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4 20: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说明了其经济发展如何?
宋代商业空前发达,经济繁荣
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商标。上方标明店铺的字号,中间会有店铺的标志,商标的下部写有:“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家饶,请记白”。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商业贸易等方面有什么新发展?全国经济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清明上河图》—东京汴梁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长期经济发展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三: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万
19.8%
998万
80.2%

392万
43.2%
515万
56.8%
北宋
1122万
62.9%
662万
37.1%
当时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4.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工具
一、农业的发展
自主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41-42,找出宋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方面):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1、粮食作物:
①耕作技术提高,垦田面积扩大;
②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性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
③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原因:
④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⑤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
2、经济作物:
①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②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两宋时期,南方的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
1、纺织业:
两宋名瓷分布图
官窑
景德镇
哥窑
钧窑
汝窑
定窑








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景德镇青花瓷
定窑
汝窑
钧窑
哥窑
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
哥窑瓷器
官窑
汝窑
石榴(景德镇瓷器)
童趣(景德镇瓷器)
“瓷都”景德镇
3、造船业: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配备指南针。


1

“南海一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对研究我国古代造船工艺、航海技术等都提供了典型标本。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长安城规划井然有序,分为市和坊。
宋代城市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
——1、商业都市的发展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研读
问题思考
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什么好处?
对社会生产: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也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对人们生活: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2、纸币的出现
宋朝出现纸币的原因及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问题探究: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便于携带。
作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北宋纸币
铜版拓[tà]片
南宋纸币“会子”
铜版拓片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3、海外贸易的发展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宋朝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
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始建于1009年。
相关史事
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什么是“经济重心”呢?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
?
年??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南北之比
人数(人)
1078年(北宋元风年)
56,888,000
33984000
63:37
垦田(亩)
1077年(北宋熙宁年)
318,480,000
143175000
69:31
赋税(贯)
1045年(北宋熙宁元年
35,811,000
45095000
44:56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表二:
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






南北之比
人?

1200年
43,800,000
80,600,000
65:35
赋?

1196年
14,319,000
60,000,000
81:19
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1.
:奠定基础
2.
唐朝中期
:开始南移
3.   
南宋  

三国两晋南北朝
完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