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每课三分钟主题
政治面貌
授课年级
学
科
融入教育
生态环境——植树节
群众
四年级
语文
培养学生爱绿护绿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春天,习近平都会亲自植下树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习近平还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植树的作用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绿化和美化家园,同时也可以起到扩大山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农田、调节气候、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因此世界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定了植树节。
植树节
谚语
绿化赛过宝,一宝变百宝。
林带林网,赛过铁壁钢墙。
城镇变绿海,除尘少公害。
荒山变林山,不愁吃和穿。
干劲足,荒山发;干劲大,顽石怕。
治水先治山,治山先栽树。
绿化秃山头,浊水变清流。
山上绿幽幽,泉水不断流。
保护环境我们该如何做?
避免旅游污染。
参与环保宣传,做环保志愿者。
认识草原危机,认识荒漠化。
认识、保护森林,爱护花草树木。
保护文物古迹。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在房前屋后栽树。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垃圾分类回收。
旧物捐给贫困者。
听写词语
复习导入
怒吼
拂拭
松
脂
美
餐
划
动
渗出
挣
扎
一
番
埋
没
冲
刷
推测
半
晌
详
细
热辣辣
nù
hǒu
fú
shì
sōnɡ
zhī
měi
cān
huá
dònɡ
shèn
chū
yì
fān
mái
mò
chōnɡ
shuā
tuī
cè
bàn
shǎnɡ
xiánɡ
xì
rè
là
là
zhēnɡ
zhá
复习导入
琥
珀
故事发生的时间
如何形成
如何被发现
样子和价值
5
琥珀
第2课时
导入新课
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这两只小动物,你能想象到怎样的情景?
琥珀是透明的,里面包裹着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挣扎了很久。
这是你们的想象,科学家们是怎样推测的呢?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围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学习新课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大胆质疑
1.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2.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质疑中解惑
推测?
近义词
推测——(推想)
查字典
推测: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探究中解惑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2-12自然段,想-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在重要信息旁做上记号或简单批注。
探究中解惑
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天气热温度高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探究中解惑
这块琥珀之所以很少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同一块琥珀里关住了两只小生物。作者是如何想象、推测这一巧合的呢?
探究中解惑
②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③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④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⑤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⑥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拟人
轻盈
自在
停
伸
掸掸
拂拭
动作
悠闲自在
慢慢爬
小心地
划动
探究中解惑
⑦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⑧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两只小
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刚
突然
刚好
瞬间
巧合
拟人
探究中解惑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探究中解惑
几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百万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时间漫长
地质变化
森林淹没
泥沙掩埋
探究中解惑
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松脂球
化石
探究中解惑
你能借助板书,说--说这块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吗?
几万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只小苍蝇飞进了松树林中,停在一棵老松树上,一只蜘蛛悄悄地爬过来,想捕食小苍蝇。就在蜘蛛扑向苍蝇的时候,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将它们都包住了。松脂继续滴下来,积成了一个松脂球。后来,陆地沉下去,树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被淹没在泥沙下面。又经过了千万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琥珀。
探究中解惑
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松脂球
化石
时间漫长
地质变化
森林淹没
泥沙掩埋
天气热
松树老
松脂渗
蜘蛛和小苍蝇
拓展延伸
读一读课后阅读连接,找出课文相关的段落,体会他们在表达上的不同。
拓展延伸
课文运用合理的想象,通过叙述和描写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写出了琥珀的形成过程。
“阅读链接”先是概括写出了树脂形成了琥珀,接着具体写了天然琥珀形成的三个阶段。
生动
形象
有趣味
语言简明
准确
条理分明
大胆质疑
1.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2.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拓展延伸
思考中质疑
探究中解惑
《琥珀》一课中,作者通过
、
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
,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
主题概括
丰富的想象
合理的推测
形成的过程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课堂演练
1.琥珀是松脂球。(
)
2.琥珀的形成差不多要一万年。(
)
3.琥珀里都要有两只虫子。(
)
4.琥珀只可以作装饰品。(
)
5.海洋与琥珀的形成有关。(
)
√
×
×
×
√
二、按意思写词语。
1.竭力支撑或摆脱。(
)
挣扎
2.多指液体,向外流出来。(
)
渗出
3.形容波浪猛烈的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
(
)
澎湃
三、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特点?
透明的
内有蜘蛛和苍蝇
几圈黑色的圆环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老松树滴下的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二是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几千年的时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下面是一个龟类化石,你能通过丰富的想象,推测它的形成过程吗?
课后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