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营养》章节测试4
一、单选题(总分:60分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
1.(本题5分)人在细嚼馒头时,会觉得口腔有甜味,是由于( )
A.牙齿咀嚼的缘故
B.舌头搅拌的缘故
C.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D.与以上三项无关
2.(本题5分)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很长,有5-7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
3.(本题5分)在紫菜,海带,虾等海产品中,均含有能预防“大脖子病”的无机盐是( )
A.含磷的无机盐
B.含碘的无机盐
C.含铁的无机盐
D.含锌的无机盐
4.(本题5分)学生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应该是( )
A.鱼、肉类
B.蔬菜、水果类
C.谷类
D.奶制品类
5.(本题5分)人体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最多的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水
6.(本题5分)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食道
B.胃
C.小肠
D.大肠
7.(本题5分)母亲节,某同学为妈妈设计了几份早餐食谱,其中最为合理的是( )
A.米饭 鸡蛋 肉松
B.鸡蛋 牛奶 青菜 苹果
C.馒头 鸡蛋 豆浆 青菜
D.方便面 蛋白质粉 复合维生素片
8.(本题5分)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多少?( )
A.30% 30% 40%
B.30% 40% 30%
C.40% 30% 30%
D.30% 35% 35%
9.(本题5分)能促进小肠吸收钙和磷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0.(本题5分)在食物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是( )
A.水、无机盐、维生素
B.无机盐、糖类、脂肪
C.糖类、蛋白质、脂肪
D.水、脂肪、维生素
11.(本题5分)刘伯明、翟志刚在乘坐“神舟七号”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前,应当携带的主要物品有( )
①咖啡 ②饮料 ③啤酒 ④氧气装置 ⑤水 ⑥保暖衣服 ⑦毛巾 ⑧营养食物.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⑦
D.④⑤⑥⑧
12.(本题5分)为了保证学生营养均衡,下列午餐食谱中:米饭、红焖肉、炒鸡蛋,需要添加的食物是( )
A.清炖排骨
B.炸牛排
C.盐水鸡
D.拌黄瓜
二、多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3.(本题5分)人体在饮食卫生方面应要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
A.合理膳食
B.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C.预防食物中毒
D.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14.(本题5分)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物质,直接为生命提供能量
B.长期不吃新鲜水果、蔬菜,易缺乏维生素C,从而导致坏血病
C.大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D.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15.(本题5分)人体缺乏维生素D会患( )
A.骨质疏松症
B.坏血病
C.贫血症
D.佝偻病
16.(本题5分)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
A.小肠很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C.小肠绒毛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且壁很薄
D.小肠的结构呈圆管状
17.(本题5分)胃肠的蠕动会有下列哪些作用( )
A.推动食物
B.贮藏养分
C.使食物变酸
D.使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
三、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8.(本题5分)淀粉酶不但能分解淀粉,还可以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____(判断对错)
19.(本题5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代表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消化道中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
____组成.
(2)物质B进入人体后,在血液中主要是依靠____细胞运输的.
(3)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____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有关.
(4)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形成尿液的器官 是____.
20.(本题5分)奶是哺乳动物的乳腺分泌的体液,营养素种类齐全,含量高,因此应多喝.____.(判断对错)
21.(本题5分)初中最后一个学期,妈妈某天给小明制定了以下食谱:
主食
米饭、馒头
副食
红烧鱼块、煎鸡蛋、红烧肉、豆腐汤
饮料
牛奶
(1)以上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
(2)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搭配,小明认为该食谱中还缺乏一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素。这种营养素是______。为此请你补充一种获得该营养素的食物:______。
22.(本题5分)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D实验过程中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 ______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消化下被分解成麦芽糖.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 ______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淀粉遇碘变 ______ .
(2)该实验是观察唾液淀粉酶对 ______ 的消化作用.
(3)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营养》章节测试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馒头在口腔中细嚼时,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被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细嚼馒头或饭粒感觉有甜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小肠约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这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C
3.【答案】:B;
【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海带、紫菜等海生藻类中含丰富的碘,因此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故选:B。
4.【答案】:C;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谷类中含淀粉等糖类丰富.鱼、肉、蛋、奶类和豆类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蔬菜和水果中含较多的维生素,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选:C
5.【答案】:D;
【解析】:解:水是人体中含有的最多的营养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是非常重要的营养成分.在物质运输、体温调节有重要的作用.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故选:C.
7.【答案】:C;
【解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豆浆含丰富的蛋白质,青菜、苹果含有维生素。综上所述,C的食谱作为早餐较合理。
故选C。
8.【答案】:B;
【解析】:解:要合理营养就要使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合理.
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
故选:B
9.【答案】:D;
【解析】: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因此,我们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D;
【解析】:
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因此飞向太空前必需携带足够的⑤水和⑧营养食物,以满足人体对水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必需时刻不停地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进入太空前必需携带④氧气装置;人是恒温动物,在极寒的太空环境中,没有保暖装置人会被冻伤,因此还要携带⑥保暖衣服.
故选:D
该题可从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维持和太空的环境方面考虑解答.
太空中的环境条件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因此人类进入太空必需携带能够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与设备.
12.【答案】:D;
【解析】:
解:食谱中的米饭主要成分是糖类,红焖肉、炒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
根据人体平衡膳食的要求,还需要提供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拌黄瓜主要提供维生素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
13.【答案】:ABCD;
【解析】:解:A、合理膳食也称为平衡膳食,是指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搭配合理,使人获得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该选项符合题意.
B、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该选项符合题意.
C、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有毒动植物中、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真菌中毒(如毒蘑菇、发霉变质的食物).食品安全是指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该选项符合题意.
D、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因此,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C、D.
14.【答案】:BD;
【解析】:解:A、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A错误;
B、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容易患坏血病,B正确;
C、大米中的营养物质是淀粉.C错误;
D、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大部分消化产物是由小肠吸收的,D正确.
故选:BD
15.【答案】:AD;
【解析】: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可知,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故选:AD.
16.【答案】:CD;
【解析】:解:A.小肠很长,约5~6米,有利于消化食物,故A正确;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故B正确;
C、小肠绒毛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且壁很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故C错误;
D.小肠的结构呈圆管状与消化无关,故D错误;
故选:CD
17.【答案】:AD;
【解析】:解:胃肠的蠕动会使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推动食物进入下一个消化器官.
故选A、D
18.【答案】:×;
【解析】:解:淀粉、脂肪、蛋白质等是大分子的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成氨基酸;而脂肪在小肠内先经胆汁的乳化分散为许多脂肪微粒,再在脂肪酶作用下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故答案为:×
19.【答案】:小肠;消化腺;红;胰岛素;肾脏;
【解析】:解:(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胆汁等.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淀粉、蛋白质、脂肪进行彻底消化,所以说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绝大部分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说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
(2)空气中的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通过扩散作用扩散到周围的血液,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被运送到组织细胞.
(3)人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的合成、转化和分解.正常人体吸收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其含量相对稳定,这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4)尿是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答案为:(1)小肠;消化腺; (2)红细胞(血红蛋白); (3)胰岛素
(4)肾脏.
20.【答案】:×;
【解析】:解:奶中含有的蛋白质比较丰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奶中其它营养的含量较少,所以,奶中营养素种类齐全,含量高,应多喝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答案】:米饭、馒头 ; 维生素 ; 素炒油菜 ;
【解析】:
(1)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主食米饭、馒头富含淀粉等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米饭、馒头富含糖类,红烧鱼块、煎鸡蛋、红烧肉、豆腐汤富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还缺乏维生素,可补充一道素炒油菜,来补充维生素。
故答案为:(1)米饭、馒头;
(2)维生素;素炒油菜。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22.【答案】:不变蓝;变蓝;蓝色;淀粉;唾液;
【解析】:
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浆糊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溶液呈碘液的颜色,即淡黄色;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
(2)实验过程中在含有唾液的2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不变蓝,在不含有唾液的1号试管加碘液后颜色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3)1号试管和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量是在实验步骤B中,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而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因此1号试管和2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故答案为:
(1)不变蓝;变蓝;蓝色
(2)淀粉
(3)唾液(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