却是把目光投放在小人物身上,通过对普通民众对战争的无奈、对未来的迷茫、对抗战胜利的盼望以及愿意积极为抗战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描写,反映战争状况下的民不聊生,引导人们对战争状况下普通民众生活处境的思考,充满人道主人情怀。
“简要分析本文对战争的书写特点”就是在提示考生要考虑本文写战争的艺术手法、情节安排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本文没有选择对战争场面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选择战争背景下普通民众的生活,采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来反映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收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本文没有塑造鲜明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而是通过父子二人的对话塑造了普通民众的综合形象,更好地反映了战争给劳苦大众带来的苦难。
【满分技巧】
赏析细节描写题:注重“三抓”,巧联“五面”
(一)理解细节描写内涵:注重“三抓”
1.抓关键词语,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
细节描写既注重描写的细微具体,又注重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因此,作者十分注重对字词的锤炼,以期一字传神、一词达意。在锤炼的字词中,以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典型的动作,可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形容词本质上就是表现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它具有极强的修饰限定作用。因此,抓住形容词,仔细揣摩,更容易把握细节描写的内涵。
2.抓生动修辞,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
运用修辞,画其神韵,是细节描写的重要方法。具体而言,该方法是运用修辞之手段,以达到画其神韵之目的。而“神韵”恰恰是细节描写的内涵之所在。只有把握修辞,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节的内涵。在细节描写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例如比喻,考生只要理解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是什么,就不难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
3.抓上下关联,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
细节描写虽然是片段文字,但是与上下文往往有着紧密的联系。认真研读上下文,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细节描写的内涵。有些细节描写的精准把握,甚至需要联系全文主旨。
(二)分析细节描写作用:巧联“五面”
1.推动情节方面,主要关注该处细节在情节发展中是否使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是否与前面的情节有照应,是否对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2.刻画人物方面,一些典型的动作、个性的语言揭示了人物什么心理,刻画了人物什么性格,表现了人物什么精神风貌。
3.烘托环境方面,文章对一景一物的细致描写,是否渲染了时代气氛,是否凸显了地方特色。
4.表达情感方面,作者精心刻画细节,是为了更有表现力地表情达意。主要关注该处细节描写表达了什么真情实感。
5.表现主题方面,主要看该处细节描写与小说的主题是否有联系,是否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另外,注意不同类型的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具体作用。
1.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2.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透露出人物形象的心理。
3.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人物外貌、服饰方面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特征、身份等。
5.环境中的细节描写,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答题关键词: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烘托环境+表达情感+表现主题
特别提醒:
细节描写不等同于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固然多表现在动作描写上,但同时也表现在服饰、神态和心理上。另外,细节描写与细致描写也不是同一个概念。细节描写肯定是一种细致描写,但只有那些非常具有表现力的细致描写才叫细节描写。
【过关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父亲的手指
甫跃辉
尘土飞扬的大路在两个孩子的脚下延伸。路面上,雨天留下的一个个泥坑,让太阳火热的舌头舔干了。
“你真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许亮再次停下,转身盯着弟弟。
“真的!”许明说。
大路尽头灰蒙蒙的,他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影子。厚厚的灰尘,在脚下发出喑哑的扑突声。许亮眼前浮现出父亲痛苦的脸。他感到那张脸很陌生,他使劲回想他熟悉的父亲的脸。
父亲是个好木匠,爱笑。舅舅教会他如何造出桌椅板凳后,十五岁的父亲就离开了村子。几年后回来,舅舅仍只会造些桌椅板凳,他已是建筑队的师傅了。在他们眼里,父亲就是英雄:头发根根竖立,精神抖擞;那双手宽大有力,兄弟一起也扳不过他一只手。
许亮上学那年,那双大手放下锯子,握住了方向盘,离开了村子。端午,父亲没回来;中秋,父亲没回来;过年,父亲没回来。他们和母亲常到村口,望着那条通向村外的大路,大路尽头灰蒙蒙的。直到夏天,父亲回来了,他们没看见汽车。他们问汽车在哪,父亲笑笑。
父亲的大手又握住锯子了。锯齿飞速旋转的刨木机前,父亲咬紧牙关,鼓着腮帮,用胸口抵住粗重的原木,一步步挨近刨木机,旋转的锯齿割进原木,火花四溅,锯末纷飞,刺耳的声音像细铁丝,勒得耳朵热辣辣的。常去建筑队玩耍的两兄弟,张大嘴巴,看看父亲的手擦着旋转成白亮亮一圈的锯齿推过去,缩回来。
父亲回家后,他们很少看到他笑。一天晚上,许亮从梦里醒来。
“下个月?怎么拿得出来?”父亲说。
“总要想想。早晓得,就不去开什么车了。”
“好好,我明天就去卖刨木机还钱。”
父亲的笑越来越少了。只有和木匠们聊天,还会炫耀他那双大手。“瞧瞧!哪个木匠有这样一双手?当木匠的,谁的手指不要断几根?”舅舅就是的,他的右手只剩三个指头……以后呢?父亲再不会炫耀他那双大手了吧。
昨天放学回家,母亲说:“你爸的手指给刨木机割掉了。我要和他去医院,他死活不让,说不过掉了个手指。我怎么放得下心?”
“我去!”许亮有点兴奋。
“你敢去?”母亲脸上亮堂了,就如当初给父亲的车灯突然照亮。
“怎么不敢。”他也成了父亲那样的英雄。“不过掉了个手指。”他想象着父亲说话的样子。
医院。父亲的头发很长了,乱糟糟地趴在他的脑门耳际。见到许亮,父亲努力笑了笑,两个酒窝裂成两条可怕的伤疤。
“你怎么来了?”父亲的声音落在阴湿静谧的空气里,像水渗入沙子。
“妈跟我说的。”许亮嗫嚅道,“阿爸,我们回家吧。”
“你先回去,我今晚……”父亲声音虚弱,嘶嘶地吸着气。
许亮很失望。他原以为父亲不等他说,便会跳下床,扯掉绷带,骑上单车带他回家的……
“总算回啦!”母亲跑过来,“你爸怎么样?医生说什么?有没有好些?”
“不过掉了一个手指,阿爸才不在乎,是吧!”许明神气十足,热切地望着哥哥。
“阿爸说没事。”许亮很累,想要尽快摆脱弟弟的目光。晚上睡下后,许明又问了许多问题,许亮没有回答,总不能告诉他父亲是胆小鬼吧。
夏天的夜晚,他们只穿一条小短裤,月光在他们光溜溜的小腿上爬动。许亮翻了个身,仍然睡不着。许明凑到他耳朵边,得意地说:“我晓得阿爸的手指掉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父亲没回来。中午,父亲没回来。母亲看看许亮,许亮不看她。他不想再去看父亲了。母亲说:“你再去瞧瞧,咋还不回来?”许亮没法违抗,带着弟弟出了门。
“先去建筑队,找到手指,再到医院,就能让医生接上手指了!”许亮想,这主意不错。事实上昨天晚上他已经这么想了。
建筑队大院四周堆满木头。刨木机周围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丝血迹。他们也没找到父亲的手指。“你不是说晓得在什么地方吗?”许亮瞪着弟弟,“走吧!”
弟弟没动。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忽然,有嗡嗡声传来,一只绿头苍蝇,掠过他们眼前,留下一条绿色的细线。许亮被一种强大而可怕的力量拽着,不由自主地跟上那只苍蝇。苍蝇钻进废木头堆,他蹲下,趴在地上。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丝隐约的血腥钻进鼻孔,他找了一片长长的树皮,往废木堆里扒拉了好半天。苍蝇飞出来,接着跳出一个东西。
一条粗大的烧焦的虫子。父亲的手指。
“我们把手指带到医院。”许亮说。
“好!但是……谁,谁来拿?”许亮没有接话。
他们把手指留在了建筑队,他们也没去诊所。像打了败仗的士兵,他们踩着自己的影子回家了。当年父亲的汽车正是从他们脚下的大路开进村子的,候在村口的他们,听到车轮碾过路面的隆隆声,兴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突然,车停了,强烈的灯光射向他们。他们眯起眼睛,明亮的灯光中,父亲朝他们走来,年轻,强壮,高大。
拐进家门,父亲躺在院子里,左手缠着绷带;右手耷拉着,手掌垂下,疲惫、无力。父亲看见他们,挣扎着坐起,咧了咧嘴,笑了。平淡而宁静的夕阳中,他们站着,和父亲对视了几秒钟。
许亮的脸渐渐地红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许亮兄弟俩寻找“父亲的手指”写起,紧扣题目,制造悬念,既有利于故事的展开,又使全篇叙事紧凑,重心突出。
B.小说中几处点染的景物具有象征意味,如“灰蒙蒙的大路”,是人物迷茫心理的外化;父亲汽车的灯光,则是希望的象征。
C.小说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失去汽车和手指前后的对比,许亮兄弟俩的对比等,这些描写为许亮的心理变化提供了依据。
D.小说反复提到父亲的大手,以及对刨木机高速旋转情景的细致描写,为故事进一步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构思上的匠心。
答案 C
解析 “许亮兄弟俩的对比”错,文中并未提到。
2.小说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答案 有进取精神;不甘于做木匠;有责任担当;努力工作还债;坚韧——受伤后用微笑宽慰家人;断指之后,一人去医院,两处努力笑。
3.请简要分析许亮心理变化的过程。
答案 ①断指之后,父亲表现出来的脆弱,使许亮感到失望。②和弟弟去寻找手指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③归家后,父亲挣扎着坐起向他们挤出微笑,使他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为自己的武断和软弱感到惭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琴 师
岑燮钧
我们小的时候,住在县剧团里,父亲是团里的琴师。
有一阵,父亲总是晚回来,母亲知道他是给团里一个小姑娘马玉娘拉琴后,就时不时跟父亲吵架。
有一回,她拍着巴掌骂道:你以为你是好人,好人会被撵到乡下来?父亲似乎恼羞成怒,一个反手巴掌甩了过去,母亲摸着脸,张牙舞爪地扑了上来。
从此,但凡要吃饭了,我就跑去叫父亲,我怕母亲去闹。
父亲对马玉娘很耐心,我经常听到他说道:对,对,就这样唱,唱高音时,可以用气息托着,若断若续……云派唱腔就是这样的特点,像云一样,飘若游丝……
那时,剧团青黄不接。老演员经过“文革”的耽搁,有的荒废了,有的形象不行了,正需要年轻演员顶上去。
终于,马玉娘成了剧团的主角,可她的神态总是幽幽的。母亲是团里烧饭的。她不喜欢马玉娘,她喜欢李铁梅一样的,人精精神神,嗓子脆亮脆亮的。父亲不屑地说:你知道什么。
果然。马玉娘渐渐地红了起来。
有一天,大家都知道了,马玉娘要调到省里去,她被省团的云老师看中了。
那天,父亲倒了酒慢慢地喝着,直到我们都吃完了,他还在喝。母亲催了几次,父亲喝道:你有完没完!
大概是半年后,有一晚,我们听到敲门声,母亲走出去,一会儿转身向里喊道:马玉娘来了!
父亲既没激动,也没热情,只是淡淡说,坐。马玉娘说了些省团的事,父亲只是“嗯”“噢”“啊”地应着,有时点点头。临到马玉娘要走时,他说:东西拿走!马玉娘说:只是一点点意思!父亲说:以后,你拿东西,就别来了。人家说这话是客气话,可是父亲却是一本正经的,弄得马玉娘很下不来台。父亲把东西硬是拿了出去,然后关了门。门敲了几下,然后听到马玉娘走了。
母亲看看父亲,白了他一眼。
本来,剧团刚刚有点生气。可是,马玉娘一走,又黯淡下去了。一个好演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后来,马玉娘托团里的一个老同事,给父亲捎来一把新的胡琴。父亲试了一下,收下了。
马玉娘越来越红,新戏一个接着一个。可是,父亲越来越落寞,因为剧团解散了。
父亲的最后两年是在省城度过的。母亲殁了,他也老得很快。他的心脏不行,把他一个人放在乡下,不放心,于是,我叫他来。起先,他不肯,我哭着“骂”了他,他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肯跟我了。来的时候,他把那把胡琴带上了。
我给他打开了戏曲频道。那时,乡下没有数字电视,戏曲频道是收不到的。我给他说,戏曲频道里经常有马玉娘的戏。她现在是省团的当家花旦了,还得了梅花奖。
第二晚,果然看上了马玉娘的大戏。父亲一边看,一边给她打拍子。我问父亲,她唱得好吗?父亲点点头,说好,比原来更好了。她原来的嗓音里有一层翳,现在这一层翳散了,但又没完全散,就有了一种幽咽的美。这种嗓音,比起单纯的声音来,更有回味。戏曲讲的就是这么一个味。这一晚,父亲的话特别多,我从来没见他讲过这么多话,还讲得很有兴致。
他以前是一个多么寡淡的人啊,一天说不了几句话。父亲说,当初,她因为是新招的,高音上不去,差点被刷掉。是他,力排众议,帮她另选流派,练唱三年,终于练出了一条像云致秋那样的幽咽婉转别具一格的嗓子……
我告诉他,你知道吗,玉娘姐家就在我们前面的一个小区。我指着前面的灯光说,喏,就是那边高楼上亮灯的地方。
父亲顿了顿。说,这么近啊……
父亲身体越来越不好,每次我提及让玉娘姐来看看他,可他总是摇摇头。他不愿麻烦人家。
父亲平平静静地走了。
父亲去世后第三天,马玉娘摸到我家来,捧着两束花。她是从朋友圈里看到这消息的,说真不知道老师就住在离她家这么近的地方——真是太过意不去了。
我说,父亲临终前,一直看着你的小区,可是,他就是不让我告诉你。
她的眼圈红了,说,我知道,我知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走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两束花,深深地鞠了一躬。
她说,另一束花是云老师的。然后,她转发给我一张照片,说你看看。
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文革”前的照片:他在给云致秋操琴……
(选自《四川文学》,2017年第12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几次写到父亲对母亲的言行有失耐心,这流露出父亲不被理解的郁闷、无奈,也与他对年轻人耐心细致的指导形成了鲜明对比。
B.父亲一本正经地让马玉娘把东西带走,弄得她非常尴尬,原因就在于父亲对他辛苦培养的马玉娘离开县里去了省团之事一直耿耿于怀。
C.县剧团曾因马玉娘走红而初显生机,又终因马玉娘离开而黯淡直至解散,这其中既与个体因素有一定的关联,也与社会因素息息相关。
D.小说中父亲在谈及马玉娘的演唱时,话语顿时变得多了起来,可谓头头是道,颇有兴致,足见其对马玉娘的关注、厚爱、自豪、期望。
答案 B
解析 “耿耿于怀”理解有误,父亲此举意在表明自己对马玉娘的培养只是因为爱惜人才,不图回报,体现了父亲无私的品格。
5.云致秋尽管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是对刻画“父亲”这一形象起着重要作用,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①云致秋看中并培养了马玉娘,说明父亲同样慧眼识才,有培养之功。②对云致秋的唱腔(云派唱腔)特点了如指掌,说明父亲也有较高的艺术修养。③云致秋献花祭奠父亲,反映出她对父亲的敬重,从侧面衬托父亲的优秀品质。④父亲“文革”前曾为云致秋操琴,烘托父亲琴艺精湛。(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小说中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
答案 ①热爱戏曲,专注艺术。②乐于助人,不求回报。③沉默寡淡,为人低调。④内心孤独,隐忍压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寻找赵德才
马贵明
我小时候的爱好和别的小孩有一点不一样,喜欢看木匠做活儿。那种刨子摩擦在木板上的声音特别悦耳,长长的薄如纸片的木刨花像彩带一样舞动。
暑假里的早晨,我还在朦朦胧胧的睡梦中,刺——,刺——,推刨子的声音把我唤醒。我快速地穿上衣服,从锅里抓一捧刚刚烀好的苞米,循声而去。我在邻居的大门外看见一个木匠正在案子一边用力地推动着刨子,前腿弓后腿蹬,每一次双手推动着刨子向前的时候,从刨床飘出来的长长的刨花,在空中慢慢舞动着飘落了。
看了一会儿,我有些忐忑地走进了邻居的院子。之所以忐忑,是因为有些木匠或者是手艺人不喜欢被别人打搅。这个木匠瞅了我一眼,继续干活儿。他用刨子刨了几下木方,用手拿起来,闭上一只眼睛看木方刨得直不直。他看木方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眼睛特别小。整个上午,我都在静静地看他干活儿,直到母亲喊我回去吃饭。
第二天,木匠刚刚走进邻居的院子,我就跟了进去。木匠看见我,笑了笑说:你喜欢?我点点头。
他说:你来两下。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到了案子边,拿起了刨子,在一个木方上推了几下。刨出的刨花虽然没有木匠刨出的长,但自己还是满意的。木匠又笑了笑说:还行,就是力气小了点儿。那一天,木匠和我说了很多话,告诉我还是好好学习吧,木匠是个很累人的活儿。
邻居喊他吃饭,我知道他叫赵德才。
以后的十多天里,我天天去看赵德才干活儿,有时候,比他去的还早。赵德才教我拉锯,说拉锯不能太快,快了不出活儿,还累人。还说……
那天早晨,我兴冲冲地去看赵德才干活儿,但没有看见他的身影,他干活儿用的案子也不见了。邻居正在安好的窗户上刷油漆。我知道,赵德才的活儿干完了,人走了,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暑假就要过去了。我听母亲和父亲说我的一块五毛钱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后来,他们共同想到了刚放暑假的时候,我打的一百块土坯。当时土坯是三分钱一块,一百块能卖三块钱,做我的学费绰绰有余。可是,还有两天就开学了,父亲并没有把土坯卖出去。从他们的对话里,我感觉到他们的焦急。于是,我决定找赵德才帮忙。
记得赵德才说过,他住在西关五队渡槽附近。渡槽是当地有名的水利工程,我曾经和同学在渡槽洗过澡。还算顺利,我只问了五六个人就找到了赵德才家。赵德才正在院子里干活儿,看见我,愣了一下说:你怎么来了?
我说:我有一百块土坯帮我卖了吧?
他放下刨子,说:走,看看去。
我随他走到生产队的队点,他叫我在门口等着。不一会儿,他笑呵呵地说:妥了,你拉来吧,三分钱一块。
我很高兴地说:好。
我刚走出去几步,赵德才喊我说:你有车吗?
我说:没有。
赵德才说:我家有,你拉去吧。
他说的车,是一种木棚胶轮的人力车,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也算是一个大件,一般也不会轻易借给别人的。回到家,父亲上班去了。母亲说:不能骗你吧?
我说:不能。
于是,我们把土坯装上了车。土坯很大,有红砖的两倍。车子只装了六十块。我试了试,分量很重。
母亲要和我一起去,我拒绝了,是八岁的弟弟和我去的。路途有多远,我当时不知道,现在知道应该是接近五公里,并且路况不是很好。拉到第二趟的时候,我的背心完全湿透了,任凭弟弟如何使劲,也是走了两个多小时,当赵德才把钱递给我的时候,告诉我,有一块土坯碎了,扣了三分钱。我使劲地点头,说:没事儿。谢谢你!谢谢你!
以后,我没有再见过赵德才。但我常常能够想起他对一个孩子的帮助。我工作以后,曾经去过渡槽赵德才住的地方想看看他,可是,那个地方动迁了。每逢遇到在渡槽附近住过的人,我都会问起赵德才。
很多年以后,在一个饭局上,我看见了赵德才,我有些欣喜若狂地说起当年的事情。他说不是他:他会一点木匠活儿,但从来没有给谁做过窗户,也没有帮助过谁卖过土坯。我的记忆力是不会错的,赵德才的形象已经完全刻在我的脑海里了。但赵德才说没有,我也就没法坚持。
后来还有一次,我又遇到一个叫赵德才的,越看越像当年的赵德才。我又聊起帮我卖土坯的事情。
赵德才说,我是木匠不假,我也帮助过我的亲戚做过窗户,但卖土坯的事情没印象。我说一定是你。我们聊得很热烈。我去卫生间回来的时候,我听赵德才说:老马一定记错了。其实,我没帮助我的亲戚做过窗户,更没有帮助谁卖过土坯。
我开始怀疑我的记忆了,但还是决定继续寻找赵德才。
(选自《小说林》2018年第6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我”小时候特殊的爱好,并对木匠推刨子进行颇具诗意的描写,为下文叙述“我”与木匠赵德才的交往做了铺垫。
B.“我”“兴冲冲地”去看赵德才干活儿,却发现他走了,于是“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心情的变化折射出“我”对他的亲近与依恋。
C.很多年以后,“我”遇到了两个“赵德才”,并觉得他们就是当年的赵德才,结果却遭到他们的否认。这为小说增添了神秘色彩和艺术张力。
D.小说在娓娓的叙述中融入深挚的情感,在简单的故事中寄寓丰厚的哲理,语言含蓄典雅,情节曲折有致,读后令人动容,引人深思。
答案 D
解析 “语言含蓄典雅”不正确。小说的语言特色应为平易、自然。
8.小说中的赵德才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 ①开朗随和。不像有些木匠或者是手艺人不喜欢被别人打搅,他让“我”推刨子,教“我”拉锯,告诫“我”好好学习。②善良热心。毫不犹豫地帮助“我”这个并不很熟悉的孩子卖掉土坯做学费。③慷慨大方。主动借给“我”一般不会轻易借给别人的大件——木棚胶轮的人力车。
9.对于“我”执着地寻找赵德才一事,你怎样看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①这是“我”对少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我”的怀旧情绪。②这是“我”对数十年前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念,体现了“我”的感恩品质。③这是对曾经的人与人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淳朴、和谐人际关系以及赵德才式美好品质的呼唤,体现了“我”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