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节 电容器与电容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第1节 电容器与电容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5 15: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第一节
A组·基础达标
1.(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和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在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
A.电阻R中没有电流
B.电容器的电容变大
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
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的电流
【答案】BD 【解析】在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两极板间电压U不变,由C=知d减小,电容C增大,由Q=UC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增加,电容器充电,电路中有充电电流,电流方向由b流向a,故B、D正确.
2.如图所示,电源A两端的电压恒为6 V,电源B两端的电压恒为8 V,当开关S从A扳到B时,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为1.2×10-5 C,则电容器的电容为(  )
A.2×10-5 F   B.1.5×10-6 F
C.6×10-4 F  D.8.6×10-7 F
【答案】D 【解析】当开关S接A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Q=CUA,当开关S扳到B时,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所带电荷量Q′=CUB,该过程中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ΔQ=Q+Q′=C(UA+UB)=1.2×10-5 C,解得电容C≈8.6×10-7 F,故D正确.
3.如图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其电容为C,所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静电力对试探电荷所做的功等于(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U=,E=,可得E=,所以从A到B,静电力做功W=qElsin 30°=,C正确.
4.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将其中一块金属板沿远离另一极板的方向平移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表示此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随两极板间距离d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于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则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E不随两极板间距离d的变化而变化,C正确,A、B、D错误.
5.图为一只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当动极板和定极板之间的距离d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C的变化就可知道两极板之间距离d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C与d之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C与两极板之间距离d成反比,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A正确.
6.如图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源两极间,电容器两极板间的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极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他条件不变,则(  )
A.电容器带电荷量不变
B.电源中将有电流从正极流出
C.尘埃仍静止
D.电流计中将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由b→a
【答案】C 【解析】若将两极板错开一些,则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上的带电荷量减少,电容器放电,电流从电容器的正极板流出,流向电源的正极,即电流方向为a→b;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场强没有发生变化,带电尘埃受到的电场力不变,尘埃仍静止.故C正确.
7.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 V,击穿电压为400 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增加的电荷量是3×10-5 C
B.当电容器带1 C的电荷量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 V
C.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 C
D.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
【答案】A 【解析】由ΔQ=CΔU=30×10-6×1 C=3×10-5 C知,A正确;当Q=1 C时,U== V=3.3×104 V,电容器被击穿,B错误;击穿电压为400 V表示电容器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400 V,最大电荷量Qm=CUm=30×10-6×400 C=1.2×10-2 C,C、D错误.
8.(多选)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现使B板带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指针张角变大
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若将A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
【答案】AB 【解析】电势差U变大(小),指针张角变大(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C=知,当d变大时,C变小,再由C=得U变大;当A板上移时,正对面积S变小,C也变小,U变大;当插入玻璃板时,C变大,U变小;当将A板拿走时,相当于使d变得更大, C更小,故U应更大.正确为A、B.
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A、B分别接在电压为60 V的恒定电源上,两板间距为3 cm,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6×10-8 C,A极板接地.求: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2)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3)图中距B板2 cm的D点的电势.
【答案】(1)1×10-9 F (2)2×103 V/m (3)-20 V
【解析】(1)C== F=1×10-9 F.
(2)E===2×103 V/m.
(3)φD=-Ed′=-2×103×(0.03-0.02) V=-20 V.
B组·能力提升
10.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
A.仍然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下运动
C.向左下方运动  D.向右下方运动
【答案】D 【解析】两极板平行时带电粒子处于平衡状态,则重力等于电场力,当下极板旋转时,板间距离增大,场强减小,电场力小于重力;由于电场线垂直于金属板表面,所以电荷处的电场线如图所示,所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偏向右下方,故粒子向右下方运动,D正确.
11.计算机键盘上的每一个按键下面都有一个电容传感器.电容的计算公式是C=ε,其中ε=9.0×10-12 F·m-1,S表示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d表示两金属片间的距离.当某一键被按下时,d发生改变,引起电容器的电容发生改变,从而给电子线路发出相应的信号.已知两金属片的正对面积为50 mm2,键未被按下时,两金属片间的距离为0.60 mm.只要电容变化达0.25 pF,电子线路就能发出相应的信号.那么为使按键得到反应,至少需要按下多大距离?
【答案】0.15 mm
【解析】由题中给出的电容计算公式C=ε及相关数据,解得键未按下时的电容C1=0.75 pF.由=得,=,又C2=1.00 pF,解得Δd=0.15 mm.
12.电子所带电荷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的.油滴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与电源连接,上、下板分别带正、负电荷.油滴从喷雾器喷出后,由于摩擦而带电,油滴进入上板中央小孔后落到匀强电场中,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油滴的运动情况.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d,忽略空气对油滴的浮力和阻力.
(1)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为U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1的油滴恰好做匀速运动,该油滴所带电荷量q为多少?
(2)若油滴进入电场时的速度可以忽略,当两金属板间的电势差为U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极板,求此油滴所带电荷量Q.
【答案】(1) (2)或
【解析】(1)油滴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静电力和重力平衡,可知油滴带负电荷,且=m1g,解得q=.
(2)油滴加速下落,若油滴带负电荷,电荷量为Q1,油滴受
静电力方向向上,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2g-Q1=m2a1,而d=a1t2,解得Q1=
若油滴带正电荷,电荷量为Q2,油滴受静电力方向向下,设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2g+Q2=m2a2,而d=a2t2,解得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