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老舍《北京的春节》
腊八粥
沈从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分清主次,体会详略安排的效果。
2.品读课文,体会文章通俗简练、富有童趣的语言特点。
3.感受作者寄予在腊八粥里的浓浓情谊。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主要作品小说:《长河》《边城》,自传性散文《湘行散记》《湘西》,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认识作者
腊八粥 糊涂 搅和 浓稠 可靠 肿胀
黄焖鸡 猜想 粉碎 外套 解释 腊肉
深褐 嘟囔 唾沫 吞咽 染缸 筷子
读一读
yàn
là
hú tu
jiǎo huo
zhōu
chóu
zhǒng zhàng
mèn
hè
dū nang
tuò
gāng
kuài
yàn
là
hú tu
jiǎo huo
zhōu
chóu
zhǒng zhàng
mèn
hè
dū nang
tuò
gāng
kuài
想一想
课文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的腊八粥的经过,描绘出腊八时节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情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理一理
认真读课文,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试着用关键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吃粥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不用老老少少,而是说“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语言俏皮幽默。用“谁不是”的反问句式突出了腊八粥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些人喜欢,而是所有人都喜欢。“甜甜的腻腻的”感觉扑面而来,作者开篇就表明了对八宝粥的喜爱,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全面调动人的视觉、嗅觉、味觉,从食材到做法,写的有声,有色,有味。
喜得快要发疯了
盼之浓烈
作者如何表现八儿的“盼”?
想一想
读2-8段。抓住一些具体词句,品析。
找一找写八儿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动作
神态
语言
进进出出
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 眼睛可急红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
“那我饿了!”
进进出出,写出了八儿怎样的心理?
急红了眼是什么状态?
这个“那”字富有怎样的意味?
急切的盼望与期待,反反复复询问,又一次次失落。
“那”极富意味,表现出八儿撒娇、赌气、失落的心理。
听妈妈说粥要到夜里才好,无比的失落,又无比的焦急。
八儿是怎么“分”粥的?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读9-12段。分角色朗读。
八儿为什么这么分粥?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想多占有,却又打着替大哥和爹考虑的旗号,想多吃,又不忘表示自己的“善解人意”,把妈妈拉入自己阵营,找个同盟。好一个狡黠、聪慧、可爱的孩子。
八儿是怎么“猜”粥的?
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
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了吧,
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一切既源于八儿的生活经验,更源于他急切的期待和作祟的馋虫,真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八儿的才想都对了吗?文章怎么写的?
八儿是怎么“看”粥的?
读15-19段。
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
①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
②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
①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
②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①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
②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①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②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
为什么八儿刚看到锅中的腊八粥时会“惊异”?
因为枣子和赤豆搁多了,所以八儿刚看到的锅中的腊八粥是“黑的”,因而“惊异得喊起来了”,这种描写是符合看羊还不够格的八儿的认知的,比直接由“妈妈”说出来更加生动真切。
读20-21段。边读边体会:作者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
“吃”粥
略写了吃粥的过程,详写了吃粥的结果。
作者为什么不详写吃粥的过程?
对吃完粥后的描写有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作者只用了寥寥几笔“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就勾画出了八儿一家吃得多么酣畅淋漓,多么心满意足!而腊八粥的美味无比也尽在不言中了。作者这样安排,既以点带面地写出了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又让读者感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平凡而温馨的生活图景。
也许从未将“爱”挂在嘴边,但却可以看出八儿、妈妈、爸爸,还有大哥,他们彼此之间对对方的爱,真正地让人感受到了何为“家”。
想一想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八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15岁随军外出,曾做过上士,后来以书记名义随大军在边境剿匪,又当过城区屠宰税务员。22岁便离开家乡来到北京谋生,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的他,最终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沈从文几乎都是在旅馆中蹭吃喝,后来不得已给北京的那些著名文学家写信求助。经济的窘迫、世态的冷漠,让孤寂饥寒的他不时回望故乡,以寻找心灵和情感的慰藉。
从《腊八粥》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怎样的情感?
从文其人
读一读
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冰心《腊八粥》
读一读
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北京雍和宫煮腊八粥,据《旧京风俗志》,是由内务府主办,惊师动众,这一顿粥要耗十万两银子!煮好先恭呈御用,然后分别赏赐王公大臣,这不是喝粥,这是招摇。然而煮腊八粥的风俗深入民间至今弗辍。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勇爹爹(我父亲的二舅父)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光大亮的大小钢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胡桃、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粘锅底。两锅内容不太一样,大的粗糙些,小的细致些,以粥果多少为别。此外尚有额外精致粥果另装一盘,如瓜子仁、杏仁、葡萄干、红丝青丝、松子、蜜饯之类,准备临时放在粥面上的。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地喝个尽兴。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自从丧乱,年年过腊八,年年有粥喝,兴致未减。但材料难求,因陋就简,虚应故事而已。
梁实秋《粥》
查一查
上网查一查腊八粥的来历或者查一查关于腊八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和故事,查到之后和同学们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