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探索乐园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探索乐园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12:2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教案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探索乐园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3、情感态度目标: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重点 会用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画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 课时数 1课时
板书设计
探索乐园
兴趣小组:40-18-12=10(名)
比赛:六(1)班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18+10-8=20(人)
助残:至少参加一天活动45+67-22=90(人)
只参加周日活动67-22=45(人)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学生人数问题。 1、教师口述问题:六(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女同学有18名。如何用图表示这两部分的关系?
2、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交流、讨论。
如果用集合图表示的方式学生说不出,教师可以介绍,说明这种图表示包含关系。即女生是全班同学的一部分,全班同学中包含女生。还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关系图进行说明。二、兴趣小组。
1、教师口述问题:六(1)班有18名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12名同

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交流、讨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18名占全班总人数的45%,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让学生感受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多只参加一个小组,下图中蓝色部分表示那部分同学? 2、讨论:每人最多只参加一个小组是什么意思?介绍
教材中的图。
3、提出:图中蓝色部分表示哪些同学?进而提出: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有多少名?鼓励学生自己解答。
三、比赛问题。
1、教师口述问题:在春季运动会上,六(1)班同学参加了两项比赛,有18人参加田径比赛,10人参加篮球比赛,其中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8人。六(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
四、助残问题。1、口述题:新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周末的“助残”活动,有45人参加周六活动,有67人参加周日的活动。其中,有22人同时参加这两天的活动。
2、让学生读题,看集合图,先口答图中A表示哪部分同学?B、C呢?再自己完成至少参加一天活动的有多少人?只参加周日活动的有多少人?

全班同学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说一说“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8人”是什么意思。
自己列式解答
让学生自主解答的基础上,交流得出计算方法。
利用集合图,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借助集合图这一载体来进行计算。
作 业 设 计
1、某社区老年俱乐部有39名老年朋友。喜欢下围棋的有15人,喜欢下象棋的有23人,其中即喜欢下围棋有喜欢下象棋的有9人。用下图表示俱乐部的老年朋友的爱好情况。 (1)A表示( )
(2)B表示( )
(3)C表示( )
(4)D表示( )
不喜欢这两种棋的有多少人?
2、一种淡蓝色涂料是用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按3:1混合配置的。
(1)现在有12千克白色涂料,需要几千克蓝色涂料才能配制成这种淡蓝色涂料?
(2)现在要用这种涂料粉刷一面长300米、高2米的临街墙壁。粉刷完这种墙壁需要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个多少千克?
教 学 反 思
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的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发挥了自己的潜能,真正的体验、感受了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联的,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会了用画图的方式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特殊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本课,落实了课程目标,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力争落实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调控作用;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获得集合的思想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这节课,我觉得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