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离骚》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离骚》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5 14:0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离骚
屈原
当年呵壁
湘流应识九歌心
何处招魂
香草还生三户地
楚辞
产生于战国时代中国南方楚地,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的诗歌样式
汉代刘向将屈原、宋玉以及他们的模拟者的作品16篇汇编成《楚辞》
“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
书楚语:
使用楚国方言,如些、兮等
作楚声
:南方民间的巫歌,富于幻想
纪楚地
:楚国位于今湖北一带,有洞庭、沅、江等地名
名楚物
:兰、蕙、薜荔等物产
楚辞
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
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
用韵不严格
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照一般的说法,凡是诗句加有“兮”“些”语助词的作品,不分写作时间先后,不论作品内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国人,都称“骚体”。
楚辞的影响
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体裁
奇特瑰丽的想像和夸张、象征手法的运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铺陈的写作手法对赋影响深远,可看作汉赋的起源。
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
概述生平:
出身贵族,学识渊博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辗转沅湘,自沉罗江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重用,任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霸业,变革法度,励精图治,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的局面。
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但是由于屈原的变革法度触犯了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贵族集团不断打压和排挤屈原,使他的“美政”政治思想得不到实现。后来屈原被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2.
开创了全新的诗体:骚体

3.
开创了浪漫主义诗风

4.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屈原
6.
推崇“美政”:圣君贤相
7.
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共23篇。
8.《离骚》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
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
的源头。
5.
农历五月初五是其投江自沉的纪念日。
关于《离骚》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全诗373句,
2490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举贤任能”、“修明法度”的“美政”思想。
“风、骚”泛指文学,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的源头。
離騷
“离骚者,犹离忧也”(就是“遭受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
——《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离骚赞序》(班固)
“离,别也;骚,愁也。”(意为“离别之愁”)
——《楚辞章句》(王逸)
“‘离骚’即‘劳商’,相当今语‘牢骚’”
——《楚辞论文集》(游国恩)
诵读指导
《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
长太息
/

/
掩涕兮,——哀
/
民生/之/多艰。余
/
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
朝谇/而/夕替。
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章。
正音
①修姱(
)

羁(
)
③謇
(
) 
④揽茞(
)
⑤谣诼(
)
⑥偭
(
)
⑦忳
(
)
⑧鸷鸟(
)
⑨延伫(
)
⑩兰皋(
)
?椒丘(
)
?芰荷(
)
?岌
(
)
?杂糅(
)
kuā


jiǎn
chǎi
zhuó
miǎn
tún
zhì
zhù
ɡāo
jiāo


róu
·
·
·
·
·
·
·
·
·
·
《离骚》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身披香草鲜花,宁死不放弃对美丽的坚持。
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
表现出高洁的品行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忠贞不移,至死不变)
?
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
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力量。
诗人与香花香草
以香花香草喻美好的品德与才能,比喻高尚的行为与追求。
香花香草衬托出诗人纯洁美好的内心世界和高洁伟岸的精神形象。
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含蓄委婉而富有情韵,营造了清丽的意境,增强了抒情效果,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离骚》——诗家之绝唱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
譬谕,故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灵脩美人,以媲於君。
——汉
王逸《离骚》序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
2、本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
4、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
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5、“
,

”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6、?“
,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诗人此时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諑谓余以善淫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伫乎吾将反
18.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爱国情怀,请按要求写出有关诗句:
⑴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 表现诗人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民生各有所乐兮
余独好修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