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1电是什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6 11:1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14章 了解电路
一、电荷
摩擦起电现象:一些物体摩擦后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做一做
跟踪训练
1、经常使用的电扇扇叶上总是积灰的原因是:
2、电视机的荧光屏上容易落灰的原因是:
由于扇叶与空气摩擦带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想一想: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两种电荷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
  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一、两种电荷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观察与思考
将两个吹足气食物气球分别在干燥的皮肤上或用干布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逆向思维
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
相互吸引
1.可能异种电荷
2.可能只有一个带电
两个“轻小物体”
两个“带电体”
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
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 ) 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 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 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
D
3、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 )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 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
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D
三、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答: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带电量越多,张角越大。
1.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
核外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中性
带正电
带负电
不带电
带正电
2.原子结构
二、原子及其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
8
想一想:这个氧原子带电吗?
想一想:这个氧离子带电吗?
简介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的原因
⑴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能力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例: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能力_____
例:毛皮和橡胶棒摩擦,橡胶棒束缚电子能力_____
⑶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分别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5.摩擦起电的原因
⑸摩擦起电的条件:
①不同材料制作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
②两个物体必须是绝缘的(或与外界保持良好的绝缘)
⑷在物体间转移的是带负电的电子,质子或原子核不会转移
【玉林市】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电荷,互相____的缘故。
异种
吸引
跟踪训练
1.梳子吸引灰尘---带电体轻小物体
2.梳子吸引头发---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梳后头发蓬松---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小注意
9.电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⑴.中和时会产生电火花和发出响声
⑵雷电本质是中和现象
四、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静电的危害
油罐车后面拖一根链条可以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免除危险,防止静电带来的隐患。油桶也常用铁桶。
加油站
静电的应用
静电复印
静电除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静电感应
同种排斥,异种吸引
一带电的物体与一不带电的导体靠近时,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一端的现象。
实际上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但还没有接触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就会张开一定的角度,这是怎么回事呢?
请你想一想
1.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实质:电子的转移)。
2.接触带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3. 感应带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判断标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本课小结
1、电荷的基本性质。 2、电荷的种类:
3、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4、检验电荷的工具
5、摩擦起电的本质
6 、让物体带电的方法
7、电中和及静电利用和防止
认识电
检验电
带上电
探根源
重应用
课堂练习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D
1.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
2.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摩擦起电后,
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B
排斥
5.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
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
C.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
带负电
D . 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
D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