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5 19:5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四则运算
第1
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减法的意义,对加法、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重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意义。
难点:理解加法、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们解决问题。
口算卡、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00+700=     1500-800=
2000+499=
1259-1000=
2.笔算。
1945+367=
6831-5690=
4753+1908=
3406-2789=
说一说笔算加法时注意什么?笔算减法时注意什么?
3.导入。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有关加法和减法的规律性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加法的意义。
(1)教师出示教材例1的第(1)题,问: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学生自己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观察算式,说一说什么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
(4)小结。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的各部分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教师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
2.减法的意义。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然后回答:
(1)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引导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西宁—格尔木和格尔木—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拉萨的铁路长,用加法计算;第(2)(3)题已知西宁—拉萨的铁路全长和西宁—格尔木的铁路长或格尔木—拉萨的铁路长,反过来求格尔木—拉萨的铁路长或西宁—格尔木的铁路长,都用减法计算。老师板书出第(2)(3)题的减法算式。
1956-814=1142(千米)
1956-1142=814(千米)
(2)启发学生说出: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学生想: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教师指出减法算式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其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所求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4)让学生观察刚刚板书的两道减法算式,说一说:
哪一个数是被减数?
哪一个数是减数?
哪一个数是差?
(5)根据(1)(2)(3)题,你能说说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吗?
老师说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例如例1的第(1)题用加法计算,第(2)(3)题都用减法计算,第(2)(3)题与第(1)题比较,第(1)题的问题在第(2)(3)题中变成了已知条件,第(1)题中的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在第(2)(3)题中变成了问题。也就是说,减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与加法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减法中变成了已知的。所以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通常叫做“逆运算”。
3.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谁能说出加法各部分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什么?知道和与其中一个加数,如何求另一个加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中各部分间的最基本关系是什么?知道被减数和减数,怎样求差?知道被减数和差,怎样求减数?知道减数和差,怎样求被减数?
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进行归纳,整理出下面的关系式: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1)单独看这两道题,既可以根据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也可以用减法的意义说明。比如可以把3043-2468看作被减数-减数求差,也可以看成和-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2)本题要求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即把他们分别看作和、加数、加数,运用加法的意义来完成。
2.应用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解决问题。
说明应用这些关系,可以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1)加法的验算。
用减法验算应用了什么知识?
(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说明:用减法验算加法时,可以任选一个加数作减数来进行验算。
(2)减法的验算。
说一说怎么验算减法?
(教师指出:验算减法,可以应用减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算出的差和减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或者从被减数里减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都可以用来验算减法)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1)先让学生明确表中已列出的三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2)学生照样子填表格,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集体订正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外作业
完成教材及同步练习对应练习。
在下面的○里填上和另一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两边的计算结果相等。
12○6○2=12-6-2
2+8+3=2○8○3
【答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