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长安
唐朝时,主要与哪些国家交往?
天竺
日本
新罗
大食
波斯
拂
菻
fú
lǐn
1.掌握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掌握鉴真东渡日本及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3.了解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游的艰苦历程,
感受他们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
4.理解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西安阿倍仲麻吕 纪念碑
材料二:
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日本奈(nài)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唐玄宗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官拜唐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中日文化交流杰出的使者。
思考:材料中说的是谁?身份?影响?
日本阿倍 仲麻吕 纪念碑
材料一: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遣唐留学生
阿倍仲麻吕
遣唐使印
材料一: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备定,珍国(文明发达)也,常须达(应该经常去看看)。”
——《日本书纪》
遣唐使船
材料二: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们来中国的目的是
什么?唐朝时日本访问中国的使节叫什么?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遣唐使。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一、遣唐使:
1.目的:
2.成员: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遣唐使对日本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材料一:“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
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材料二:
唐装
日本和服
服饰
制度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斗茶
茶道
遣唐使对日本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材料三:
茶道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节日
端午节
遣唐使对日本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材料四: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遣唐使对日本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材料五:
货币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遣唐使对日本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材料六:
文字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长安城
平城京
大内里
太极殿
遣唐使对日本产生哪些影响?
建筑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一、遣唐使:
1.目的:
2.成员:
3.影响:
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学、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到日本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鉴真,扬州江阴人,俗姓淳于。原为扬州大明寺高僧,精通佛经和医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邀请他去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雕刻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763年圆寂,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二、鉴真东渡日本: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材料中找出):
谁邀请?几次东渡?
贡献?死后葬在哪里?
唐
招
提
寺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次数
概 况
1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2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因官府出面阻止。东渡未能成行。
4
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六次东渡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舍己为人的精神。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鉴真的历史功绩?
弘扬了佛法,传播了唐朝先进文化。
第一篇章:唐与日本---六次东渡心不悔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崔志远
一、 新罗 遣唐使---崔志远:
崔志远:新罗人,12岁入唐求学,
18岁考中进士,后在唐朝做官,
并写下大量诗文,他的文集
《桂苑笔耕》,流传至今。
一向被奉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美誉。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唐朝以前,汉字已传入新罗,并于6世纪初以汉字改称
国号和王号,后改地名和官名,经历250余年的发展,
新罗语的大部分固有名词都变成了汉字词。此外,从唐归来的新罗留学生大兴汉文学之风,文化氛围异常浓厚。崔志远更被朝鲜称为汉文学的“开山鼻祖”。
材料一:
文字
二、唐文化对新罗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材料二:
新罗祭祀孔子仪式
唐朝时,新罗大兴儒学,孔子备受推崇。向唐朝派遣大量留学生,于682年仿唐设立国学,讲授儒学五经三史,设博士、助教、大舍,实行读书三品出身制度。
儒学
二、唐文化对新罗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材料三:
货币
唐朝贞观十四年(640年),
全国共设360州(府),
下辖1557县。
新罗仿唐朝政治制度,
改革行政机构,
效仿唐朝实行州、郡、县制。
政治制度
材料四: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二、唐文化对新罗哪些方面的影响:
新罗都城---庆州
唐都---长安
材料五:
建筑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二、唐文化对新罗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音乐
唐朝---音乐
新罗(3大特色乐器
横笛、伽倻琴[jiā yē qín]、唢呐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三、新罗对唐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2、唐朝与新罗交往
的主要表现及影响?
新
罗
(1)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新罗引进了中国的科举制、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2)许多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朝鲜音乐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
民间。
第二篇章:唐与新罗---十八进士美名传
玄奘法师
姓名:
西行时间:
贡献:
唐太宗贞观年间
1.带回大量佛经;
2.由玄奘口述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陈袆(huī),又称
唐三藏、唐玄奘
(阅读教材P21,将玄奘的名片补充完整)
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长安
天竺
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645年,玄奘携600多部梵[fàn]文佛经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等前去迎接。《玄奘取经回长安图》生动描绘了玄奘归来时受到盛情迎接的场景。
玄奘取经回长安
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西行亲历138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献。
《大唐西域记》
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1、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中唐僧的
原型是谁?
玄奘
2、《西游记》中的唐僧到西天取经,
“西天”是指哪里?
取经取的是什么“经”?
“西天”---天竺(今印度)。
唐
僧
“经”---佛经。
玄
奘
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目 的
到达地方
优秀品质
贡 献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对比表
传授佛法
学习佛经
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天竺(今印度)
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第三篇章:唐与天竺---一片丹心求佛法
唐朝的
中外交往
日本
印度
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本课小结
新罗
崔致远
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想一想: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给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论从史出
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 )
A. 对日本的影响
B. 对新罗的影响
C. 对天竺的影响
D. 对波斯的影响
A
小试牛刀
2. 图中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D
3. 唐朝时,中国与各国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 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
B.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唐朝的疆域空前广大
D. 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