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沪教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5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沪教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07:39:32

文档简介

课题: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1
一、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估算,怎样进行估算。
能够准确找出某个数最邻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会计算整十或整百数的加、减法,正确给出估算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估算,学会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
2、能够正确找出某个数的临近整十数、整百数。
二、目标制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恰好是估算的途径,把这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整合在一起可以相得益彰。估算是一种实用技能,在实际需要时可以预算收入与支出,很有实际意义。
学生分析:
关于一个数邻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在第二单元已有铺垫,在本单元中,在了解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估算,怎样估算后就可以利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计算,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基础,估计难度不大。至于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面对面辅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导入
对应目标2
1、找出下列数的相邻整十数和整百数:
110、358、455、673、901、209
找出上述数最邻近的整十数和整百数
计算:200+300=
800-200=
80+50=
130+60=
440-40=
800+40=
270-70=
900-10=
你会怎样算怎样想?
写在练习本上,后交流
先独立计算
同桌交流想法
集体交流
语言表达:多少个十(百)加(减)多少个十(百)是多少个十(百)就是多少。
为新课作铺垫
学习以十、百为计算单位的算理
二、核心过程推进
对应目标1、3
(一)
什么是“估算”
1、小胖手里有一些钱,买3元一支的圆珠笔大概能买30多支,猜一猜,小胖手里大约有多少钱?
据学生回答板书:3×30=90
二(1)班的一个小朋友要过生日,家长准备给每个小朋友和任课老师各发一个小蛋糕来庆祝,问这个家长大约要买多少个小蛋糕?
据学生回答板书:40+10=50
莘松小学要进一批桌子和椅子,桌子、椅子都要一人一套,全校学生不到800人,但要有剩余以备用,请你帮总务主任算一算大约需要进多少套桌子和椅子比较合适?
板书:800-400=400
问:读了上述例子,你对“估算”是怎样理解的?
板书:用邻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计算
你知道为什么要估算吗?
你能从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吗?
怎样估算
121+180≈300
约等号
估算:120+180=300
计算:121+180=301
837-168≈670
估算:840-170=670
计算:837-168=669
独立思考
同桌交流
后汇报
同桌互相举例交流,再集体汇报
知道“大约”的含义
不是真实的数值,是大概的多少、
是粗略的算
可以提前打算、预算
学生举例预设:
春秋游租车要估算、学校食堂需要准备多少学生用餐的盘子等
独立完成书38页
每人选3题,集体交流
39页任选3题写在书上,同桌交流
通过具体事例,感知什么是“估算”,了解估算的意义。
重在知道怎样“估算”最接近
真实值
三、运用阶段
对应目标3
巩固练习:
课本第38页“练一练”
课本第39页“练一练”
独立完成38、39页剩余的题目,组内交流
深入理解估算的方法
四、拓展阶段
对应目标
课本39页第②题
格式398+103≈500(个)
估算:400+100=500
板书设计:估算
3×30=90
40+10=50
800-400=400
用邻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计算

)个十加(
)个十是(
)个十就是(
)。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就是(
)。

)个十减(
)个十是(
)个十就是(
)。

)个百加(
)个百是(
)个百就是(
)。
教学反思:
学生对估算的方法掌握较好,因为估算的结果只是近似值,所以估算的结果不唯一,可以用去尾法估算,还可以用进一法估算,还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得估算值与计算值相近。但对估算与计算的意义区分不够,有时明明计算与估算的结果相差很大,但都没有感觉,不会有意识知道是计算有问题,不会利用估算检验计算的准确性。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什么时候需要估算,什么时候需要计算搞不清楚,只是估算时有一些提示“大约”、“估计”等词出现时知道用估算,这在订正时需要当面交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用计算而不用估算,并深入了解估算的意义。
课题: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
日期:4-10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什么是估算,怎样进行估算。
能够准确找出某个数最邻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会计算整十或整百数的加、减法,正确给出估算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估算,学会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
2、能够正确找出某个数的临近整十数、整百数。
二、目标制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恰好是估算的途径,把这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整合在一起可以相得益彰。估算是一种实用技能,在实际需要时可以预算收入与支出,很有实际意义。
学生分析:
关于一个数邻近的整十数、整百数在第二单元已有铺垫,在本单元中,在了解什么是估算,为什么要估算,怎样估算后就可以利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计算,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基础,估计难度不大。至于个别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面对面辅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关注点
一、导入
对应目标2
找出下列数最邻近的整十数和整百数
201、139、224、578、199
计算:237+99=
135+98=
怎么可以快速了解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知道用最邻近的整十数估算结果可以接近真实值
估算可以快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核心过程推进
对应目标1、3
强调估算的格式:
73+356≈430
估算:70+360=430
计算:73+356=431
强调原算式用约等号,要填写估算值,而不是计算得数
用估算解决问题:
1、二年级(1)班折了462只纸鹤,二(2)班折了229只纸鹤,估一估两个班共折纸鹤大约多少只?
汇报交流
讨论:哪种估算结果更接近真实的数值,为什么?
结论:用最邻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进行估算。
2、二年级(2)班折了482只纸鹤,二(3)班折了317只纸鹤,估一估两个班折纸鹤大约相差多少只?
先估算,后计算
独立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

470+230=700
②460+220=680

460+230=690
计算:462+229=691(只)
预设:

480-320=160
②480+300=180

500-300=200
计算:
482-317=165(只)
个别人对估算与计算同时出现时,约等号后面应该填什么搞不清楚
鼓励学生利用整十数加减法的迁移,尝试解决整百数加减法及整百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三、运用阶段
对应目标3
第一小组拾了462个贝壳,第二小组拾了347个贝壳,两个小组共拾贝壳大约多少个?两个小组拾贝壳数大约相差多少个?
格式398+103≈500(个)
估算:400+100=500
深入理解估算的方法
板书设计:
估算
73+356≈430
482-317≈160(只
估算:70+360=430
估算:480-320=160(只)
计算:73+356=431
答:两个班折纸鹤大约相差160只。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第38、39页
【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生活背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借助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通过对比估算与精确计算,加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会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通过学习估算的方法,逐步形成估算意识,发展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用整十数、整百数对三位数加减法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不同估算的方法及意义。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二年级第二学期代数内容中的一节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里学生将进行估算。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估算内容,所以我们利用找相邻整十数整百数的方法进行最简单的估算。但目的还是要回归到精确计算,计算是重要的基础。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练一练,找一找这些数相邻的整十数。
师:你们这种题目做的都很棒,那张老师再来考考你们,我想找到最接近的整十数你们知道是哪个吗?(学生回答)
师:我们再来看这些数,请听题,找一找这些数相邻的整百数。
师:那么和他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是哪个呢?
设计意图:学会找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解决本节课估算所要用到的方法,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出示题目:二年级(1)班折了462只纸鹤,二年级(2)班折了229只纸鹤,两个班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1)读题
过渡语:看来这类题型你们掌握的非常棒,那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道应用题。
(2)列式
师:谁来列式。(板书:462+229=)
(3)改题
师:现在张老师来吧这道题改一改,小朋友们再来读一遍,看看哪里不一样了?(PPT出现红色的“大约”)
生:“一共”变成了“大约”。
师:大约,如果是“大约”的话,老师不要不求出准确的答案??
生:不用。
(4)揭示课题
师:对!其实“大约”就是在运算过程中我们只要求出一个大概(语气强调)的答案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一个非常精确的答案,我们把这种算法叫做“估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之间的对比,找到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何时我们要用到估算。
估算方法
(1)同桌讨论
师:那黑板上这道题我们怎么来估算呢?同桌两人来讨论讨论。
(2)交流反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生:(板书算式)
460+230=690。引导学生说:“我把462估成了460,把229估成了230,460+230=690”。
460+220=480。引导学生说:“我把462估成了460,把229估成了220,460+220=680”。
470+230=700。引导学生说:“我把462估成了470,把229估成了230,470+230=700”。
师:为什么同样一道题我们估算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
总结:因为有的把462估成了460和470,有的把229估成了230和220,估算的方法不同,所以估的结果也不同。
师:那么这题究竟等于多少呢?跟张老师来算一算!(691)
师:我们来和上面三个估算比一比,哪一个和691最接近呢?
生:460+230=690
师:为什么?我看谁能找到其中的秘密。
生:因为462最接近的整十数是460,229最接近的整十数是230。
小结:虽然估算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用最接近的整十数去估就会得到与精确答案最接近的结果。
设计意图:点明估算的方法并且体会用最接近的整十数去估算的好处。为后面的练习做示例。
练一练
371+147=
404+512=
过渡语:你们学的真快,接下来我们就来做几道估算的题目。
师: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大致的估计出计算的结果,像371+147我们估计(算)的结果是520,所以这题的精确答案一定是在520左右,如果你算出来的答案离520很远,那么有可能就是错了,这时我们就要赶紧检查了。现在让我们来算一算它的精确答案,看看518是不是离520已经很近了。
设计意图:初步体会估算是为了计算做服务的,知道估算的作用。
三位数减法的估算
出示题目:二年级(3)班折了481只纸鹤,二年级(4)班折了317只纸鹤,两个班折的纸鹤大约相差多少?
过渡语: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加法的估算,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题。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师:求相差用?(减法)谁来列式。
生:(板书:481-317=)
2、估算方法
师:我们发现这道题目里面又有大约两个字了,说明这题要我们……(估算)谁会学着加法的样子,估一估这题?)(板书学生的估算算式。480-320=160、480-300=160、……)
师:那么现在大家来算一算481-317最后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
生:164。
师:我们来跟上面得到的三个答案比一比,哪一个跟他最接近呢?
生:480-300=160。
师:为什么这种方法估算的答案跟精确答案最接近呢?
生:因为它取得都是最接近的相邻整十数。
小胖:500-300=200
师:小胖这样估算你们觉得可以吗?
师:小胖这样估算是可以的。你们看,他是用相邻的什么(整百数)来估的。
看来我们估算的时候既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来估,也可以用相邻的整百数来估。像小胖这样用相邻整百数估算你们觉得有什么优势吗?有什么劣势么?
总结:的确,用相邻整百数提高了计算的速度,但是离精确计算的结果会相差较远。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当然小朋友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方法。
3、练一练
983-296=
837-168=
三、估算的实际应用
1、商店买东西问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现在跟老师一起来商店里面看一看,这里有自行车,微波炉,电饭煲,电话机等等,张老师想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要多少钱呢?谁来把算式列一下。
生:189+103=
师:看到“大约”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道?估算的题目!所以现在谁来估一估?
生:190+100=290(元)
师:原来你是把189估成了190,把103估成了100,所以按照你这样的估算,大约需要多少钱?
师:回答的非常好。那我们来算一算买一辆自行车和电风扇到底需要多少钱?
生:292元。
师:那么老师如果带着刚刚估算的290元去买,能买到刚才的2样东西吗?
生:不能,因为钱不够。
师:所以我们在估算钱的时候,需要往较大的相邻整十数去估。钱多了没关系,但是少了就不够买了。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题,(小胖带了800元去买微波炉和电饭煲,他的钱够吗?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生:500+290=790
师:为什么这里的285要用290而不是280呢?
生:(。。。。。)
师:当我们在估算钱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一般需要去较大的相邻整十数去代替,因为钱多了没关系,但是少了就不够买了。
师:所以最后小胖的钱够吗?够!
四、课堂总结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生: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师:当我们在进行估算的时候,用最接近的相邻整十数或者整百数来代替(估),这样估算的答案最接近精确答案。
机动: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我们再来看这题,我们一起来把题目读一遍。(出示题目:学校安排一,二年级的学生去电影院看电影。一年级去了395名学生,二年级去了387名学生。电影院一共有800个座位,请你估算一下,这个电影院够不够一、二年级的学生坐?)
师:谁来把算式列一下
生:395+387
师:那么谁来把估一估?
生:400+390=790(名)
师:为什么这里把395用400代替了呢?
生:(因为座位多没关系,少了就坐不下了)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462+229=
482-317=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二学期P38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激发估算意识、掌握把两个加数同时看作相邻的整十(或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的方法,体会一般情况下运用整十和整百数两种估算策略的不同优势。?
2、根据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合作探讨,创新三位数加法估算策略,发展估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3、体会在加法估算中,同时将两个加数进到前一个整十(百)数估算或同时退到后一个整十(百)数的估算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大小关系,并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整十、整百数进行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2、会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三位数加法估算方法进行灵活判断与应用。?
【教学设计】?
一、报数游戏?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报数游戏。张老师想请同桌两人一起来为数宝宝找一找与它相邻的整十数整百数。(出示:229、462、692)?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用相邻的一用这些整十、整百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意图:把握学生的起点资源,复习相邻整十、整百数引入,为新授知识做铺垫】??
二、情境引入,新授探究?
1、引入“估算”?
师:二年级(1)班折了462只纸鹤,二年级(2)班折了229只纸鹤,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一个关于加法的问题吗?
生:两个班级一共折纸鹤多少只?
师:可以怎样列式?(师板书)
师:小亚也提了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可以这样问,估一估两个班级共折纸鹤大约多少只?
她提出的问题和你们的问题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区别在哪里?
生:多了“估一估”、“大约”两个词语。
师:谁知道“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大概”的意思。
小结: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大约”的意思就是我们只要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我们给这样的计算方法取了一个名字,就叫做“估算”。(板书:估算)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2、引导学生思考归纳估算方法
师:利用我们已经有的本领,你们会知道可以怎样进行估算吗?和你的同桌小朋友交流一下你想法!
生:可以用相邻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进行估算。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下面就请你们同桌两人互相合作,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小亚的问题,完成学习单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
生汇报估算方法。(边汇报,边贴板书)
师:刚才小朋友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估算方法,真棒!
你们能来帮张老师把这些估算方法分一分类吗?哪几个算式是一类?你的分类依据又是什么?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生汇报分类结果。
小结:加法估算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把两个加数都看估成是相邻的整百数去估,也可以把它们都看成是用相邻的或整十数去估,然后再加起来。(板书:用整百数估,用整十数估)
3、对比精确计算结果与估算结果
师:小亚的问题我们解决了,那么
同学的问题你能解答吗?请你完成学习单第一大题的第二小题。
生汇报:462+229=691(只)
师:为什么小亚的问题我们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是
同学的问题我们的答案只有这一个呢?
生:因为估算可以有很多方法,估成不同的数会得到不同的估算结果,而确定的两个数相加只有一个答案。
小结:的确,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估成相邻的整十数,也可以估成相邻的整百数,不同的估算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估算结果,只要合理就可以了,但我们的正确计算结果只有一个。
师:你们喜欢估算的方法吗?
生:喜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估算比较快,比较方便。
师:那这两种估算方法(指板书)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生:用整十数估。
师:为什么?
生:比较接近计算结果。
师:有没有喜欢用整百数估的?为什么
生:比较快。
小结:看来用整十数和整百数估算各有优势。
师:比一比这些估算结果和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四人小组讨论)
生1:有些估算结果比计算结果大,有些估算结果比计算结果小。
生2:估算结果都比较接近计算结果。
小结:估算结果是比较接近计算结果的,有些比计算结果大,有些比计算结果小,运用合理的估算可以帮我们比较快、比较方便的解决问题。
三、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再计算出结果。?
274+328
估一估:__________
算一算:274+328=_____
师:估算方法你们掌握了吗?
生:掌握了。
师:那就请你完成学习单第二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先估一估,在正确计算出结果。
演示学生的不同估算方法。
2.你能估一估小胖计算得对不对呀?
182+318=400
607+184=891
师:请你们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帮小胖估一估他计算的对吗?
小结: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对计算的结果作一个粗略的检验,因为估算结果和计算结果是比较接近的。当然要得到一个正确的计算结果,还是需要我们小朋友认真、仔细的进行计算。
(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师:估算的作用有许许多多,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估算。下面就
1.
小胖从家到图书馆走了121米,之后到学校又走了180米,请你估一估,小胖从家到学校大约走了多少米?
生一:120+180=300(米)
生二:130+180=310(米)
生三:120+190=310(米)
师:你们觉得这种估算方法合适吗?
生:不合适,因为180已经是一个整十数了,不需要再估成相邻的整十数了。
2.小胖想买这两件玩具,400元够不够?(变形金刚198元,小自行车203元)
生一:200+200=400(元)
生二:190+200=410(元)
生三:200+210=410(元)
生四:190+200=390(元)
小结:在买东西时,一半要把价钱往大估,这样才能确保购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04,198
四、课堂总结?
师:估算不仅能帮我们快速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合理性,还能帮我们快速、方便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时候并不需要精确地计算出结果,只要大概估计一下就可以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整十数或整百数来估算,但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462+229=691
用整百数估
用整十数估
400+200=600
460+220=680
500+300=800
470+230=700
500+200=700
460+23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