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6 09: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最后一次演讲
闻一多
七子之歌
广州湾
九龙岛
旅顺和大连
澳门
香港
台湾
威海卫
章节二
文学常识
章节三
整体感知
章节四
合作探究
章节一
知人论世
目录
知人论世
章节一
你了解闻一多吗?
闻一多(1899—1946)
本名家骅,字友三,湖北省黄冈人。著名 , , 。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
1923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闪耀的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1946年遭暗杀,遗著由朱自清先生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诗人
学者
民主战士
作者简介
家庭生活
闻一多与妻子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
作者语录
身后是蔓延的战火,前方是未知的西南边陲,从异乡奔向异乡,一路上景象凄凉,目睹了人们的疾苦,闻一多蓄起了胡须,发誓抗战不胜利绝不剃须。
文学常识
章节二
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讲演词
也叫演讲词、演说词,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或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些较为重大的问题或是讲话人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的论述。
讲演词具有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文学常识
整体感知
章节三
诬蔑( ) 屠杀( ) 捶击( )
赋予( ) 卑劣( )
卑鄙( ) 蛮横( )
毁灭( ) 挑拨离间( )
wū miè

mán hènɡ
chuí

tiǎo bō lí jiàn
fù yǔ
bēi liè
huǐ
字词读音
卑劣
诬蔑
卑鄙
挑拨离间
赋予
蛮横
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给予
(态度)粗暴而不讲理
卑鄙恶劣
字词释义
“一二·一”惨案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派遣特务携带凶器,进攻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校,镇压学生运动,致四名学生死亡。
抗战胜利以后
蒋介石调动200万军队准备进攻解放区,并加紧对国统区的法西斯统治,内战的阴云笼罩大地。
1946年1月10日
国共双方签定了《停战协定》。
重庆各界举行庆祝大会,国民党特务前来捣乱,郭沫若、李公朴等60多人被打伤。
闻一多参加为“四烈士”举行的出殡公葬活动。
同年2月10日
同年3月17日
背景资料
1946年7月11日
反动派暗杀了杰出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闻一多带病主持李公朴的丧事。
1946年7月15日
闻一多准时参加悼念会议,即席发表演说,即“最后一次讲演”。
当天下午5时,闻一多在回家的路上即遭暗杀。
背景资料
李公朴先生
李公朴,江苏人。青少年时便关心国家大事,“五四”运动时,在上海发起组织爱国团,1926年到广州参加北伐军。“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坚持战斗,积极从事民主和平运动。1946年2月重庆“校场口血案”中被特务殴打伤,5月初到昆明,全国内战开始后,与闻一多积极发动“呼吁和平宣言”万人签名运动。7月11日晚,于回家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杀害。
朗读课文
本篇演讲的语言给你什么感觉?
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闻一多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主要内容
当时李夫人带着悲泣走到台上,愤怒地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卑劣的罪行,报告时泣不成声,一千多听众大都愤然泪下。而竟有一些歪戴帽、戴黑眼镜的特务分子不顾纠察队一再制止,在会场中抽烟、说笑,无理取闹,想造成混乱,趁机杀闻先生,但因为人多不敢下手。闻先生本来并不准备讲话,现在看到敌人这样猖狂实在抑不住心头的愤怒。
一种愤怒,一种痛恨,一种痛斥
画面回放
合作探究
章节四
课文研读1-3段
“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指什么?两个最字有什么作用?
指李公朴先生遭特务暗杀的事。这个感叹句连用2个“最”字,表达了对反动派无比的痛恨之情。
课文研读1-3段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设问句
一方面质问敌人,一方面引起听众的思考,激发大家愤怒的情感
课文研读1-3段
“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连用3个无耻有什么作用?
反复
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并且用反动派的无耻反衬李公朴的光荣,爱憎分明。
课文研读1-3段
与敌人卑劣无耻恰成对比的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的光荣表现在什么地方?
为民主和平而献身,将会赢得更强大的革命力量。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课文研读4-5段
连用反问句和感叹句,指出了特务们的可耻下场,表达了强烈的憎恨感。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课文研读4-5段
用“一个”和“千百万个”对比,突出人民的力量。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站起来斗争,表达了对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
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
第一,他们自己在慌,在害怕,自己在制造恐怖;
第二,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第三,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是不被人民毁灭的。
课文研读4-5段
过渡句——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力量在哪里呢?
司徒雷登;李先生的去世;
云南人民的光荣;昆明的青年。
课文研读6-13段
课文研读6-13段
第7-9段中闻一多先生对昆明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继承传统,斗争到底,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课文研读6-13段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因果关系的句子,强调了“真理”对于正义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勇往直前。
课文研读6-13段
文末表达了闻一多怎样的斗争决心?
表明闻先生为追求光明和民主,决心为革命事业和真理献身的斗争精神。
对人民
赞扬、激励
对敌人
鞭挞、揭露
情感感知
完成历史任务
历史上
最卑污
最无耻
暗杀李公朴
为何被暗杀
争取民主和平
真理是一定胜利的
发扬云南人民的光荣传统
随时准备牺牲
最后一次演讲
文章结构
闻一多
具有坚持正义、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高贵品质;
不畏强暴、不怕流血、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
对前途充满信心、对胜利坚信不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主旨
闻一多先生在这次即席讲演里,揭露并痛斥了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卑鄙行径和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真理一定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为革命事业不惜献身的斗争精神。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人心异常悲愤。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道者默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
*此悼词是为上海各界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所写,由邓颖超同志代表周恩来同志在会上宣读,刊载于一九四六年十月四日重庆《新华日报》。
我们
表现了演讲者与人民群众亲密战斗的感情

他们
流露出对敌人极端愤怒和轻蔑的情绪

你、你们
面对面毫无畏惧向敌人挑战,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你们、我们相间
表达了作者坚定的立场,鲜明的态度

人称多变
感染力强
开门见山
反问句
感叹句
感情对比
设问句
赞颂:“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云南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近的如‘一二·一’,这些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
揭露:“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污、最无耻的事情!”他们这样疯狂害怕,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
展望:“李先生倒下了,也要换来一个政协会议的召开,我们有这信心!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用嘴,写出了千万人民心中压着的话!
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
感染力强
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什么事实拿出来说啊!
有理由和事实都可以讲出来。
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为什么用鬼蜮伎俩施行暗杀!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特务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出来!
妄图用杀人来达到目的,结果必定事与愿违。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我们能够通过斗争获胜,届时反动派只能向隅而泣。
口语vs书面语
语言分析
1组中第一句由两个感叹句组成,语气强硬,语调斩钉截铁,情绪激愤,面对敌人,形成强大的攻势。
2组中第一句用简明的语言向敌人发问,发人深思,接着宣判反动派必然灭亡的下场,通过反复,既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灭了敌人威风,又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嘲讽。
3组中第一句用“一个”和“千百万个”,“ 杀死”和“ 站起来”作对比,给了敌人有力的打击 ,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号召人民前赴后继,斗争到底。
语言分析
面对面的条件直接进行信息交流;
发挥语调的抑扬顿挫;
用平实简洁的通俗语句收到斩钉截铁的效果;
随时根据需要把某个意思充分展开,充分强调,不仅不令人感到啰嗦重复,还会使人感到印象格外深刻。
口头语言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在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旧中国
腐败
激愤
期望
课外拓展
一、明确演讲的观点。演讲要提出自己的主张,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主张,就应使自己的主张正确、鲜明、突出。正确才有力,鲜明、才易理解。
二、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观点确定后,就应该为自己的观点找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胜于雄辩。
三、安排好演讲的层次。清晰的思路、层次有利于听众抓住要点,理解演讲的内容。
四、仔细设计态势语。手势应自然、亲切,应和内容与演讲者的情绪而定。
演讲要求
发音正确,声音响亮,句读分明,不读破句;
突出重音,掌握节奏,演讲流畅;
感情充沛,慷慨激昂,爱憎分明。
演讲要求
演讲主题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