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素养达标
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越小
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越大
【解析】选B。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描述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则做功慢,功率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故B正确。
2.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如图所示,飞行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选C。由瞬时功率计算式P=Fvcos α可知,初状态P1=0,最低点P2=0,中间状态P>0。所以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3.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块B的左上端,用恒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的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功为W2,比较两次做功,应有 ( )
A.W1W2 D.无法比较
【解析】选A。 两次做功,力F相同,但第二次的位移大于第一次的位移,由功的定义式可知,W1【补偿训练】
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它们的质量也相等。在甲图用力F1拉物体,在乙图用力F2推物体,夹角均为α,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位移,设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3和W4,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W1=W2,W3=W4 B.W1C.W1>W2,W3>W4 D.W1W4
【解析】选B。 因匀速运动,故F1cos α=μ(mg-F1sin α),
F2cos α=μ(mg+F2sin α),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F14.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求在下落过程中:
(1)前5 s内重力对该物体做的功W。
(2)在第3 s末重力的功率P。
【解析】(1)物体在前5 s内的位移s=gt2=×10×25 m=125 m,
所以前5 s内的重力做的功W=mgh=10×10×125 J=12 500 J。
(2)3 s末的速度v=gt=10×3 m/s=30 m/s,
3 s末的功率P=mgv=10×10×30 W=3 000 W。
答案:(1)1.25×104 J (2)3×103W
【补偿训练】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1.0 s末将拉力撤去,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试求:(g取
10 m/s2)
(1)拉力F的大小。
(2)拉力F在第1 s内的平均功率。
【解析】(1)由v-t图像知,当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6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 α=ma=6 N,
当物体受拉力F的作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gsin α=ma′,
其中由题图知加速度
a′=12 m/s2,所以F=18 N。
(2)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第1 s内的位移
s=a′t2=6 m
所以拉力F在第1 s内的平均功率
== W=108 W。
答案:(1)18 N (2)108 W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