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
部编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6课
世界文学名著
作者:契诃夫
CONTENTS
01
作者介绍
02
创作背景
03
原文细节
04
艺术表现
目录
PART ONE
01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
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
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
《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小公务员之死》《新娘》等。
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PART TWO
02
作品分析
创作背景
《变色龙》写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
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已批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
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
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
《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注 音
胚子( ) 坎肩( )
讹诈( ) 恐吓( )
畜生( ) 猪崽( )
pēi
kǎn
é zhà
hè
chù
zǎi
词语解释
魁梧:
(身体)强壮高大。
洋溢:
(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荒唐: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伶俐:
聪明;灵活。
无精打采:
没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异想天开:
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离奇。
PART THREE
03
原文细节
原文细节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社会环境描写,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当时经济萧条、人民贫困、整个社会死气沉沉的特点,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社会的写照。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集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极力表现观众出现速度之快,表明人们无聊而又不甘寂寞。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对小猎狗
对赫留金的手指头
1
不知狗的主人是谁
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肯定赫是被狗咬了
2
有人说好象是将军家的狗
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3
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下贱胚子
受了害,我决不能不管
4
巡警说也许是将军家的狗
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
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手指头伸出来!怪你不好
5
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野狗,?弄死它算了
6
厨师说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真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我早晚要收拾你
剧情变化
是将军的
不是将军的
见风使舵
媚上欺下
趋炎附势
沙皇走狗
2、小狗
4、名贵
6、伶俐
1、疯狗
3、下贱胚子
5、野狗
变
不变
本性
奥楚蔑洛夫
小说细节
这篇小说除了精彩的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外,还运用了几处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艺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
文艺用形象反映生活,而形象总是非常具体的。
因此,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往往超过一大篇笼统的叙述。细节描写是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细节着眼入木三分
细节1——四次写到军大衣
开头奥楚蔑洛夫穿着新军大衣出场,这件大衣是沙皇警犬的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作以吓人的工具;结局“裹紧大衣”离场,他力图保持自己的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显得难堪,与开头照应。
中间的两次(第10段和第20段),他因“判”错了狗而吃惊、胆怯
一热一冷,一脱一穿,
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的恐慌和强作镇定的复杂心理。
细节着眼入木三分
细节2——赫留金的手指头
一会儿是要求赔偿的本钱,一会儿是他冒犯名狗的罪证
作用: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
活画出奥楚蔑洛夫的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丑态。
细节着眼入木三分
细节3——谈论法律
第一次在第七段,赫留金提出法律根据,反映了底层人民机敏的一面,是作者讽喻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第二次在第十二段,赫留金引用法律为自己辩护,接着抬出“当宪兵”的兄弟,通过人物语言揭露沙皇法律的实质是:宪兵就是法律,对沙皇法律的又-次尖锐讽剌。第三次在第十七段,从侧面揭露法律在统治阶级眼里,不过是一纸空文,说明法律的虚伪。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对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PART FOUR
04
艺术表现
写作特点
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具体地凸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话描写,它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小说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黑暗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
艺术表现
夸张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
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妙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
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
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怜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
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自然界中皮肤颜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的变色龙来比喻在处理咬人狗过程中不断出尔反尔、狡猾善变的奥楚蔑洛夫,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其丑恶的面目、卑劣的本质,富有讽刺意义。
现在,“变色龙” 已经成为见风使舵的小人的代名词。
小结
小说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黑暗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
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具体地凸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点。揭露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话描写,它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