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570010185400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选择题
1.美苏冷战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3714750413385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右图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
A.美国政治霸主地位丧失
B.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舞台
C.和平将取代战争与动荡
D.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一起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4.“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州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个“第三种力量”就是( )
A.欧洲共同体 B.第三世界 C.联合国 D.独联体
5.多年的全球化趋势造就了一个形式上的“地球村”,却没有建立起深度有效的全球治理结构。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世界布满了国际游戏参与者试图重构全球秩序的“先手棋”,材料中的“先手棋”说明( )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6.二战后初期,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并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的距离。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美国综合国力衰落 B.冷战的前沿阵地发生转移
C.西欧开始走向联合 D.西欧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
7.著名历史学家加迪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冷战史学家们是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是在事件结束以后来描述冷战的。我们不清楚最后的结局,只能确定主要角色的某些而非全部的动机。史学家对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之描述的详尽程度,超不过地图再现地上景物的详细程度。冷战的结束,以及至少是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档案部分开放,会使得我们的描述更接近事实。”这表明( )
A.历史研究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 B.档案的开放可以推动历史研究
C.历史学家可以还原历史的全貌 D.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密不可分
8.1971年7月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从经济状况和经济潜力看,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格局在当时已经形成 B.两极格局在当时已发生严重动招
C.两极格局下孕育着多极化的趋势 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彻底分化
9.21世纪的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原因有 ( )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教育了各国人民 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 ④发展中国家缩小南北差距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欧盟是现在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回溯20世纪6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欧洲联盟成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 )
A.发展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保证 B.和平与发展相互对立,互相排斥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D.和平与发展先后相继,因果相承
12.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一课时,就某一条约整理的笔记,该条约是( )
A.《罗马条约》 B.《巴黎条约》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3.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权,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下列情况,与沃勒斯坦的话相近的是( )
A.警告各国不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B.民族主义膨胀加剧了世界动荡
C.和平崛起是实现强国的最佳途径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必然失败
14.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C.多个世界中心的崛起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15.2018年4月13日,美国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对此,俄、叙表示谴责,称打击是非法的。4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也未能通过相关决议草案。由此说明( )
A.联合国主要由发达国家操纵 B.多极化格局面临着严峻挑战
C.恐怖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D.霸权主义导致国际局势动荡
16.2017年,国家提出建设粵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有专家表示,与世界一流湾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趋于一个独特的“中国模式"。这种“中国模式"指的是( )
A.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B.“一国两制”下的合作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一带一路”下的和平发展
17.1999年,为防止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二十国集团成立。2008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举行了第一次国家领导人峰会。材料反映了( )
A.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 B.冷战思维不复存在
C.国际经济旧秩序已崩溃 D.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18.某学生制作了一个“欧洲联合三部曲”的表格,其中有两处没有完成,请你帮他完成( )
时间
标志
意义
第一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开启联合之门
第二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加强经济合作
第三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用一个声音说话”
A.欧洲共同体 加强政治合作 B.欧洲共同体 加强思想联合
C.“北约” 加强政治合作 D.“北约” 加强军事联合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武器“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平公正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
20.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中国多次宣布永远不称霸,这不仅仅市外交辞令。中国建立远洋基地的出发点,只有维护商业利益和国际和平的考虑。中国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全球军事对抗,也无意争夺势力范围,拓展战略边疆。中国外交和宣传部门应该以“中国贡献论”,反击“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以此化解外部的担心。
材料三 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据材料一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目前“中国扩张论”和“中国威胁论”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体现了中国什么外交方针?
(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18:DDAAD DBCDA CDCDD BAA
19.(1)原因:局部战争、军备竞赛从未停止过;核武器的存在与发展;国际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的肆虐。
(2)转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理念:发展中的和平、民主下的和平以及公平公正的和平。
20.(1)特点:对抗与缓和交替;冷战和热战并存(欧洲冷战,亚洲热战)。
举例: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一例即可)。
(2)原因: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冲突: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资源争夺等。)
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
关系:抑制大国霸权;加强合作,寻求理解,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