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1.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某一初速度沿竖直t向上抛出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例 某人站在高楼的平台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不考虑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及回到抛出点所用的时间;
(2)石子抛出后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
【解析】 解法一:(1)上升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0=20 m/s,a1=-g,v=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v2-v=2ax,v=v0+at得
石子上升的最大高度H=== m=20 m
上升时间t1=== s=2 s
下落过程为自由落体运动,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v0′=0,a2=g,回到抛出点时,x1=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
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t2== s=2 s
t=t1+t2=4 s
所以最大高度H=20 m,从抛出点抛出到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4 s。
(2)到达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40 m,从最高点下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
t2′== s=2 s
t′=t1+t2′=(2+2) s
所以石子抛出后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所需的时间为(2+2) s。
解法二:(1)全过程分析,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v0=20 m/s,a=-g,到达最大高度时v=0,回到原抛出点时x1=0,落到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20 m,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最大高度H=== m=20 m
回到原抛出点时,x1=v0t1-gt,t1== s=4 s
(2)到达距抛出点下方20 m处时,x=v0t2-gt,代入数据得-20=20t2-×10t
解得
【答案】 (1)20 m,4 s (2)(2+2)s
1.某人估测一城墙高度,从城墙顶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听到石头落地,由此可知城墙高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10 m B.20 m
C.30 m D.40 m
2.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A.1<<2 B.2<<3
C.3<<4 D.4<<5
3.下图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为cm),为了根据照片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一定要记录的是( )
A.小球的直径
B.小球的质量
C.频闪光源的频率
D.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
4.某同学在竖直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块小石子从墙前某高度处自由落下,
拍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厚度为6.0 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2.0×10-2 s,则石子开始下落的位置距A位置的距离约为(g=10 m/s2)( )
A.0.45 m B.0.9 m
C.1.8 m D.3.6 m
5.一名攀岩运动员在登上陡峭的峰顶时不小心碰落了一块石块,8 s后他听到石块落到地面的声音。若考虑到声音传播所需的时间,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则山峰的实际高度值应最接近多少?(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1.如图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
B.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
C.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
2.小钢球从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求出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需测量( )
A.照片中AC的距离
B.照片中球的直径及AC的距离
C.小钢球的实际直径、照片中AC的距离
D.小钢球的实际直径、照片中球的直径及AC的距离
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 )
A.5s B.7s
C.9s D.3s
4.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 s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是( )
A.0 B.5 m
C.10 m D.1.25 m
5.一条悬链长7.2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链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 )
A.0.3 s B.0.54 s
C.0.7 s D.1.2 s
6.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可求得h等于( )
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
7.A、B两棒均长1 m,A棒悬挂于天花板上,B棒与A棒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并直立于地面,A棒的下端与B棒的上端之间相距20 m,如图所示。某时刻烧断悬挂A棒的绳子,同时将B棒以v0=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且g=10 m/s2,试求:
(1)A、B两棒出发后何时相遇?
(2)A、B两棒相遇后,交错而过需用多少时间?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课堂练习
1.B 2.C 3.C 4.C
5.【解析】若不考虑声音的传播所需的时间,则这个山峰的高度:h=gt2=×10×82 m=320 m,考虑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时间后,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小于8 s,因此山峰高度比上面算出的值小一些。根据上面算出的高度,作为估算,声音传播的时间可取约为t1== s≈0.9 s,因此山峰的实际高度估计约为:h′=gt′2=×10×(8-0.9)2 m≈252 m,最接近于250 m。
课后练习
1.D 2.D 3.A 4.A 5.B 6.A
7.【答案】(1)1 s (2)0.1 s
【解析】(1)以A为参考系,B以v0向上匀速运动,在相遇的过程中,B的位移为s,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得t== s=1 s。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以A为参考系,B的位移为2L,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得t== s=0.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