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5 15:4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默写《江畔独步寻花》后两句,书写力求匀称、美观。(3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ōnɡ
shuā
duàn
jué
qián
zhī
niǎo


bèi
ɡēn



miáo
huì

yào
shēn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波涛(tāo
táo)
赤脚(cì
chì)
五彩斑斓(lán
nán)
病灶(zhào
zào)
嫦娥(cánɡ
chánɡ)
九天揽月(lǎn
nǎn)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作家米·伊林写的,中国没有《十万个为什么》。(

2.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以运用在课上学的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是一篇优秀的科普作品。(

4.《灰尘的旅行》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士其的科普作品。(

5.读完科普作品,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
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媒体)
B.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
C.指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电脑)
D.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克隆)
2.下列不是口语交际“说新闻”的要求的一项是(
)。
A.态度要严肃
B.准确传达信息
C.言语要清晰
D.讲述要连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琥珀》一文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
B.《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C.《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
D.《千年梦圆在今朝》记叙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的历程。
4.下列对《江畔独步寻花》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锦江之滨黄师塔前看花。
B.“黄师塔前”交代了看花的地点。“春光”点出了时间是春天。
C.“懒困”描写了诗人困倦的神情,也说明了诗人的懒惰。
D.诗中两个“爱”的叠用,让人体会到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
5.关于说新闻,在班上集体交流时,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是(
)。
A.
让每个人轮流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布。
B.
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先采取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说的新闻最有趣、最有新意的人到全班去说。
C.
为了体现公平性,可由老师或班长随机点名上台发布。
D.说新闻时,不需要根据搜集的材料来说,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六、填空题。(24分)
1.选字填空。(3分)
[埋 
理 
狸]  (
)论 
(
)头
狐(
)
[灶
 杜 
社]  (
)团  病(
) (
)鹃
2.
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桌面:A.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B.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
(1)一遍说着,一遍打开了电脑桌面上的一个图标。(

(2)香喷喷的红烧肉摆上桌面,我们直流口水。(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推测
猜测
(1)有些科学家(
),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2)两校球队的技术不相上下,究竟谁胜谁负,大家都在(
)。
释放
解释
(3)我不知道该如何(
)发生的事情。
(4)未来的纳米技术,能够让药效(
)地释放出来。
辽阔
广阔
(5)骏马在(
)的草原上奔驰。
(6)寂寞而(
)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
4.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缩句)
.
(2)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
(3)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
5.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
,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
,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

(2)一只小苍蝇
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
。它嗡嗡地
草地,
树林。
(3)我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性恐龙,身体   ,骨骼   ,脑颅膨大,前肢     ,体表    ,后来慢慢具备了      能力。
七、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xī?
qī)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jiànɡ?
xiánɡ)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敏捷——(
)  庞大——(  )  温顺——(  )
轻盈——(  )  躲避——(  )
繁衍——(  )
3.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
4.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分)
.
(二)课外阅读。(12分)
纳米卫星
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
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
千克~500
千克的为小型卫星,10
千克~100
千克的为微型卫星,10
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
首先,纳米卫星的研制成本低。目前,研制发射一颗质量为
1000
千克的卫星,其费用至少需要
6
亿元,而一颗纳米卫星的造价不到
600
万元。其次,纳米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
10
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第三,纳米卫星不仅仅节约了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还节约了轨道空间。第四,纳米卫星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科学家正在设计由小卫星组成的星座,其功能使不少的大卫星甘拜下风。
纳米卫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广泛用于通信、遥感、天文等许多方面。纳米卫星将成为未来卫星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它的研制会给空间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1)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
_____等说明方法。(2分)
(2)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仅仅”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社会已离不开人造卫星,请列举出人造卫星应用于生活的两个例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展示。(25分)
题目:我想发明      
提示: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想要发明什么?把它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2021年春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默写《江畔独步寻花》后两句,书写力求匀称、美观。(3分)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chōnɡ
shuā
duàn
jué
qián
zhī
niǎo


bèi
冲刷
断绝
前肢
鸟翼
具备
ɡēn



miáo
huì

yào
shēn

根据
末期
描绘
需要
深刻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波涛(tāo√
táo)
赤脚(cì
chì√)
五彩斑斓(lán√
nán)
病灶(zhào
zào√)
嫦娥(cánɡ
chánɡ√)
九天揽月(lǎn√
nǎn)
四、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
1.《十万个为什么》是苏联作家米·伊林写的,中国没有《十万个为什么》。(√)
2.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以运用在课上学的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3.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是一篇优秀的科普作品。(√)
4.《灰尘的旅行》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士其的科普作品。(×)
5.读完科普作品,可以查一查书中谈到的一些科学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
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C
)。
A.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多媒体)
B.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
C.指由若干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电脑)
D.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克隆)
2.下列不是口语交际“说新闻”的要求的一项是(
A
)。
A.态度要严肃
B.准确传达信息
C.言语要清晰
D.讲述要连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琥珀》一文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
B.《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C.《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
D.《千年梦圆在今朝》记叙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的历程。
4.下列对《江畔独步寻花》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锦江之滨黄师塔前看花。
B.“黄师塔前”交代了看花的地点。“春光”点出了时间是春天。
C.“懒困”描写了诗人困倦的神情,也说明了诗人的懒惰。
D.诗中两个“爱”的叠用,让人体会到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的愉悦心情。
5.关于说新闻,在班上集体交流时,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是(
B
)。
A.
让每个人轮流把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全班同学面前发布。
B.
在规定的时间内,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说的机会,先采取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说的新闻最有趣、最有新意的人到全班去说。
C.
为了体现公平性,可由老师或班长随机点名上台发布。
D.说新闻时,不需要根据搜集的材料来说,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六、填空题。(24分)
1.选字填空。(3分)
[埋 
理 
狸]  (

)论 
(

)头
狐(

)
[灶
 杜 
社]  (

)团  病(

) (

)鹃
2.
读句子,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桌面:A.桌子上用来放东西的平面。B.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示器上显示的背景。
(1)一遍说着,一遍打开了电脑桌面上的一个图标。(
B

(2)香喷喷的红烧肉摆上桌面,我们直流口水。(
A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推测
猜测
(1)有些科学家(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2)两校球队的技术不相上下,究竟谁胜谁负,大家都在(猜测)。
释放
解释
(3)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发生的事情。
(4)未来的纳米技术,能够让药效缓慢地(释放)出来。
辽阔
广阔
(5)骏马在(广阔)的草原上奔驰。
(6)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
4.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缩句)头脑中浮现鸽子和孔雀。
(2)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改变词序,句意不变)
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
(3)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改为陈述句)
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
5.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名族很久以来的梦想。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神话,人飞于天、车走空中的传说,以及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过树林。
(3)我知道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骨骼中空,脑颅膨大,前肢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体表长出羽毛,后来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
七、阅读理解。(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xī?
qī)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jiànɡ?
xiánɡ)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分)
jiànɡ qī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敏捷——(灵敏)  庞大——(巨大)  温顺——(温柔)
轻盈——(轻巧)  躲避——(躲藏)
繁衍——(繁殖)
3.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这段话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说明方法
4.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分)
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合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12分)
纳米卫星
纳米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
千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
千克~500
千克的为小型卫星,10
千克~100
千克的为微型卫星,10
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纳米卫星体积很小,仅仅比麻雀略大一点。
首先,纳米卫星的研制成本低。目前,研制发射一颗质量为
1000
千克的卫星,其费用至少需要
6
亿元,而一颗纳米卫星的造价不到
600
万元。其次,纳米卫星的研制周期短。目前,研制一颗大型卫星的周期为
10
年左右,而一颗纳米卫星的研制仅仅需要两三年即可。第三,纳米卫星不仅仅节约了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还节约了轨道空间。第四,纳米卫星可以发挥群体优势。科学家正在设计由小卫星组成的星座,其功能使不少的大卫星甘拜下风。
纳米卫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广泛用于通信、遥感、天文等许多方面。纳米卫星将成为未来卫星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它的研制会给空间技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1)本文主要采用了_作诠释,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_等说明方法。(2分)
(2)概括回答纳米卫星具有哪些优势?(3分)
成本低(造价低);研制周期短;不仅节约发射、回收成本,而且节约空间轨道;可以发挥群体优势。
(3)文中画线句子中的“仅仅”可以删掉吗?为什么?(3分)
不能。因为“仅仅”一词更进一步强调了研制一颗纳米卫星的时间短。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
(4)现代社会已离不开人造卫星,请列举出人造卫星应用于生活的两个例子。(4分)
示例:利用卫星观测天气情况;利用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利用卫星航天育种。
八、习作展示。(25分)
题目:我想发明      
提示: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哪些启发?想要发明什么?把它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条理要清晰,语句要通顺。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00字。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