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
【学情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六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比较强,之前有把圆等分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经验。在知识与技能上,学生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能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在方法的选择上,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想象、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从经历和体验中思考,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贴近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
2、借助教具演示,弄清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PPT、圆柱16等分体
教学
环节
实施过程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激发
兴趣
今天的课前三分钟由
同学主持。
同学带领大家复习有关圆柱的知识。
圆柱的组成、侧面展开、圆柱的高……
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找到新知的“生长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新课的进行做好准备。
(二)
猜想
初步
感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圆柱相关的知识——圆柱的体积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圆柱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生:我想知道圆柱的体积公式
生:圆柱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求圆柱的体积有什么用?
生:圆柱的粗细
生:圆柱的高
学生到讲台上,利用白板进行操作
大问题教学第一步:建立联系,由学生提出大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
利用希沃白版对圆柱的底面半径、高,进行调节,生动形象,初步感知圆柱的体积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三)
深入
探究
我们之前研究圆的面积,把它转化成…
引导学生将圆柱进行转化。
出示活动要求
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梳理、回顾。
生:近似长方形
学生4人一组,按要求将圆柱进行转化,并记录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柱的对应关系,尝试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把圆柱的底面积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再把它拼起来,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了。
分小组上台展示、讲解自己的探索过程及结论。
学生带着问题大胆猜测、动手体验。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领悟的过程中成为了发现者和创造者。
利用PPT的动态效果展现圆柱被等分的过程,也能清晰的显现出圆柱与长方体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四)
明辨
是非
小动物们该乘坐哪个热气球?
判断:
(1)
圆柱的高越大,
圆柱的体积就越大(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公式都能用V=Sh表示。(
)
(3)如果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则它们一定等底等高。(
)
(4)把圆柱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体积不变。(
)
学生可上台操作,并说出辨析理由。
利用希沃白版设计的课堂活动生动有趣、还可让学生自行操作,互动效果更好。
(五)
学以
致用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
,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4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下图的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数据是从杯子里面测量得到的)
巩固新知,强化算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利用希沃授课助手,直接将学生的作业拍照投到屏幕上。学生的作业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六)
课堂
小结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梳理知识点,体会收获的快乐。
课外
拓展
这些物体的体积,你会求吗?
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欲望,感悟数学的类比思想。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体积公式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