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第1课时)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15 22: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
第一课时
微博天地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中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1200?68平方千米。绿树成荫的环岛大堤,犹如一条绿色巨龙,盘伏在长江口上。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水洁风清,到处都有未经人工斧凿的天然风光,也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人文景观,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
并会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前预习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市、
省南部和
省北部地区。这里大部分地区地势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
2.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
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
游地区,濒临

。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
以联系广大的
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
上航运的中枢。得天独厚的
之利,为长江三角
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上海
江苏
浙江
低平
鱼米之乡
稻米
淡水鱼

黄海
东海
内陆
江海
课前预习
长江三角洲
上海
综合性
辐射带动
古典园林
西湖
4.目前,
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5.
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
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作用。
6.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
和杭州
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油菜田
水运发达,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
一、江海交汇之地
1、范围
___市、
___省南部和
___省北部。
上海
江苏
浙江
2、位置
湖口
黄海
东海
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江苏省
浙江省
3、地势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长三角地形有什么特点?
地势低平,河湖密集
为什么这里被成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季风气候,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本地区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4、气候
5、水运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城市
让学生找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活动: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淡水鱼
生产、生活用水
旅游景观
建筑用地

洪涝灾害
让学生总结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有利影响
(1)河流沿岸地势平坦,可为区域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地。
(2)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区域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
(3)河流为区域内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丰富水源。
(4)提供广阔的水域,利于发展淡水渔业。在落差大的河段,还能够利用廉价的水能资源。
让学生总结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不利影响
(1)河流水患会给区域造成损失。
(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从而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
(3)过度用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等。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认识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资料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议一议: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于战国时期,有效的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利:提供便利的水源
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大片农田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3)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
知识脉络
江海交汇之地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