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0 m B.50 m C.25 m D. m 【解析】选A.∠B=180°-45°-105°=30°,在△ABC中,由=,得AB=100×=50 (m). 类型二 测量高度问题(数学建模、数据分析) 【典例】在某个位置测得某山峰仰角为θ,对着山峰在地面上前进600 m后测得仰角为2θ,继续在地面上前进200 m以后测得山峰的仰角为4θ,则该山峰的高度为 ( ) A.200 m B.300 m C.400 m D.100 m 【思路导引】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os 2θ的值,再求出sin 4θ的值,最后求出山峰的高度. 【解析】选B.如图,△BED,△BDC为等腰三角形, BD=ED=600 m,BC=DC=200 m. 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cos 2θ==, 因为0°<2θ<90°, 所以2θ=30°,4θ=60°. 在Rt△ABC中,AB=BCsin 4θ=200×=300(m).
解与三角形有关的应用题的步骤 (1)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尤其要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名词和术语. (2)画出示意图,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标出. (3)分析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一个或几个三角形,通过合理运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确求解,并作答. (2020·绵阳高一检测)要测量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 m,则电视塔的高度是 ( ) A.30 m B.40 m C.40 m D.40 m 【解析】选B.由题意,设AB=x,则BD=x,BC=x,在△DBC中∠BCD=120°,CD=40,所以根据余弦定理得BD2=BC2+CD2-2BC·CD·cos∠DCB, 即(x)2=x2+402-2×x·40·cos 120°, 整理得x2-20x-800=0,解得x=40或x=-20(舍去), 即所求电视塔的高度为40 m. 类型三 测量角度问题(数学建模) 【典例】如图,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处2海里的C处的我方缉私船奉命以10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并求出所需时间. 【思路导引】缉私船最快截获走私船,缉私船应该走直线,可借助正余弦定理求解. 【解析】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t小时,才能最快截获(在D点)走私船,则CD=10t,BD=10t,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 ∠CAB =(-1)2+22-2(-1)·2·cos 120°=6. 所以BC=.又因为=, 所以sin∠ABC===, 又0°<∠ABC<60°, 所以∠ABC=45°,所以B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上, 所以∠CBD=90°+30°=120°,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sin∠BCD===. 又因为0°<∠BCD<60°,所以∠BCD=30°, 所以缉私船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 又在△BCD中,∠CBD=120°,∠BCD=30°, 所以∠D=30°,BD=BC,即10t=.所以t=小时≈15分钟. 所以缉私船应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才能最快截获走私船,大约需要15分钟. (2020·益阳高一检测)如图,AD是某防汛抗洪大坝的坡面,大坝上有一高为20米的监测塔BD,若某科研小组在坝底A点测得∠BAD=15°,沿着坡面前进40米到达E点,测得∠BED=45°,则大坝的坡角(∠DAC)的余弦值为 ( ) A.-1 B. C.-1 D. 【解析】选A.因为∠BAD=15°,∠BED=45°, 所以∠ABE=30°. 在△ABE中,由正弦定理得=, 解得BE=20(-). 在△BED中,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sin∠BDE==-1. 又∠ACD=90°, 所以sin∠BDE=sin(∠DAC+90°), 所以cos∠DAC=-1. 1.测量角度问题的基本思路 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 2.解决航海问题三点注意 一要搞清方位角(方向角); 二要弄清不动点(三角形顶点); 三要根据条件,画出示意图,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补充:(1)方位角:指以观测者为中心,从正北方向线顺时针旋转到目标方向线所形成的水平角.如图所示的θ1,θ2即表示点A和点B的方位角.故方位角的范围是[0,2π). (2)方向角:指以观测者为中心,指北或指南的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它是方位角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如图,左图中表示北偏东30°,右图中表示南偏西60°. (3)仰角与俯角: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线上方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线下方时叫俯角.(如图所示) 1.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 n mile,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则B,C间的距离是 ( ) A.10 n mile B. n mile C.5 n mile D.5 n mile 【解析】选D.在△ABC中,C=180°-60°-75°=45°.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 解得BC=5 n mile. 2.(2020·南昌高一检测)某海轮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在点A测得海面上油井P在南偏东60°方向上,向北航行40分钟后到达B点,测得油井P在南偏东30°方向上,海轮改为北偏东60°的航向再行驶40分钟到达C点. (1)求PC间的距离; (2)在点C测得油井的方位角是多少? 【解析】(1)在△ABP中,AB=30×=20,∠APB=30°,∠BAP=120°, 根据正弦定理得=,解得BP=20, 在△PBC中,BC=30×=20, 由已知得∠PBC=90°,故PC=40(海里). (2)在△PBC中,∠PBC=90°,BC=20,PC=40, 所以sin∠BPC=,所以∠BPC=30°, 因为∠ABP=∠BPC=30°,所以CP∥AB, 所以在点C测得油井P在C的正南40海里处.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已知A,B两地的距离为10 km,B,C两地的距离为20 km,观测得∠ABC=120°,则A,C两地的距离为 ( ) A.10 km B.10 km C.10 km D.10 km 【解析】选D.AC2=AB2+BC2-2AB·BCcos 120°=700, 所以AC=10. 2.(2020·西安高一检测)某人向正东走了x km后向右转了150°,然后沿新方向走了3 km,结果离出发点恰好 km,那么x的值是 ( ) A. B.2 C.3 D.2或 【解析】选D.由题作出示意图,如图所示,易知B=30°,AC=,BC=3,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因为BC>AC,所以A>B, 又因为B=30°,所以A有两解,即A=60°或A=120°. 当A=60°时,∠ACB=90°,x=2; 当A=120°时,∠ACB=30°,x=. 3.(教材二次开发:练习改编)(2020·太原高一检测)如图,山顶上有一座电视塔,在塔顶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α=60°,在塔底C处测得点A的俯角β=45°.已知塔高60 m,则山高为 .? 【解析】在△ABC中,BC=60 m,∠BAC=15°,∠ABC=30°, 由正弦定理,得AC==30(+)(m), 所以CD=AC·sin 45°=30(+1)(m). 答案:30(+1) m 4.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在一岸边选定两点A,B,望对岸的标记物点C,测得∠CAB=30°,∠CBA=75°,AB=120 m,则河的宽度为 .? 【解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知∠ACB=75°,即∠ABC=∠ACB,所以AC=AB=120,在Rt△ACD中,∠CAD=30°,则CD=AC=60. 答案:60 m 5.(2020·厦门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了测量A,B两处岛屿间的距离,小明在D处观测,A,B分别在D处的北偏西15°、北偏东45°方向,再往正东方向行驶40海里至C处,观测B在C处的正北方向,A在C处的北偏西60°方向,则A,B两处岛屿间的距离为 ( ) A.20海里 B.40海里 C.20(1+)海里 D.40海里 【解析】选A.在△ACD中,∠ADC=15°+90°=105°,∠ACD=30°,所以∠CAD=45°, 由正弦定理可得=, 解得AD===20, 在Rt△DCB中,∠BDC=45°, 所以BD=CD=40, 在△ABD中,由余弦定理可得:AB2=AD2+BD2-2AD·BDcos∠ADB=800+3 200-2×20×40×=2 400, 解得AB=20. PAGE§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类型一 求线段长度问题(直观想象) 1.(2020·镇江高一检测)已知△ABC中,AB=2,BC=3,CA=4,则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度为 ( ) A. B. C.2 D. 2.在△ABC中,A=105°,B=30°,a=,则B的角平分线的长是 ( ) A. B.2 C.1 D. 3.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CD,AD=10,AB=14,∠BDA=60°,∠BCD=135°,求BC的长. 【解析】1.选A.延长AM至D,使MD=AM,连接BD,CD,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四边形ABDC是平行四边形, 且满足AD2+BC2=2(AB2+AC2), 即32+(2AM)2=2(22+42), 解得AM=, 所以BC边上的中线AM的长度为. 2.选C.设B的角平分线的长为BD. 易知∠ACB=180°-105°-30°=45°, ∠BDC=180°-15°-45°=120°. 在△CBD中,有=,可得BD=1. 3.在△ABD中,由余弦定理 得AB2=AD2+BD2-2AD·BD·cos∠ADB, 设BD=x,则有142=102+x2-2×10xcos 60°, 所以x2-10x-96=0,所以x1=16,x2=-6(舍去), 所以BD=16.在△BCD中, 由正弦定理知=, 所以BC=·sin 30°=8. 1.三角形的高的计算公式 在△ABC中,边BC,CA,AB对应的边长分别为a,b,c,边上的高分别记为ha,hb,hc,则ha=bsin C=csin B,hb=csin A=asin C,hc=asin B=bsin A. 2.求线段长度问题的解题策略 在平面几何中,求线段的长度往往归结为求三角形的边长,求三角形边长一般会涉及正弦、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恰当地选择或构造三角形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补偿训练】 (2020·福州高一检测)在△ABC中,AB=2,C=,则AC+BC的最大值 为 ( ) A.4 B.3 C.2 D. 【解析】选A.在△ABC中,AB=2,C=, 则△ABC外接圆直径2R==4,AC+BC=4sin B+4sin A=4sin+4sin A=4sin(A+θ), 其中sin θ=,cos θ=,由于0所以0类型二 求角度问题(数学运算) 【典例】(2020·重庆高一检测)在△ABC中,B=,BC边上的高等于BC,则sin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