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060010439400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
1.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 )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C.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2.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表明庄园法庭( )
A.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 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特权
C.起到了维护公共秩序的作用 D.主要是维护封建领主的利益
3.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4.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兴起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
①逃亡农奴聚集而居,形成新兴城市;
②市民大多数以小商品生产或买卖为生,兼营农业或牧业;
③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中出现了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等,给他们干活的帮工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雇佣工人,这样他们就成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④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农村或城市先后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雇主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开始大量出现。
A.②有错 B.③有错 C.④有错 D.上述说法都正确
5.“拜占庭帝国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只看重对旧传统的保存。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的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在四处搜寻古典文献。”根据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拜占庭帝国在保存古代希腊文献方面作出了贡献
B.帝国为后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C.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D.封闭保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6.早在公元6世纪,罗马法就已经形成了法人制度、物权制度、不告不理原则、契约自由、占有、代理、不当得利、过失责任等制度、原则、概念和术语。这反映了,罗马法( )
A.极力维护贵族的利益 B.旨在推动帝国扩张
C.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 D.重视调节社会生活
7.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下列历史事件能体现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 )
①?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②中国的罗盘针在新航路开辟中的应用
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④《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的轰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8.“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
A.控制人们思想 B.保存古代文化
C.提供道德规范 D.进行宗教迫害
9.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1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10.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据考古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调露二年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板瓦铭文,在庆尚南道蔚州郡的川前里发现了“上元二年”和“上元四年”的摩崖铭文。这本质上反映了( )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 B.唐朝与新罗存在文化友好往来
C.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 D.新罗接受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册封
11.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 )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 D.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
12.下列对古代非洲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西非居民掌握了冶铁技术 ?????②东非沿海国家开展了对外贸易 ????
③西非国家的城市和文化繁荣 ???④非洲居民发明了“浮动园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5699041465513.据考古发现,下图这件中国瓷器发现于今天的坦桑尼亚的达雷斯萨拉姆的一座陵墓中,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
A.当时坦桑尼亚与中国有直接的贸易往来
B.东非国家很早就开始模仿中国制造瓷器
C.中国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非洲
D.当时已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14.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他们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这说明玛雅文明( )
A.推行城邦民主政治 B.处于原始国家形态
C.城邦之间战争频繁 D.属于海洋文明代表
15.印加帝国采取的措施:土地、矿产和牲畜归国家所有;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这些措施( )
A.目的在于军事征服 B.巩固了帝国的统治
C.缓和了民族和阶级矛盾 D.颇具极权主义色彩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 ,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17.搜集图片和文献等各种史料进行对比分析,往往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为某校高一某班学生搜集的中世纪西欧和美洲的图片和文献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阿兹特克人认为,捕捉俘虏甚至比获取贡品更重要,因为祭司告诫他们,世界经常处在被洪水淹没、尤其是太阳熄灭的危险之中。因此,需要用人来献祭,以抚慰天上的神灵。但是,这一做法使阿兹特克人陷入一个真正的恶性循环之中:为防止普遍的灾难,需用人来献祭,而献祭用的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只有用人献祭才能进行成功的战争,但转过来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献祭用的人。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的西欧和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国家的政治、经济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参考答案
1——15:CCBDC DABBC BACBD
16.(1)①、②、③、④。
(2)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文学作品:《天方夜谭》。
贡献:将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欧;将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技术,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文化。
影响:阿拉伯处在传统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上,它把中国古代的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先进知识和宗教文化,它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17.(1)西欧: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经济上封建庄园经济盛行。
阿兹特克:政治上崇尚部族之间的战争与用人献祭神灵;经济上发明了“浮动园地”的农耕方式。
(2)西欧:受长期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意图通过实行封土制度,以及封君封臣之间权力和义务的分配,稳定国家政局。通过推行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来保障或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
阿兹特克:受宗教神学的影响,为了防止普遍的灾难,获取战俘以祭祀神灵,导致阿兹特克人崇尚战争与献祭。为了解决湖岛上的日益增多的都城人口的生存问题,发明了“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