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小数的性质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4 小数的性质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5 16: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性质67—68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认识小数的性质的过程。
2.知道小数的性质,理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道理。
3.在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感受数学结论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经历认识小数的性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的归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教师首先板书三个“5”,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5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5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5、50、5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师: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吗?(课件出示)
(学生改,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板书如下:5分米=0.5米
50厘米=0.50米
500毫米=0.500米
师:改写成用米作单位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是不是相等呢我们验证一下。
3、师拿出米尺让一个学生找出5分米、50厘米、500毫米,说说发现了什么?
(交流)
师板书: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0.5米=0.50米=0.500米
师:观察下面的的三个小数有什么特点?
(十分位上都是5,只是5后面0的的个数不同,或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喜欢)拿出准备好的纸
4、生拿出正方形纸(两张,一张平均分成10份,另一张平均分成100份)在平均分成10份的一张表示0.3,平均100份的一张表示0.30,涂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给学生独立做的的时间,做完后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师:谁愿意把你的展示给大家(用白板展示,2名学生的即可)
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变,得出0.3=0.30)
(引导总结小数的性质,学生说不准确教师点拨)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个性质,它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个性质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理解这一性质时,有两点同学们一定要弄清楚:
(1)这个性质指出,在一个小数的什么部位可以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会发生变化?(2)一个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掉0,大小不变,它是否说明,这个小数没有任何变化呢?
(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60 厘米=( )米 2 米50 厘米=( )米
500 克=( )千克 3 千克480 克=( )千克
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是说说是怎样想的。
2.练一练的第1题(自己连线,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判断题。(打“√”,错的打“×”)(见课件)
5.00元=5元( ) 8米=8.00米( )
2.04元=2.4元( ) 4.5千克=4.500千克(
4.练一练的3题(学生独立做,交流时,说一说关于0.7的改写是怎样想的)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5分米=50厘米=500毫米
0.5米=0.50米=0.500米
0.5=0.50=0.500
0.3=0.30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