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说明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统计结果:并且根据统计结果简单分析统计图的数据,了解反映的一般情况或规律。
在描述折线统计图运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学生积极参与数据表达和分析活动,产生对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兴趣,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的应用。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数据隐含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引入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
生: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统计图其实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那么今天我们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呢?
生:练习。
师:在我们练习之前呀,我们还得做个工作,那就是整理一下我们前面的学习,关于折线统计图我们知道了些什么,这个工作我们同学课前已经做了,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整理的内容?
生分享整理内容。
师:我们同学刚刚谈到了折线统计图的分类可以分成单式和复式,它的画法,还有它的特点,那同学们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呢?
生回答。
(板书:直观表示数据多少,形象反映数据变化情况,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便于比较差异)
师: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我们理了理,为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折线统计图,我们还需要一些什么呀?
生回答,引入练习。
二、基本练习,体会特点。
1.练习四第四题
出示题目:城南家电商场把去年销售电冰箱的情况给统计出来了,发现它各个月的销售的变化有点大。
师:我们来看这张统计表,你能看出来变化大吗?
生:不能。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画折线统计图。
现在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呢?
生1:冰箱每个月销量的起伏变化比较大。(为什么看表没感觉,看图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生2:去年销售电冰箱十月最多,十二月最少。(怎么看出来的呀?)
生3:电冰箱四月到五月增长得最快,十月到十一月下降得最快。(怎么看出来的?这里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
……
出示某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师:下面呀,我想请同学来猜猜这幅图是什么图?
学生猜。
师:如果你是医生,你看到病人的体温这样变化,你是高兴还是担心呢?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也就是这幅图中有这样的一个变化趋势,逐渐趋于稳定。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统计图。这是悉尼市气温的统计图,你能根据这个图去判断后面的温度趋势吗?
生回答。
师:也就是这里我们说的能判断变化趋势只是有时,并不是都能,对吧。
师:那么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能告诉我2011年悉尼的气温是比较稳定呢,还是变化比较大呢?
生回答。(主要说出不能的原因我们需要看它和谁比)
出示练习四第六题。
师:现在你说2011年悉尼的气温怎么样?
生:相对于上海来说,悉尼2011年的气温较稳定。
师:我们单独来看有没有这个印象呢?
生:没。
师:现在为什么感觉呢?
生:因为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几者之间的差异。这时它的特点。
师:好,我们现在继续看这幅图,动动你聪明的脑瓜,告诉我,从这幅图里面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生1:上海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悉尼的最高气温出现在一月和二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七月。(怎么看出来的)
生2:两地温差最大的是七月,温差最小的是十月。(怎么看出来的?)
……
师:我们来看看上海和悉尼的变化趋势为什么大不同呢?
学生回答
介绍你知道吗?
三、描述运动,实践提升。
1.师:刚才我们已经看了几个统计图,下面我们提高一点难度,有没有信息?
学生回答。
出示题目:
小明去6千米远的桃花岛玩,请根据折线图回答问题.(1)小明在路上休息了( )分钟,在桃花岛玩( )分钟。(2)小明去时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休息时间除外)(3)返回时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4)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休息时间除外,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师: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生1:我看出横轴上表示时间,1时到2时被分成了6小格,每格表示10分钟,2时到3时被平均分成了6小格,每小格表示10分钟。
生2:我发现纵轴上表示小明走的路程,每个长度单位表示1千米。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像这种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按“横轴——纵轴——描述运动”的顺序来有序的观察。你能描述出小明去桃花岛游玩的过程吗?自己试试看,然后和同桌交流。
师:谁能描述出小明去桃花岛游玩的过程吗?
生:小明在1时出发,20分钟后走了3千米,他在途中休息了20分钟后继续走,又走了20分钟,走了3千米,这时到达桃花岛,小明在岛上玩了30分钟,然后用了30分钟,走了6千米回家了。
师:回答得真不错!接下来请大家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学生作业纸上完成。
教师评讲。
2.师:刚才同学们掌握了表示物体运动变化的折线统计图的观察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尝试解决这样几道问题。
出示第一道。
甲、乙两人比赛120米的滑雪,乙让甲先滑10秒钟,他们两人滑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1)两人各滑行了多少秒?甲滑完全程比乙多用了( )秒钟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出发第( )秒追上了甲?
(3)甲前15秒,平均每秒滑行( )米;后50秒,平均每秒滑行( )米;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每秒( )米。
学生描述运动并解决下面问题。
全班讨论问题。
14287583185路程:米
时间
路程:米
时间
换个玩法
04314825由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联想到什么童话故事?
由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联想到什么童话故事?
师:由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联想到什么童话故事?
学生联想故事。
师:看到这幅图你觉得还差点什么呢?
学生补全图例和标题。
师:那么这个折线统计图你想出个什么问题来考考大家呢?
学生自己出问题并请人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