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学案含解析(5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学案含解析(5份打包)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6 14:48:23

文档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1.亚洲的民族独立:
(2)亚洲殖民体系崩溃: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2.非洲的民族独立:
(1)主要历程。
国家或地区
主要概况
埃及
①1952
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②1956
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阿尔及利亚
①1954
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殖民者进行武装斗争②戴高乐政府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③1962
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诸国也为国家独立而斗争
(2)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①1960
年,有17
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②到20
世纪60
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
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3.美洲的民族独立:
(1)古巴。
①摆脱美国控制:1959
年,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②建立社会主义国家:1961
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2)巴拿马:人民不断开展斗争,在1999
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4.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
—1991
年,全世界有90
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
1.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
2.现代化建设浪潮:
代表国家或地区
发展概况
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
20
世纪60—80
年代,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海湾产油国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
非洲国家
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20世纪90
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
拉丁美洲各国
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亚非拉国家:
地区
面临问题
调整及结果
亚洲
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拉丁美洲
各国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经过改革,20
世纪90
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非洲
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
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2.面临的共同问题:①②③(填写正确序号)
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②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③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易错点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的推动因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不断瓦解。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瓦解。
·【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
结合图片《曼德拉宣誓就任南非总统》和历史纵横,指出曼德拉在哪一方面作出了贡献。(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提示:在为争取黑人的权利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情境思考】
上图反映了近代亚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某一事件。
这是哪一事件?
(史料实证)
提示:1947年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将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自治领。
·【核心概念】
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他地区中的发展中国家,它们构成“第三世界”。这些国家数目多,现已有130多个,土地辽阔(约占世界陆地的60%),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的73%),拥有极为丰富的资源,是战略要地。“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经济上大多比较落后。尽管它们中大多数国家已宣告独立,但仍然受到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和军事威胁,面临着彻底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严峻任务。
·【易错点拨】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困境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根本出路。当今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公平、正义、合作与共赢的全球新秩序才是发展中国家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情境思考】
下图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漫画。
据图片分析这次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亚洲国家是如何应对的?(历史解释)
提示:原因: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应对: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迫使宗主国的殖民政策调整。
(2)战争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民族意识增强,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
(3)大战对殖民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殖民地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为民族民主运动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和组织条件。
(4)新老殖民主义者的矛盾与斗争为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6)联合国的非殖民地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2.特点:
(1)具有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广泛性。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2)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全部获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3)建立了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两类国家体系。
(4)大多数国家是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的。
(5)多数国家独立后,仍然与原宗主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联系。
(6)战后的民族独立运动具有互相支持、互相援助的特点。
【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
结合课本中《非洲独立进程示意图(截至1990年)》,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非洲的独立国家已达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84%,总人口的88%。非洲国家的纷纷独立说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美苏争霸进入紧张阶段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D.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
【解析】选D。20世纪60年代非洲原先为殖民地的国家纷纷独立,正是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表现,故D正确。
自从15世纪早期殖民主义者侵入非洲大陆以来,非洲就一直遭受着殖民奴役,成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的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成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国
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获取信息:美国的“印巴构想”
【情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南亚政策的重心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其有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那就是一要促成印巴和解,稳定南亚局势,从而稳固封锁共产主义链条中的南亚这一环;二是要尽可能使印度放弃中立,进入西方阵营。美国带着这个构想介入南亚,在经济、军事上对印巴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同时政治上基本站在巴的一边,积极调解印巴争端。但为了不影响与英国的关系,在涉及南亚事务时,美国总是视之为英国的传统区域,尽可能将英国或联合国推向前台。但事实表明,它远远低估了印巴间深刻的敌对情绪,任何于对方有利的举动必定被视为对己方的威胁,携手对付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只能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印度建国后坚持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强烈反对美对巴军事援助,认为这将把冷战带到印度自己的边界。为抵制美印在中印边界战争后的接近,巴基斯坦不断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事实上,美国的两个目标一个也没有实现。
——摘编自常利锋《第二次印巴战争对印巴美
三角关系的影响》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印巴构想”的影响,并简析美国“印巴构想”难以实现的原因。(学业质量水平3)
提示:影响:加剧了冷战,实质上是美国对外霸权主义的扩张;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不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巴关系的发展。
原因: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发展;印巴自身国家利益的冲突;印巴之间固有的矛盾;受到英国的制约。
2.论证观点: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业质量水平2)
提示: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树立的原则;各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影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1.它直接导致了野蛮的殖民主义制度的最终瓦解,清除了阻碍人类社会前进的绊脚石,是伟大的历史性进步。
2.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牵制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支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壮大。
3.亚非拉新独立国家普遍奉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霸权政策,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4.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相继走上世界政治舞台,为第三世界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并成为改变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重要因素。
主题二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
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初步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落后,但已有初步的发展。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最重要的经济任务是从原殖民统治者那里收回国家的经济主权,同时进行必要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为全面开展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实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及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努力发展经济,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世纪80年代——失去的十年
20世纪80年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徘徊于低谷的十年。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大为下降,经济上困难重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调整和深化改革阶段
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新技术革命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
◆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1.有利的外部环境:
(1)20世纪60-8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新加坡、韩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新加坡、韩国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3)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
2.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韩国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投资来源等政策;新加坡则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3.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与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
4.中华优良的文化传统:新加坡、韩国同属中华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
【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
在学习“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一目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印度等经济显著发展的事实说明(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优先发展出口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必须共同发展
D.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韩国、印度的经济发展都采取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措施。而依据本国国情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三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故D正确。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历史就是一部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转变的历史,新加坡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到石油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经济结构,形成了特色的新加坡经济增长奇迹,这都体现了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1.获取信息:新加坡崛起的原因
【情境】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成功可归功于三点:一,它采取干预和调控方式是间接而不是直接的。二,对国民相对公平的法律体制是新加坡经济模式的核心之一。三,新加坡政府廉洁高效世界公认。外资在新加坡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来自欧美日等地7
000多家跨国企业和科技伙伴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指出新加坡崛起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业质量水平2)
提示:政府主导和利用外资。
2.论证观点: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情境】1945年到1970年间,70多个新国家从帝国崩溃中诞生。1947年,英国承认它的印度次大陆殖民地独立。不过,独立最终导致两个对立国家的出现,即印度教的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在随后几十年,它们之间爆发了三次重大战争。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界,是由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而不是根据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划定的。对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些边界通常很不合理。1967年到1970年间,尼日利亚陷入内战。在许多前殖民地,帝国主义的强制性统治似乎被市场微妙的强制取代,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发现,它们自己在高度商业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挣扎(机会渺茫),因为主要的工业化国家似乎掌控一切。以往的殖民政府很少花心思平衡地发展殖民地经济,往往忽略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和医疗卫生。对许多新独立的国家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快速而均衡的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挑战。
——摘编自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说明战后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学业质量水平3)
提示:说明:地区冲突;国内政局动荡;边界争端;国家经济受制于工业化强国;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工业化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原因:帝国主义对殖民地长期掠夺;新兴独立国家自身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
A.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D.构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选B。尼赫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印度独立、毛泽东领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属于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纳赛尔领导埃及人民,实现了埃及独立,属于非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属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故B正确。
2.有这样一个经济繁荣地区,它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西方大国的必争之地。这一地区是(  )
A.巴拿马
B.海湾地区
C.阿富汗
D.巴尔干半岛
【解析】选B。结合所学可知,因为石油而经济繁荣的是海湾国家,所以答案是B。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国家;到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将200多家外国企业收归国有,掀起了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在当时(  )
A.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
B.推动了拉美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
C.迥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解析】选A。从材料可以看出拉美很多国家实行国有化运动,将大量的外国企业收归国有,这就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故A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并没有推动拉美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故B错误;材料中拉美国家的措施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有相似之处,故C错误;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不是以拉美国家实行国有化为标志的,故D错误。
4.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
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解析】选D。材料不涉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故A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故B错误;C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根据材料“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
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些现象,都进一步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故D正确。
【拓展延伸】“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又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如果把这一现象用图表示出来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发达国家通过这种交换手段可以赢得高额利润。
5.20世纪末亚洲爆发的金融危机,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
A.过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过分依赖外资和外贸
C.人口膨胀
D.资源贫乏
【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亚洲国家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因此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受到的冲击最大,故B正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未得到解决。
材料二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方案规定,各土邦可以自行决定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这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成为悬案,造成印巴两国独立后立即围绕克什米尔问题兵戎相见。
材料三 按照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
000千米。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讲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1)从材料看,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巴基斯坦为何最终分裂。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及其带来的危害。第(1)题可根据材料和英国对未来印度的担心来分析“分而治之”的政策;第(2)题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东、西巴基斯坦分裂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
答案:(1)英国的目的是对印度地区实行“分而治之”,制造分裂,防止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以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2)维系东、西巴基斯坦的基础并不牢固,虽然宗教信仰相同,但两地民族、文化迥异;且两地被印度隔断,相距2
000千米,联系不够紧密;内部分裂和外部干涉势力的破坏。
PAGE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背景:
(1)取得成就: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2)面临问题: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改革契机:斯大林逝世后,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人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2.赫鲁晓夫改革:
3.勃列日涅夫改革:
(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2)结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3)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4.戈尔巴乔夫改革:
(1)主要内容。
①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
(2)结果:经济改革成效甚微,政治改革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5.苏联解体:
(1)1990
年,立陶宛率先独立。随后,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仿。
(2)1991
年8
月19
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12
月26
日,
苏联解体。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社会主义建设:东欧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多采取苏联模式。
2.社会主义改革:
(1)原因。
①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2)南斯拉夫改革。
措施
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
影响
①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②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3)其他改革取得成效的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
3.东欧剧变:
(1)原因:①②③④(填写正确序号)
①各国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20世纪80年代,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③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④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
(2)概况。
类 型
主要代表
变化相对平稳
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
发生流血冲突
罗马尼亚
国家实现统一
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国家陷入解体
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过渡时期:
(1)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经济制度: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2)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3.改革开放新时期:
(1)背景。
①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中国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成就。
①到201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30%,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④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3)中共十九大召开。
①背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
②意义:激励着中国人民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易错点拨】
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仅仅是对苏联模式的局部调整,是在苏联模式框架下的“小修小补”。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图解识记】
·【情境思考】
下图是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照片。
苏共二十大对苏联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解释)
提示: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全盘否定斯大林,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核心概念】
东欧剧变
(1)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前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2)东欧剧变是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
·【易错点拨】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情境思考】
1992年,邓小平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材料中“某种暂时复辟”指的是什么?(家国情怀)
提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易错点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情境思考】
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从中国对内视角来看,怎样理解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历史解释)
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从中国对内的视角来看,如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伟大决策,中国开始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认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同点
历史背景
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严重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经济严重困难,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指导思想
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
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
具体内容
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
重点在工业,且是重工业领域
涉及政治领域,重点在经济体制
历史结果
改革造成了苏联的混乱
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
相同点
①背景:都面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等问题;②都对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③都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等;④改革均以失败告终,但都冲击了苏联模式
【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
在学习“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一目时,“改革把斯大林的‘神像’扳倒了,但在苏联体制和基本政策的改革上,并没有什么成就可言”。下列改革中符合上述评价的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新经济政策
【解析】选C。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取得一些成效,但从总体上讲,是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符合材料评价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故本题答案为C。
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苏联模式发起的一次全面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对其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叛逆者;是苏联模式的修补者,而不是抛弃苏联模式的革新者。
1.获取信息:南斯拉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情境】
史料一 1949年12月,南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国营企业成立工人委员会的指示,推广工人自治。起初在215个企业中建立自治机构,后来扩展到800多个企业。
史料二 1952年11月,南共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主要讨论了自治条件下党的任务和作用问题。大会认为,工人自治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大意义。大会决定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认为党不应该直接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发号施令。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一、二,归纳南斯拉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斯拉夫的改革。(学业质量水平1)
提示:内容:经济上,在企业中实行工人自治;政治上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
评价: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但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
2.论证观点:赫鲁晓夫改革的进步与反动
【情境】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发现问题: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墓碑体现“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的原因。(学业质量水平2)
提示:进步的因素: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反动的因素: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他一味否定斯大林,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3)外部因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
(2)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3)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同意用奖金、利润等手段刺激工业生产的建议,可惜他没来得及做就下台了。这表明苏联政府曾试图(  )
A.废除对企业指令性计划
B.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生产
C.放弃中央对企业的控制
D.加强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解析】选B。赫鲁晓夫“同意用奖金、利润等手段刺激工业生产”说明他开始考虑用经济方法来管理生产,以调动工人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故B正确。
2.1964年苏联政府作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
A.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
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
D.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苏联政府在试图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来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故D正确。
3.下图所示的是某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这一期周刊最有可能出版于(  )
A.1949年
B.1955年
C.1985年
D.1991年
【解析】选D。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在1985—1991年,故A、B错误;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才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不符合题干要求,故C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与题干中的“他现在已经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了”相符,故D正确。
【补偿训练】
  从内容上看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最大不同是(  )
A.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
C.注意经济方法在改革中的应用
D.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解析】选D。题干要求从“内容”入手,A错误;B错在“同时”;经济方法在这些改革中都有体现,C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这是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所没有的,故D正确。
4.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解析】选C。材料的观点站在民族统一的角度认识了东欧剧变: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以此为据,得到的观点是“不能一概否定”,说明材料观点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故选C。
【拓展延伸】东欧剧变的原因
(1)长期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照搬苏联模式,严重阻碍本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2)执政党长期脱离人民群众,缺乏民主和法制,伤害了人民的情感。
(3)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东欧剧变起了推动作用。
5.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C.所有制形式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解析】选B。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票的废除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材料二 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迫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与它保持一致……在经济上,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
材料三 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采取种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扰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同时,诱惑并迫使苏联领导人改变内外政策,从而改变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否表明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什么?
(2)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被称作什么战略?
(3)综合上述材料,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我们应吸取什么教训?
【解析】第(1)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不能表明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因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受到影响,但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必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第(2)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被称作“和平演变”战略。第(3)题,依据所学知识从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等方面解答。
答案:(1)不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运动虽然受到影响,但在吸取经验教训后必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和平演变”战略。
(3)建设社会主义切忌照搬一种模式,而应结合本国的具体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PAGE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新课程标准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1.背景:
(1)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
(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发展。
3.主要措施:
(1)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4.结果: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5.调整:
(1)原因:20
世纪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6.国际协调机制:
(1)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
(2)发挥大国作用:通过大国相对平等的协商,采取市场干预行动,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1.原因: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2.主要内容:①②③④(请填正确序号)
①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
②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
③各种新材料的出现
④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⑤化学、化工行业出现
3.意义: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1.原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2.新变化:
(1)就业结构变化: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2)“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他们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
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2)评价。
(3)调整:20世纪80
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的兴起:
(1)原因: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2)主要表现。
主要代表
原 因
结 果
黑人民权运动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
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运动
①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③为争取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其他运动
①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②美国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
3.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局限性:
(1)实质: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表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图解识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情境思考】
下图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某一经济政策。
思考:图片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一经济政策?(历史解释)
提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干预)。
·【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
结合教材图片《个人计算机》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发明的意义。
提示:使工作条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核心概念】
服务业
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将服务业视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部门。
·【易错点拨】
1.“福利国家”的建立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生存和稳定的重要基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运动形成了人民民主斗争的高潮,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
2.“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西方资本主义的性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承,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因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图文探究】(教材二次开发)
结合教材图片《马丁·路德·金在演讲》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演讲的意义。
提示:进一步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2)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
(3)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4)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改革精神。
  2.主要体现:
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生产关系的调整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
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阶级关系的变化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中间阶层”大量增多
劳资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实质: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特别提醒】
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引发的深刻变化,又要看到这些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表现及作用
1.主要表现:
(1)国营企业的发展。
(2)国家财政收支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升高。
(3)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进行干预和调节。
(4)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
2.作用:
(1)积极方面:①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到缓解,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轻经济危机的危害,促进生产的发展。
(2)消极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会使矛盾进一步加剧。
【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
在学习“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一目时,1970—1979
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美国经济结构发生这一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
B.国家政策的调整
C.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D.世界霸权的确立
【解析】选A。从材料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第三产业的比重急剧上升,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开展,这是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生产力发展改变经济结构,故A正确。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1.获取信息: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情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农业
1950
12.2%
23.2%
1990
2.8%
5.1%
工业
1950
34.7%
42.2%
1990
25.8%
40.5%
服务业
1950
48.9%
32.4%
1990
71.4%
54.4%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学业质量水平1)
提示:趋势:农业、工业就业人口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加。)
原因:科学技术新发展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崛起;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论证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情境】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发现问题:据史料概括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核心观点,并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说明诺贝尔奖评委会为什么在1976年授予弗里德曼经济学奖。(学业质量水平3)
提示:观点: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自由度。
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在解决危机方面,宏观调控的效力大减。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利弊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1.积极性:
(1)“福利国家”制度实质上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
  (2)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
(3)展示了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2.局限性:
(1)“福利国家”制度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
(2)成为国家的沉重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
A.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B.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得到认同
C.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D.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来干预经济发展,故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2.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2
300万下降到了1
500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  )
A.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
C.农业经济明显衰退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
【解析】选A。就业人口从第一、第二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故答案为A。材料反映的是劳动力的转移,而不是失业人口增加,排除B;农业人口转移不能说明农业经济衰退,排除C;D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补偿训练】
  由于体力劳动者减少,20世纪初为数尚少的所谓的“白领阶层”在扩大,传统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逐渐转向“两头小,中间大”的枣核形结构,“中间阶层”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发展    B.启蒙运动
C.社会改革
D.习俗革新
【解析】选A。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脑力劳动者不断增加,“白领阶层”扩大,日益成为社会的主体,故A符合题意;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时间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科技革命促成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改革和习俗革新,可见C、D颠倒因果关系,故C、D不符合题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  )
A.刺激社会消费
B.改善劳资关系
C.缓和社会矛盾
D.重塑政府形象
【解析】选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故选C。
【拓展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与形成原因
(1)特点:
①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社会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②福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
③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2)形成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措施缓和矛盾,但没有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根源,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主要表现有(  )
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②妇女运动
③美国学生反越战运动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在印度的反英运动,④排除,正确选项为D。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等投入大量资金,如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
1950—1973年
1973—1978年
日本
14.1%
1.1%
西德
7.6%
0.9%
法国
6.1%
1.3%
美国
4.3%
2.5%
——以上材料摘编自《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策略。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50—1973年和1973—1978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解析】第(1)题材料一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发展经济所采取的策略。抓关键信息:“投入大量资金”“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第(2)题材料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注意数字的变化,显然1950—1973年各国经济增长率高,1973—1978年各国经济增长率明显下降。
答案:(1)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
(2)特点: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出现了“黄金时期”;1973-1978年,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备选习题】
  联邦德国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变化(1993年为重新统一前的联邦德国各州数据)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0年
5.6%
53.5%
40.9%
1975年
2.9%
47.7%
49.4%
1980年
2.2%
44.8%
53%
1993年
1.1%
36.4%
62.5%
促进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B.“福利国家”制度的实施
C.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
D.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解析】选C。结合所学,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上升,故C符合题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强调国家全面干预经济,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滞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不符合题意;“福利国家”制度基于人道主义考虑,采取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减少国家福利政策,故B不符合题意;知识经济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PAGE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新课程标准
1.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2.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
(1)含义:是指20
世纪40
年代中后期至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两极格局:
(1)主要表现。
领域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经济
实施马歇尔计划,巩固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了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军事
1949
年4
月,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1955
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地缘政治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正式形成: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认识:①②③(填写正确序号)
①两极格局是不对称、不完全的
②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③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的发展:
(1)时间: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
(2)特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3)表现:发生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力量的成长: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经济的“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的发展
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的兴起
①万隆会议:1955
年,29
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举行了万隆会议,由此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②不结盟运动:万隆会议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3.影响: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1.美苏关系:
时期
特征
苏联
美国
20世纪70年代
日趋紧张
1979年,入侵阿富汗
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大搞军备竞赛,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1985年以后
走向缓和
①对话: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1987
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1991
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战略收缩: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苏联与中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2.两极格局的瓦解:
(1)原因。
①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攻势。
②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标志:苏联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核心概念】
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1)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2)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解识记】
1.美苏冷战
2.冷战的影响
·【易错点拨】
不结盟运动并不是不跟任何国家结盟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
·【情境思考】
上图是关于日本的漫画(【注】UN是联合国英文United
Nations的缩写。)漫画反映了日本的什么要求?(历史解释)
提示: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图解识记】
苏联解体的原因
·【易错点拨】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了世界和平。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冷战与两极格局
◆比较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1.不同点: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直接原因
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
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
内容
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
经济援助计划
形式
公开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苏
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
影响
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美苏全面“冷战”的开始
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2.相同点:
(1)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
(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
在学习“冷战与两极格局”一目时,“它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为美国在经济上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解析】选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分别是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所以C正确。
1.获取信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情境】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发现问题:史料反映战后美国的什么战略意图?为此提出了什么政策?其实质是什么?(学业质量水平1)
提示:反映了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为此提出了以杜鲁门主义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实质是公开干预别国内政,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谋求世界霸权。
2.论证观点:学术界对美苏冷战的评价
【情境】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学业质量水平2)
提示: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它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指出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1.积极性:
(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2)为了在两极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双方都注意发展经济,注意进行内部的改革和调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为了发展自身的经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美苏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不结盟运动兴起并得到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2.消极性:
(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2)两强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主题二 多极力量的成长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角度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2.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
4.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5.美国和苏联受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落。
6.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相对衰落,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并深入发展。
◆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西欧各国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相近,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具有认同感。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贸易往来密切,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欧洲联合成为一种需要。
(3)欧洲处于两极格局下,面临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4)法德逐渐实现和解,为欧洲走向联合创造了条件。
2.特点:
(1)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
(2)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3)合作范围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
(4)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
3.影响:
(1)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和平发展。
(2)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4)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
【新教材命题】(教材二次开发)
结合教材图片《第16届不结盟运动峰会的徽标》,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朝核六方会谈
【解析】选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上提出了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说明第三世界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其活动的意义是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发展。
1.获取信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策略和原因
【情境】1983年1月,中曾根康弘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问题……在财源分配上腾出力量,加强对外援助……确立日本在国际事务中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大国地位。
——丹尼斯·雅斯托莫《战略援助与日本外交》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指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能采取该手段的主要原因。(学业质量水平2)
提示:策略:以对外经济援助作为外交手段。
原因: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或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论证观点:苏联解体引发国际格局动荡
【情境】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发现问题: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是个灾难”。(学业质量水平4)
提示:西欧国家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和新冲突,削弱美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核扩散问题等。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1947年2月,英国外交部就希腊、土耳其发生的危机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能够承担起援助的责任以避免这两国落入非英美势力的控制之中。于是,美国总统在国会发表了重要演讲,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这指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选A。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重要演讲,后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故选A。
2.下图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包括(  )
A.英国
B.法国
C.联邦德国
D.苏联
【解析】选D。马歇尔计划试图通过援助西欧各国,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此抗衡苏联,因此“小鱼”不包括苏联,故D正确。
【补偿训练】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条文出自
(  )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联合国宪章》
【解析】选A。从“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可知,这是一个由欧洲与北美国家参与的军事同盟,只有A符合这一特点。
3.日本外务省次官栗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  )
A.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
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D.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日本认为“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实质是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D符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已经呈现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A排除。日本的目的并不是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B排除。日本愿意承担国际责任以提高政治地位,C排除。
4.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们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
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选B。从题干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错误;从材料“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不结盟运动希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B正确;C表述的不是题干主旨,故C错误,D也与题干要求完善世界经济体系不符,故D错误。
5.下图显示的是1991年12月25日晚,一面红色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一面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一事件标志着(  )
A.十月革命胜利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德国统一
【解析】选C。由材料“克里姆林宫”可以排除B、D;题目中通过国旗的变化表明社会制度的变化,联系题目中的时间,可知这指的是苏联解体,故C正确;A为1917年。
【拓展延伸】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
(1)直接原因: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瓦解。
(2)根本原因:两极格局的基础并不稳固,两极格局的力量对比并不均衡,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对苏联来说,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对美国来说,巩固了其世界霸主地位;对世界来说,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持久和平和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
【解析】第(1)题根据冷战的含义及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回答。第(2)题结合冷战的表现进行分析。
答案:(1)“新的极权主义”: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开始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目标:谋取世界霸权。
(2)美国措施: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苏联的措施:组建经互会、华约。结果:两极格局形成。
PAGE第八单元
单元提升课
主题归纳·能力提升
1.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冷战与两极格局:20
世纪40
年代中后期至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美苏以冷战为主要方式进行了全面对抗。
(2)多极力量的成长: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日本经济的“起飞”,中国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3)两极格局的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也随之结束。两极格局中出现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4)“福利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20世纪80
年代,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运动: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加剧,出现了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
3.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先后经历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苏联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走向解体。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东欧国家采取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但很快出现问题,其改革成效也不明显,最终社会主义制度发生剧变。
(3)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4.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1945
年至1991
年,全世界有90
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发展迅速,海湾产油国出现“石油繁荣”,非洲国家的经济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3)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亚非拉地区滋生各种问题,再加上国际经济旧秩序和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极大挑战。
  专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1.(史料实证——选取史料验证历史真伪)1970年2月,尼克松向国会发表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公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美国的处境就像“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下列符合美国此时处境的是(  )
A.苏联开始与美国争霸
B.西欧与日本经济崛起
C.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D.丧失政治大国各项优势
【解析】选B。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欧共体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与材料中“公开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号施令的时期‘已经结束’”相符,故选B;苏联开始与美国争霸早于材料中“1970年”,排除A;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是20世纪50年代,排除C;丧失政治大国各项优势与史实不符,排除D。
2.(历史解释——在正确方法论的指导下,对系列史事作出解释)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反映了(  )
A.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由两极格局转为多极格局 
D.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形成
【解析】选B。B表述符合题目中“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故选B;A表述不符合题目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排除A;C表述中应为多极化趋势,并非成型的世界格局,排除C;D错误,此时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并未形成,排除D。
  专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1.第一次经济政策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在这次经济政策调整中,各国政府职能得到扩张,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较广、力度较大。主要措施有:加大国有化程度;扩大就业;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政府直接参与并主导国民收入再分配等。
2.第二次经济政策调整——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措施有:紧缩货币,削减国家的直接社会福利支出,推行社会福利计划多元化、私人化和市场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推行以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人民资本主义”;实行有利于富人和企业的税制改革,刺激投资等。
3.第三次经济政策调整: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通过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向全球传导,最终演化为对国际金融稳定、世界经济增长造成极大冲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措施有:高频率大幅度降低利率,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给商业银行提供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刺激信贷消费,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政府投资支出,大规模减免税费,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进行消费补助,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救助传统制造业,培育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千方百计地保护国内市场。
 (史料实证——选取史料验证历史真伪)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
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
【解析】选A。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迎来了黄金时期,主要原因在于推行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正确。
学科素养·技法支招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经济指标占同期世界总量的比率。此表反映出(  )
美国
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
国民生产总值
36.3%
15.5%
工业生产
48.7%
24.7%
出口
22%
18.6%
黄金储备
49.6%
11.5%
A.美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欧洲一体化制约了各自经济增长的速度
C.日本借助马歇尔计划援助经济获得发展
D.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格局初步形成
·明立意 以20世纪50年代的数据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抓关键 战后,在凯恩斯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速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出口”等领域遥遥领先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时代”,故A正确
·排干扰
选项
分析
B
欧洲一体化加强了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自经济的增长
C
马歇尔计划主要援助的对象是西欧
D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格局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间不符
1.下表是苏联在两个时期农业生产的年平均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格数据说明(  )
粮食
肉类
奶类
1951—1955年间
3
850
570
3
790
1961—1965年间
13
030
930
6
470
A.克服了农业集体化的弊端
B.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C.重视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
D.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解析】选B。1951年至1965年,正是战后经济恢复和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他进行了农业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B;依据所学,赫鲁晓夫改革仍未突破传统的苏联体制框架,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增产,而非强调农业的地位,排除C;依据所学,赫鲁晓夫改革使农民生活水平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并非普遍提高,排除D。
2.下图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经济全球一体化
【解析】选A。图中数据表明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非常低,拥有较少人口的发达国家占有绝大部分国内生产总值,结合所学可知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故A正确。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