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2.1 折线统计图 北京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2.1 折线统计图 北京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06:55:34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株洲市2018年月平均气温情况统计表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5
5
11
16
21
24
32
30
26
17
12
9
0
5
10
15
20
25
30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月)
5
5
11
16
21
24
32
30
26
17
12
9
2018年某地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2018年某地月平均气温情况
清晰
直观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学生活动:探究
目标:探究点和线所表示的含义
方式: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自主思考: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点和线表示的含义?
2.同伴说理:就具体的点或线与同伴说说你的发现,记录员做好记录;
3.小组交流:交流完毕,举手示意,汇报员准备汇报。

2018年株洲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18年株洲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月)
不变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直观
变化
数据是有用的,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折线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个微课视频吧。
小毛巾重量变化情况
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时小毛巾的重量最重,大约是(
)克。
从(
)到(
),小毛巾重量的变化幅度最大。
12时,小胖又进行了测量,小毛巾的重量约为60克,请你补完这张折线统计图。
从(
)起,小毛巾的重量几乎不再发生变化。
9
9:00
9:30
11:00
150
12:00
12:00
谢谢!(共19张PPT)
复式折线统计图
江背小学
赖玉清
统计图可以这样画。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06-2012)
(1)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
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1)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先描点,再连线。
复习旧知
下面是一个小组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这样看着,不太容易比较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情况啊!怎样比较方面呢?
有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应该有复式折线统计图吧。
请你先想想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如何区分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要画两条折线,可以像复式条形统计图那样用颜色区分开。
应该怎样做呢?
还得用图例说明……
把数学书107页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001-2010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
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变化趋势吗?
(2)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001-2010年上海每年的出生人口数总比死亡人口数多。而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2001—2010年上海人口为负增长。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的死亡人口数和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1.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33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1
时间/月
气温/℃
2
3
4
5
6
7
8
9
甲地
乙地
17
18
22
24.9
27.4
28.1
28.4
27.7
26.8
24.8
21.8
18.7
3
5
10
16.1
21.3
25.7
28.8
28.2
23.3
17.5
11.1
5.4
10
11
12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统计图在数学书109页第四题)
1、2
月份气温最低,从
3
月份气温上升,5~8
月份气温最高,从
8
月份开始,气温下降。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
5
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在甲地种植比较合适。
2.
陈明每年生日时都测量体重。下图是他
8~14
岁之间测量的体重与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对比的统计图。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0
8
年龄/岁
体重/kg
9
10
11
12
13
14
标准体重
陈明体重
25
23
30
32
35
38
43
50
26
28
31
34
40
45
(1)陈明的体重在哪一年比上一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0
8
年龄/岁
体重/kg
9
10
11
12
13
14
标准体重
陈明体重
25
23
30
32
35
38
43
50
26
28
31
34
40
45
14
岁比
13
岁增长的幅度最大。
(2)说一说陈明的体重与标准体重比变化的情况。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0
8
年龄/岁
体重/kg
9
10
11
12
13
14
标准体重
陈明体重
25
23
30
32
35
38
43
50
26
28
31
34
40
45
陈明的体重始终都高于标准体重
课堂小结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及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而且还能更好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课后作业
数学作业本第95、96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