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计75分)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3.2008年10月,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兽首中的鼠首和兔首,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导致国宝在海外漂泊一百多年的罪魁祸首是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日本军队 D.八国联军
4.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 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 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 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 给与日本巨额赔款
5.涉及今天我国四个直辖市中,在近代被开商埠的条约有: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天津条约》 ④《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6.德国同法俄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表明
A.俄法德三国是同盟国 B.列强有维护中国主权独立的一面
C.日本已暂时独霸中国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既矛盾又勾结
7.19世纪末,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
A.要求清朝降低外国商品进口关税 B.维护中国关税主权和领土完整
C.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D.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8.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①到上海租界拜访好友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 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 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10.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11.下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
都是抗日战争时期注明战役
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
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①多伦
B.②宛平
C.③平型关
D.④台儿庄
12.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13.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C.中共七大的召开 D.日军投降
14.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英美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D.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15.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成,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
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
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国民的觉醒程度不同
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
16.“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在长毛窝里 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有些农民参加太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 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 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奖励发明是有利于国家富强的政策。最早提出“徜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的近代文献是
A B C D
18.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19.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西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维某年四月五日,苏维埃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陵。曰:……各党各界,团结坚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该文中的“某年”可能是
A. 中华民国二十年 B.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C.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D.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20.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所指的事件是
A.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B.联合其它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21.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C.实行总统制和三权分立
D.借鉴了西方启蒙运动的精神
22.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中共一大指出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改变了既定的革命任务 B.调整了对帝国主义的态度
C.开始领导世界革命运动 D.认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4.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25.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制作了《我的长征》电视栏目,带领一批人重走长征路。假设你是崔永元,你会选择哪个地点作为栏目结束的终点?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江苏南京 D.甘肃会宁
26.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成为第一支亮相国际赛场的中国国家足球队。这支号称“中国铁军”的足球队参加奥运之行的“特殊的背景”是
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②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③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新高潮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27.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地势险要,为革命斗争提供了便利条件 B.创建了人民军队
C.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D.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星星之火
28.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9.“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
A.民主革命纲领 B.《共同纲领》
C.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D.过渡时期总路线
30.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3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32.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元朝地方最高行政区是行省,其权力受中央节制
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33.明代内阁和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34.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35.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的基本史实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主观题(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请回答:
(1)近代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进行了哪两次大规模的斗争?(4分)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分)
(2)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找到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4分) 抗战时期中共始终坚持了什么抗战路线?(3分) 抗战相持阶段中共在华北地区取得了什么战役的胜利?(3分)
(3)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哪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6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何伟大意义? (6分)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该题答在机读卡上)(70分)
二.主观题(30分)
36. (1)(8分)
(2)(10分)
(3)(12分)
广东惠阳高级中学高一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70分)
1—5、CCBCB 6—10、DDAAB 11—15、CDBDC
16—20、ACBCA 21—25、CCDAD 26—30、BDBBA
31—35、BCCDA
36.主观题(30分)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4分)
辛亥革命: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4分)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分)
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3分); 战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百团大战(3分)
(3)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6分)
胜利意义:标志半殖民社会结束,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增强 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它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6分)
原班级: 姓名: 试室: 座号:
……O……密……O……封……O……线……O……密……O……封……O……线……O……密……O……封……O……线……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