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P51-52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验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过《角与直角》,所以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组成,也能通过三角尺上的直角去判断是否直角。而本课内容是对角的知识延伸,让学生能够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初步认识其他两种角,锐角和钝角。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能掌握三块内容:抽象出生活中的角,感知角的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学会是如何比较的,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的张开大小有关。第一部分抽象出生活中的角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而第二部分责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对角的比较得出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在第三部分则是要学生通过和直角的比较来认识锐角和钝角,也要求学生在用三角尺测量直角的基础上会测量其他两种角,从而来判断是什么角。
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在第一学期《角与直角》这课已有一些渗透,学生已经学会什么是角,哪一部分是角,包括顶点和直边,对直角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三角尺来测量是否直角。但是对角的大小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在生活中也没有类似的经验去体验角的大小,所以课堂中的体验环节对他们的学习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低年级的学生对锐角和钝角也没有概念,只知道直角,利用学过的角去区分开其他的角,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感知生活中的角。
2、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3、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短无关,而与两条边的张开大小有关。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分类、比较等教学活动知道角的大小是如何比较的。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师:媒体;生:7个角,三角尺。
教学过程:
2分钟练习:回答问题
(1)图1:这是什么图形?它是由什么组成的?角是哪一部分?
(2)图2是什么图形?
(3)如何判断一个角是否直角?
1、
情景引入,复习铺垫
1、
在情境中抽象出角(出示图片)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角,你能找到这些图片中的角吗?说说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2、(媒体出示角)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找到了许多角,我们知道了: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两条直边所夹的部分就叫做角。(媒体边演示边说)
3、出示课题:(板书)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角”有关的知识。
2、
感知角的大小
师:其实角还有许多的小秘密,大家想不想知道?
师:刚才我们在钟面上也找到了角,钟面上的两根指针可以形成许多角,瞧,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动画演示)
1、比较角的大小
师:老师得到了这些角,∠1,∠2,∠3,∠4,∠5,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你认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说说你的理由。
师:现在小朋友们的意见都不一样,老师准备了这些个角,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指导:顶点与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2张开的大,所以∠2比∠1大。
2、动态演示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了角是有大小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大家一起和老师演示一下吧,伸出双手,先做一个小小的角,张开的小一点,再做一个大一点的角,再大一点;现在要把角变小,合拢一点,再变小,再合拢。
3、
分辨直角、锐角和钝角
1、尝试分类
师:现在我们有7个角,你能把这些角分分类吗?同桌一组,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同桌2人合作,给他们分分类。
2、初步观察后反馈:
①根据是否是直角分两类。
交流过程中提问:你是怎么知道∠1∠5是直角的呢?(用三角尺量一量。)
师:这个小组把直角归为一类,其他没学过的角归为另一类。那么哪个小组能把这类角再分一分呢?
②按照角的大小:直角一类,比直角小的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
反馈过程中提问:你拿什么角去和它比的呢?(直角)
师:这个小组分的可真好,比直角小的角是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锐角。锐角看上去尖尖的。(黑板上画锐角)比直角大的角也是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钝角。钝角看上去不是那么尖(画钝角)(完成板书并齐读)
3、用工具判断
师:有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出一些角,但是当我们不能准确判断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三角尺来帮助了。你们知道我们需要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来帮忙吗?(直角)
媒体演示三角尺测量并分类。
4、按方法②再一次分类
师:认识了新朋友锐角和钝角,刚才没有分出来的小朋友,现在能把它们分好吗?都分好了后请和你的同桌说说锐角和钝角是怎样的角?(左右互相说)
(我说停,我就停,卡片收好)
4、
巩固练习
1、选择,判断直角、锐角、钝角
师:今天小朋友学的可真认真,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你们准备好了吗?这是什么角?
反馈好:你的眼力可真好,但是有时候不能用眼睛准确判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借助工具了。
2、练习:书P52/1
用三角形量一量下面的角,哪些是锐角?哪些是钝角?
师:用三角尺量一量,看谁分的又快又准确。
反馈:我用三角尺量出2号是直角,146号是锐角,357号是钝角。
3、比较角的大小
(1)根据角的大小,给直角、锐角、钝角排排队。
师:认识了这三类角,我们来帮他们排排队。还可以怎么排?完整板书
(2)师:小胖和小巧画了两个角,小胖说他画的角大,小巧说她画的大?
师:谁的角大,为什么?(钝角比锐角大)
师:小丁丁和小亚也画了两个角,小丁丁的边比较长...这两个角到底谁大呢?为什么?
老师把这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板: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全班齐读完整板书。
5、
画角
1、三角尺上的2个角。
师:三角尺上的直角我们已经认识了,另外两个是什么角?(锐角)
师: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两个角来画锐角。但是三角尺上有没有钝角呢?
2、师:其实三角尺上的直角作用很大,它不仅可以画直角,还可以用来画其他的角。(媒体演示)谁来说说它是怎么画的?
①画直角。②变成锐角?③变成钝角?
指导学生说:先画一个直角,一条边往里画就是锐角,一条边往外画就是钝角。
6、
总结:
通过今天对角的进一步学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角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张开大小有关,
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锐角
<
直角
<
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
比直角大的角
设计说明:
本课内容是第五单元几何小实验中的第二课,学生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已经学过《角与直角》,这课对角的知识已有一些渗透,学生已经学会什么是角,哪一部分是角,包括顶点和直边,对直角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会用三角尺来测量是否直角。但是对角的大小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在生活中也没有类似的经验去体验角的大小,所以课堂中的体验环节对他们的学习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低年级的学生对锐角和钝角也没有概念,只知道直角,利用学过的角去区分开其他的角,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
在课前2分钟里把一些有关角和直角的知识复习了一遍,唤醒学生的记忆。而在第一部分感知抽象出生活中的角,学生已有一些体验,能够找到图片中的角,说出它的组成,所以这部分所花的时间并不多。
本课的重要内容是感知角的大小,然后对角进行分类,学习锐角和钝角。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知角的大小,我利用了钟面上指针的走动形成的角进行比较。当学生视觉比较困难的时候,利用学具来进行比较,得出角的大小与张开的大小有关,进一步体验直观教学的便捷,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思维。再比较好后和学生一起用双手来演示动态的角的大小变化,加深理解记忆。在第三部分角的分类里,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新授了锐角和钝角这个新的知识点,再用三角尺去测量等方法,进一步学会辨别三种角。
在巩固练习部分我分了以下几个层次:
1、辨别直角、锐角和钝角。这是最浅层次的练习,也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
2、用三角尺去辨别三种角,完成书上的练习。这部分直角考验了学生是否会用工具,是否用对了,理解了这三种角区别方法。
3、给这三类角排队,从图形感知延伸到文字感知,考验学生是否记住了锐角和钝角。
4、对不同类型角的大小的辨析,钝角和锐角的大小,边的长短是否影响角的大小,并完善角的大小的判断方法。在这里也通过直观的比较得出本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大小有关。
5、最后是利用三角尺来画角。先认识三角尺上的其他两个角,在观看怎么样通过直角的变化去画锐角和钝角,这部分内容只要求学生理解如何用尺去画锐角和钝角,对于课堂上画角不作要求。
3
4
5
2
7
1
6角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掌握锐角、钝角判断方法
3.会根据角的图形直观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4.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的两条直边开合程度有关,而与所画出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重点:
能正确判断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而与所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角的知识,你对角有哪些认识?揭示课题:角
请观察图片
小结: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组成。
(1)下列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呢?为什么?
生:2、3、5、6、7号是角,1号没有顶点,4号不是直边,7号没有相交
(2)在这些角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角,它是哪一个?你是如何判定的?
生:三号角是直角,用三角尺比一比。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1:对点(将顶点对齐)
2:对边(将两个角的一条边对齐)
3:看另一边
2、新授
角的大小比较
(1)在PPT中有许多的角,现在我们取出其中的一个角,将它与直角作比较,你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吗?
请学生交流
师:把三角尺直角的顶点与角1的顶点对齐,把三角尺直角的一条边与角1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张开的大小,角1张开得大,所以角1大于直角。
你们想不想自己拿尺来比一比?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操作要求:
1.将5个角和直角比较大小
2.跟据它们的大小,试着将它们分类。
3.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师:给锐角与钝角角下定义: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为什么叫锐角?因为锐角给人尖锐的感觉,所以取名锐角,钝角给人迟钝的感觉,所以叫钝角。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钝角、直角、锐角,它们是角家族的三兄弟,如果要给它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老二,老三呢?如果用大于连接三者可以怎么连?
板书:
钝角
>
直角
>
锐角
认识了角家族的三兄弟后,那么黑板上这个角,它是?一条边发生变化,现在它是?
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锐角有多少种?
当移动到这里的时候,变成一个(直角),直角有几种?
现在这个角是?(钝角)
媒体展示从锐角到钝角的过程,再让学生闭眼画锐角,直角,钝角,感知角。
同学们画的很好,现在请你们运用新知识来给书上的这些角分分类。完成书P52页
试一试
(2)出示一个直角教具
师:这里有一个直角,怎样让它变大或者变小呢?
师:现在将这个角的边减去一部份,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填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
张开的大小
)有关
与两条边(
长短
)无关
小结:角的大小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巩固与练习
(一)、判断题
直角一定比锐角大————————————(
)
钝角都小于锐角——————————————(
)
一个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
)
(二)填一填:
1、三角尺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
2、
红领巾上有(
)个(
)角和(
)个(
)角
(三)看一看,写一写
在(
)时形成了(
)角
在(
)时形成了(
)角
在(
)时形成了(
)角
那么钟面上除了九时是直角,还有什么时候时针和分针所夹的小的角也是直角?3时半是不是直角呢?九时半?
(4).数一数
有(
)个锐角
(
)个直角
(
)个钝角
共有(
)个角
(五)画一画(机动)
画一个直角
画一个锐角(小组完成)
画一个钝角
五、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角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51~52。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在与直角的比较中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够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
通过用小棒搭角的操作活动,体验并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的开合情况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3、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过程,发展比较、抽象、分析、概括等数学思维,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能够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教学难点: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的开合情况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学具准备:学习单、磁性小棒、三角尺。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钟面图。
学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的角吗?角是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组成的。(课件演示)
角的家族有很多,这一家的角妈妈生了三个儿子,她认为自己的二儿子最帅,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最帅的角。
出示:直角,你们都认识它吧。你能用彩纸折出直角吗?
请你快速验证一下,是直角就标上直角记号哦。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吗?
2、生活中,有很多的角。出示主题图:滑梯上的角。请大家找一找滑梯上的角。(先同桌交流,后展台演示。)
多媒体演示6个不同大小的角。
3、寻找直角。
这些角中,有我们认识的直角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直角?
其余的角你怎么知道不是直角?
二、?直观感知、建立概念。
1、认识锐角、钝角
(1)认识了角妈妈的二儿子,我们一定很想知道另外的两个孩子吧。媒体演示。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小结:角有大小,有些角比直角小,有些角比直角大。
(2)你知道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的名称吗?
板书出示:锐角、钝角
2、揭示课题:
锐角、直角、钝角这三种角是角这个大家族里的三兄弟,你能给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吗?
3、巩固认识。
(1)让我们一起来帮角妈妈训练一下三兄弟吧。学生拿出两根小棒,各自分别摆出钝角,直角,锐
角。听老师口令:角的开口向上,开口向左,开口向右,开口向下,开口向左上方……(课件出示各种不同方向的钝角,直角,锐角)。
2、下面的角中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2)下面图形中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3)观察三角尺上的角分别是什么角?你还发现这些角有什么秘密?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
(4)用两块三角尺上的任意两个角能拼出锐角和钝角吗?
三、操作实践、感悟提升。
1、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开合情况关系。
(1)用两根小棒搭一个直角,怎么搭?(抽生演示)
(2)变角游戏:想一想:怎么转动小棒把这个直角变成锐角?变成钝角呢?
(3)四人小组合作,每人各搭一个角:
比一比,哪一个角大?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两根小棒摆放的什么有关系?
交流小结:两条边叉开越大,角也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也越小。
(4)媒体演示。观察:两根小棒在不断张开的过程中,什么在变化?
2、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1)观察黑板上的直角:
提问:直角的大小都是一样的,看上去这些直角怎么有大有小呢?你们觉得老师的话有道理吗?
交流小结:角的大小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小棒(边)的长短。
(2)多媒体演示。观察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1).运动场上,角还带给我们力与美的震撼。
用我们的手臂,能摆出直角、钝角、锐角吗?
(2).钟面上分针和时针也能组成不同的角,4时的时候,分针与时针组成的较小的角是什么角?9时、11时呢?
五、
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角在美术中也有妙用,请看这是用角设计的一些美丽的画,课后你也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的创意,用角设计出美丽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