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高考语文二轮 知识点专题第四讲--语病辨析讲义及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1】高考语文二轮 知识点专题第四讲--语病辨析讲义及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5 15:0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题第四讲--语病辨析讲义及练习
语病类型
(一)语序
(?http:?/??/?www.?/?s?q=%E8%AF%AD%E5%BA%8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
(?http:?/??/?www.?/?s?q=%E5%AE%9A%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和中心语
(?http:?/??/?www.?/?s?q=%E4%B8%AD%E5%BF%83%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
(?http:?/??/?www.?/?s?q=%E5%AE%9E%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放在状语
(?http:?/??/?www.?/?s?q=%E7%8A%B6%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
(?http:?/??/?www.?/?s?q=%E5%85%B3%E8%81%94%E8%AF%8D%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http:?/??/?www.?/?s?q=%E9%92%A2%E9%93%81%E6%98%AF%E6%80%8E%E6%A0%B7%E7%82%BC%E6%88%90%E7%9A%8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
(?http:?/??/?www.?/?s?q=%E5%88%86%E5%8F%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
(?http:?/??/?www.?/?s?q=%E8%87%AA%E5%B7%B1%E7%9A%84%E8%B7%A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
(?http:?/??/?www.?/?s?q=%E4%BF%AE%E9%A5%B0%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
(?http:?/??/?www.?/?s?q=%E4%B8%BB%E5%AE%B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http:?/??/?www.?/?s?q=%E8%B5%98%E4%BD%9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http:?/??/?www.?/?s?q=%E4%B8%BB%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http:?/??/?www.?/?s?q=%E8%B0%93%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http:?/??/?www.?/?s?q=%E5%AE%BE%E8%AF%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
(?http:?/??/?www.?/?s?q=%E4%B8%BA%E4%BA%86%E4%BA%BA%E6%B0%91%E7%9A%84%E5%88%A9%E7%9B%8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
(?http:?/??/?www.?/?s?q=%E5%89%8D%E8%BE%B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
(?http:?/??/?www.?/?s?q=%E5%AD%97%E6%95%B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
(?http:?/??/?www.?/?s?q=%E5%8F%A5%E5%BC%8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
(?http:?/??/?www.?/?s?q=%E5%A5%BD%E6%88%90%E7%BB%A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
(?http:?/??/?www.?/?s?q=%E5%8F%8D%E9%97%AE%E5%8F%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
(?http:?/??/?www.?/?s?q=%E5%9C%A8%E4%B8%80%E8%B5%B7&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破坏了句子
(?http:?/??/?www.?/?s?q=%E5%8F%A5%E5%AD%9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结构
(?http:?/??/?www.?/?s?q=%E7%BB%93%E6%9E%8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和语气
(?http:?/??/?www.?/?s?q=%E8%AF%AD%E6%B0%9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
(?http:?/??/?www.?/?s?q=%E8%AF%AD%E5%8F%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
(?http:?/??/?www.?/?s?q=%E4%B8%8A%E6%B5%B7%E6%96%87%E8%89%BA%E5%87%BA%E7%89%88%E7%A4%BE&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
(?http:?/??/?www.?/?s?q=%E4%B8%BB%E8%B0%93%E8%B0%93%E8%AF%AD%E5%8F%A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
(?http:?/??/?www.?/?s?q=%E6%8C%87%E4%BB%A3&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http:?/??/?www.?/?s?q=%E6%AD%A7%E4%B9%89&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
(?http:?/??/?www.?/?s?q=%E7%88%B8%E7%88%B8%E5%A6%88%E5%A6%88&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http:?/??/?www.?/?s?q=%E9%80%BB%E8%BE%91&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
(?http:?/??/?www.?/?s?q=%E5%A4%9A%E5%B0%91%E4%BA%BA&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
(?http:?/??/?www.?/?s?q=%E7%A7%91%E5%AD%A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
(?http:?/??/?www.?/?s?q=%E6%B0%91%E6%AD%8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
(?http:?/??/?www.?/?s?q=%E8%AF%AD%E7%97%8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病句修改专项练习(一)
1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
最好的同学。
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2、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
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
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衣天
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
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
B.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C.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
D.参加家务劳动,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看到眼前的毕业照,小新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窗共读。
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不少人生的真谛。
C.我的故乡就是被温家宝称誉为“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工业名城柳州市。
D.学校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之后,校园掀起尊师重教,团结互助的风气,面貌焕然一新。
10.下列语段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B.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病句修改专项练习(二)
华能集团三电厂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了改造,吨煤发电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
中国第一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国内外同行对其先进的功能大加赞赏,先后有二万三千多人次前来参观。
早晨五六点钟,通往机场的街道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人群。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人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6.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7.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8.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9.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10.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识不少字,编秧歌也在行。
11.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12.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媒体上。
13.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解。
14.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15.老人在8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16.由于这次交通事故,淮海路宛平路地段的交通为此封闭了近三个小时。
17.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正版计算机游戏软件,否则,不出新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
18.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19.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20.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病句修改专项练习(一)答案
D
2、
B
3、A
4、C
5、D
6、B
7、
A
8、
D
9、
A
10、A
病句修改专项练习(二)答案
用词不当,“减少”不可以用倍数。
用词不当,“人次”是复量词,不可以做主语。
用词不当,“人群”是集合名词。
搭配不当,应为“从……中”。
介词使用不当,应为“对”。
主客体颠倒,应为“对青年人来说”、“对四十岁以上的人来说”。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应删去“对于”。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9、关联词和副词搭配不当,此处应用确指的“这么”,“无论”和“不管”后应用不确指的“多么”。
10、关联词残缺,应在“平常”前加“但是”。
11、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应将“不是”调至“质量”前。
12、语序不当,出现了递进关系,程度重的应放在后面,应为“不但活跃在各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
13、语序不当,应为“费解甚至误解”。
14、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
15、语意不明,“自己”到底是指“老人”还是指“老人”的“哥哥”。
16、重复,“为此”就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
17、重复,“否则”即“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与“不出新软件”重复。
18、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加“的经验”。
19、“达到”的宾语中心语残缺,“损失”后加“的目的。
20、搭配不当,“看到”与“乡音”不搭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