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4 《孙权劝学》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4 《孙权劝学》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6 14:3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请说一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4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一)朗读感知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纠正字音。
2、疏通文意。
要求:同学间互相翻译句子,把有疑问或不懂的词、句作记号。
3、师生共同梳理重难点字词。
(二)师生共同学习重点文言知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
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当道,当权
推托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粗略地阅读
了解
谁比得上我?
于是,就
从事
通“耶”,吗
罢了
事务
对……说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到了……的时候

谈论议事
才干和谋略
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重新
怎么
之,助词,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结构的独立性,无实义
乎:啊
遂:于是
读书人
擦擦眼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为借口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谈论天下大事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三)精读课文之“孙权劝学”
1、这篇文章篇幅短小,可是内容丰富,其中出现了哪三个人物?
(孙权、吕蒙、鲁肃)
2、按照以下格式,各添加一个合适的动词
孙权

吕蒙

鲁肃

(劝、就、赞)
3、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语气:①

)蒙辞
以军中多务。(心理:②
。)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语气:③

卿言多务,孰若孤?(语气:④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气:⑤
)”蒙乃始就学。(心理⑥:

(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
严厉中有关心,语重心长的告诫
我一个大将军,事情那么多,况且读书无用,可是又不能直接拒绝,找个理由推辞了。
反问句加陈述句,批评中带有宽容的语气
否定理由,责备中有爱护
陈述事实,语气平和。
大王说得在理,我应该努力读书
4、请在以下选项中选出合适的一句,作为吕蒙推辞时说的话。
①吾军务繁杂,无暇就学。②吾军务繁杂,岂能就学。③吾军务繁杂,恐无暇就学耳。
根据人物当时的身份和语气,应该选择第
四句,更加委婉和诚恳,不那么坚决,适
合臣子。
5、为什么孙权能够劝动吕蒙呢?
先说必要性(当涂掌事)后说可能性(见往事耳)再现身说法,否定推辞,直接点明好处(自以为大有所益)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精读课文之“鲁肃赞学”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四)精读课文之“鲁肃赞学”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和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与吕蒙主动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4、题目为“孙权劝学”,为什么要写后半段“鲁肃赞学”呢
通过鲁肃赞学,侧面展示吕蒙学识的进步。
?
孙权: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善劝)
吕蒙: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好学)
鲁肃:鸟随鸾凤飞腾远,
人伴贤良品德高。
(敬才、爱才)
(五)精读课文之“人物形象分析”
总结、归纳:
孙权:
关心下属、平易近人、谆谆善诱
吕蒙:
前:才疏学浅(吴下阿蒙)
后:好学、自信(刮目相待)

(六)成语解释
吴下阿蒙:意思泛指缺少学识才
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
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七)感悟启示
《资治通鉴》中,“鉴”的本义是镜子,司马光就是希望人们以历史为镜,审察得失
,如果以本文为镜子,你会有怎样的启示?(言之成理即可)
预设:要努力学习;要期待人的进步与变化;要注意劝说的技巧;要听取正确的建议;要爱才、敬才……
(八)课后作业
1、积累课下文常知识;
2、梳理文言文的“留、替、调、补、删”翻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