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测试AB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测试AB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B)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4 22:5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3单元测试AB卷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B)卷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使得液面有表面张力
B.布朗运动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碰撞固体分子的结果
C.一定量的0℃的水凝结成0℃的冰,内能一定减小
D.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
2.关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或气体中,不能发生在固体中
B.布朗运动就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悬浮在一定温度的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D.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如图所示,玻璃瓶中装有质量相等、温度分别为60
℃的热水和0
℃的冷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B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愈显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比B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更显著
C.因质量相等,故A瓶中水的内能与B瓶中水的内能一样大
D.A瓶中水的体积跟B中水的体积一样大
4.根据下图判断,人们选择的温度计中的测量物质及其依据是(
)
A.水,水的密度小
B.水,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明显
C.汞,汞的密度大
D.汞,汞的密度与温度呈规则的线性关系
5.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变化而变化,当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力可近似为零
6.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边长为1
nm的立方体,可容纳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的个数最接近于(
)
A.
B.
C.
D.
7.当某物质处于状态1,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当它处于状态2,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为零。则(
)
A.状态1和状态2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完全一样
B.两个状态分子势能相同,且都为零
C.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从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8.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20
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等点,把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
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经过B点后10
s时,粉笔末应该在的中点处
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
9.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
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所说的布朗运动
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
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的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
10.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压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已知甲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甲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乙图可知,双金属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11.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对于抽去玻璃板后所发生的现象(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一段时间可以发现上面瓶中的气体也变成了淡红棕色
B.二氧化氮由于密度较大,不会跑到上面的瓶中,所以上面瓶中不会呈现淡红棕色
C.上面的空气由于重力作用会到下面的瓶中,于是将下面瓶中的二氧化氮排出了一小部分,所以会发现上面瓶中的瓶口处显淡红棕色,但在瓶底处不会出现淡红棕色
D.由于气体分子在运动着,所以上面的空气会到下面的瓶中,下面的二氧化氮也会自发地运动到上面的瓶中,所以最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12.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比铁块的温度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放出的热量等于铁块吸收的热量
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放出的热量不等于铁块吸收的热量
C.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是
D.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
13.一分子固定在原点O处,另一分子可在x轴上移动,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大小随其间距x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曲线与的交点e的坐标为,则(
)
A.时分子力大小为
B.的情况下,x越小,分子力越大
C.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力越小
D.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势能越大
14.“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为1
mL的油酸中加入酒精,配制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1
mL;
③向边长为30~40
cm的浅盘里倒入2
cm深的水,然后将爽身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_______;
(2)若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3)由此可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水的摩尔质量为,摩尔体积为,设想水分子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的球体。现有容积是250mL的矿泉水一瓶。
(1)均匀洒在地面上形成一块单分子水膜,求该水膜面积为多大?
(2)如果水分子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成一条线,这条线能绕赤道几圈?(已知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液体表面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从而使得液体表面存在张力,A不符合题意;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B符合题意;温度是分子动能的标志,温度不变,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一定量的0℃的水凝结成0℃的冰,温度不变,其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小,故内能减小,C不符合题意;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光学的各向异性,D不符合题意.
2.答案:D
解析: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发生,故A错误;布朗运动是花粉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花粉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悬浮在一定温度的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分子数越多,各个方向的撞击作用使固体小颗粒越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故C错误;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能证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3.答案:A
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A瓶的温度高,故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故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水分子的运动,两瓶中不存在布朗运动,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因质量相等,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所以A瓶中水的内能比B瓶中水的内能大,故选项C错误;分子平均距离与温度有关,质量相等的60
℃的热水和0
℃的冷水相比,60℃的热水体积比较大,故选项D错误.
4.答案:D
解析:由于水的密度和温度关系的曲线是不规则曲线,且不是单调变化的,如果选水为测量物质,则温度计刻度不均匀;汞的密度与温度呈规则的线性关系,选汞为测量物质,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D正确.
5.答案:A
解析: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时,,合力为零,并非不存在斥力和引力,故A错误;当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当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当时,引力和斥力都非常小,分子力约为零,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6.答案:B
解析:液态氢分子可认为是紧挨着的,其空隙可忽略,对此题而言,建立立方体模型比球形模型运算更简洁。将液态氢分子看作边长为的小立方体,则每个液态氢分子的体积,,则边长为1
nm的立方体的体积,所以可容纳的液态氢分子的个数(个),故B正确。
7.答案:D
解析:当某物质处于状态1,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是指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为零;处于状态2,分子间距离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也为零,是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故二者不同,则A错误。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所以从此位置到其他任意位置,分子势能都增大,故B错误,D正确。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由于状态1变化到状态2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未知,故平均动能无法确定,则C错误。
8.答案:BD
解析:该折线图不是粉笔末的实际运动轨迹,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错误;粉笔末受到水分子的撞击,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由于粉笔末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所以经过B点后10
s时,我们不知道粉笔末在哪个位置,故C错误;时间间隔相等,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就越大,故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9.答案:BC
解析:水分子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故A错误;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高低和颗粒大小有关,温度越高,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故B、C正确;水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故D错误.
10.答案:ABC
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铜、铁两种金属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制成的,A、B选项正确.甲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正确.乙图中,温度计刻度值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D选项错误.
11.答案:AD
解析:本题疑难之处是要知道扩散现象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与外界因素无关。抽去玻璃板后,空气与二氧化氮两种气体接触,发生扩散现象,过一段时间空气、二氧化氮气体会均匀分布在上下两广口瓶中,颜色均匀一致,都呈淡红棕色,AD对,BC错。
12.答案:AD
解析:在系统不和外界交换能量的条件下,高温的铜块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的铁块吸收的热量。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一定相等,故A、D正确,B错误;由知铜块和铁块的比热容不同,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C错误。
13.答案:BD
解析: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方向相反,时分子引力与分子斥力恰好平衡,分子力为零,的情况下,分子斥力比分子引力变化得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x越小,分子力越大,选项A错误,B正确;的情况下,分子力表现为引力,x从开始逐渐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错误;的情况下,x越大,分子力做的负功越多,分子势能越大,选项D正确。
14.答案:(1)
(2)
(3)0.17
解析:(1)由坐标纸可知,油酸薄膜所占方格数约是105,则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的体积。
(3)当滴入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1
mL,即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那么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15.答案:(1)
(2)圈
解析:(1)水分子的体积为,因为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所以,形成水膜的面积,将数据代入后得,。
(2)250mL水中分子的个数为,水分子排成的线长为。可绕地球赤道的圈数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