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测试
一、单选题(总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本题3分)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的是( )
A.雷锋
B.彭德怀
C.邱少云
D.黄继光
2.(本题3分)与下边漫画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台儿庄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抗美援朝
3.(本题3分)如表为某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共同纲领》颁布
4.(本题3分)有关抗美援朝的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目的是保家卫国
B.1950年10月,八路军开赴朝鲜前线
C.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英雄董存瑞壮烈牺牲
D.1953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5.(本题3分)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6.(本题3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本题3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 )
①朝鲜爆发内战
②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8.(本题3分)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9.(本题3分)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本题3分)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米棉之战
D.一化三改
11.(本题3分)某校八年级计划举办一个关于“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演讲会,准备请一个经历过这一事件的家长做主讲,下面几位家长的年龄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
A.赵家长-79岁
B.刘家长-54岁
C.孙家长-50岁
D.李家长-44岁
12.(本题3分)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3.(本题3分)刘爷爷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4.(本题3分)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国国民党成立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本题3分)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这则材料反映出 ( )
A.土地公有制建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
16.(本题3分)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17.(本题3分)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时的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是( )
A.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B.达赖
C.阿沛·阿旺晋美
D.班禅
18.(本题3分)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19.(本题3分)小亮的爷爷2016年已经85岁了。在六一儿童节时,他给小亮和同学们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65年前的战斗故事。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他们给予了美国侵略军沉重的打击,但是也失去了最好的战友黄继光。那次战役是( )
A.上甘岭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20.(本题3分)“他们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在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文中的“英雄”包括( )
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雷锋④王进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此历史事件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3)它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22.(本题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61年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仿制洋枪洋炮开始,到1890年创办湖北枪炮厂为止,洋务派先后创办了19个兵工厂。这些军事工业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机器工业,它是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步。其所训练的人才均为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生力军。
--摘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1)材料一体现了洋务派的什么主张?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二:
(2)A、B、C三幅照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之路,请参考A图示例,从B、C图中任选一幅,结合所学,说出与照片场景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A图事件:土地改革
历史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获得土地;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材料三: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3)习近平在上面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以怎样的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例,谈谈你对这种精神的认识。
23.(本题10分)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周年的峥嵘岁月值得纪念和庆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军大业》是一部战争史诗电影,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
(1)请你说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创建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 毛泽东诗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请说出红军远征开始的时间。这次远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宣告这次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
--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3)材料三中的“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哪一时期?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说:“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4)抗美援朝中出国作战的军队名称是什么?哪位战士的行为最能体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要求?
24.(本题10分)融入情境,解决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节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1)你认为材料一中的“敌人”、“各方”具体指谁?
(2)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什么?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测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要求识记重要史实。
D.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故D正确。
A.雷锋与抗美援朝无关。故A错误。
BC.两项所述不符合题干主旨。故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由图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可知是抗美援朝。
3.【答案】:B;
【解析】:
分析表中阶级变动情况,地主和贫农变化最大,其中地主消失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故选:B。
本题以某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为切入点,考查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解析】: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下,抗击美国侵略军,故称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5.【答案】:A;
【解析】:
据题干“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结合所学可知,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6.【答案】:A;
【解析】: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是指抗美援朝。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是指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故选:A。
本题以《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1949--1965)》中记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抗美援朝。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7.【答案】:D;
【解析】:
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是因为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如果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出兵侵略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就属于干涉朝鲜内战。①②不符合史实。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的原因.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8.【答案】: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人物。根据所学很容易得知,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故选D。
9.【答案】:D;
【解析】: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并且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等。因此,①②③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答案】:A;
【解析】: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人民百年被侵略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所以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重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1.【答案】:A;
【解析】: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2018-1950=68年。选项BCD三位家长当时都还没有出生,不可能经历过抗美援朝。因而适合做主讲人的是79岁的赵家长,只有他亲身经历过抗美援朝这个事件发生的历史时期。
故选:A。
本题以‘抗美援朝’主题的演讲会为切入点,考查抗美援朝。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此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注意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解析】:
据题干“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结合所学可知,朝鲜内战爆发初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3.【答案】:D;
【解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所以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的是①②③④.⑤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的识记能力.另外总结说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北平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公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
14.【答案】:D;
【解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的成立,重点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15.【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根据题干可判断1949—1952年和农业有关的事件就是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但并非公有制,所以A,B均不正确;D项是关于工业的,故应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
16.【答案】:B;
【解析】:
A.这副对联产生于红军长征途中,斧头和镰刀指工农阶级,他们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对军阀统治的工农运动及后来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B.“万里山河归人民、庆新生”能看出是新中国的诞生;
C.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景象;
D.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不仅粮食充足,而且有了存款。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知识.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生要把握住对联中的关键词,分析语句的意思,选出历史事件.
17.【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故选C。
18.【答案】:B;
【解析】: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改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公斤增长为285.2公斤”可知,这从本质上反映出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民生产性大大提高,解放了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民生产性大大提高,解放了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本题掌握土地改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19.【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65年前”即1952年和“黄继光”,可知是抗美援朝的战役:上甘岭战役,故选A。
20.【答案】:A;
【解析】: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涌现出一批“最可爱的人”,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③雷锋和④王进喜是社会主义建设中英雄人物。故①②符合题意。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
21.【答案】:21(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土地改革。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3)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
(1)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土地改革。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
22.【答案】:22(1).(1)第一小问,通过对材料中“曾国藩创建“安庆内军械所仿制洋枪洋炮”“洋务派先后创办了 19 个兵工厂”等信息的分析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是为了自强,第一小问围绕“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这些军事工业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机器工业”“它是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步”“其所训练的人才均为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生力军”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使中国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二小问围绕“近代化开端”作答即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 为土地改革;B 为对农业合作化;C 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学任选其中一副图片,阐述清楚对应的历史事件及意义即可。如:选择 A:事件:土地改革。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获得土地;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选择B:事件:农业合作化。意义:到 1956 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择 C:事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变革和开放精神”等信息可知,中华民族以变革和开放的精神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第二小问比较灵活,学生的答案符合题意、符合材料、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变革,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等。
故答案为:
(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自强。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任答一项)
选项
事件)
意义
B
农业合作化
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3)精神:变革和开放精神。认识:言之成理、结合史实。;
【解析】:
(1)此题主要考查材料一体现的洋务派的主张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此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史实、考查B、C图中与照片场景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注意从B、C图中任选一幅来作答。
(3)此题主要考查习近平在上面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所体现的精神以及对这种精神的认识。
考查了洋务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3.【答案】:(1)据所学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井冈山会师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2)据所学知,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1935年,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由材料三“…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可知,“这次战役”是指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八路军这一名称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
(4)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故黄继光的行为最能体现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要求。
故答案为:
(1)南昌起义。
(2)1934年10月;遵义会议;会宁会师。
(3)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时期。
(4)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或邱少云。;
【解析】:
本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24.【答案】:24(1).(1)据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可知,材料一中的“敌人”是指美国;“各方”具体又指朝鲜、中国两国。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趁机出兵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干涉我国内政,中朝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开赴朝鲜战场,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2)据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可知,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词句是“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击了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
故答案为:
(1)敌人:美国;各方:中国;朝鲜等。
(2)保和平,卫祖国,保家乡。
(3)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打击了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等。;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