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年级
三
学科
数学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内容
《解决问题》
主备
教师
辅备
教师
“3”
个
目
标
知识
技能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乘交通工具出行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过程
方法
了解速度的意义,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与路程、时间和速度有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
态度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个意识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自我展示
教学重点
关于路程和速度、时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些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个人初备
集体研讨
“5”个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同伴建议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尝试应用
交流收获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了解公路提示牌,明白简单的交通规则。
师:根据这幅示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学会看交通指示图。
学生可能会说出:限速70千米。
教师指导学生明白,限速70千米的意思就是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
认识速度和路程的含义。
让学生看教材,并找出什么是速度。
指名回答: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师: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也就是速度每小时不超过70千米。
如果学生仍感到困难,教师可再举下列说明:
王老师每分钟走80米,这里的“80米”就是王老师步行的速度,王老师从家到学校共走了2千米这时的“2千米”就是王老 师家到学校的路程。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师:根据上面的两个问题,你能总结一下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呜?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速度=路程+时间
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以下两个关系式,教师也应给予。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看例题,指名读题。
师:根据这段文字,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石家庄到承德的路程大约是540千米。
生2:上午8时出发,下午3时到达。
师:根据以前学的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能求出他们在车上一共用了几个小时吗?
学生可能会说:3+12-8=7﹙时)
师:他们在路上吃饭用了1小时,车开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怎么办?
生:7—1=6﹙时),车开了6小时。
师:现在,汽车行驶的路程知道了,时间也清楚了,我们能求汽车的速度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并说一说。
﹙2﹚全班交流。
生:540+6=90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请同学们列一个完整的式子。(同时师板书)
15-8=7﹙时)
7-1=6﹙时)
540+6=90﹙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信息,通过了解交通指示牌,来认识速度的含义。
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数量关系,在交流的基础上理解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8=7﹙时)
7-1=6﹙时)
540+6=90﹙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
个人复备
“5”个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尝试应用
交流收获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了解公路提示牌,明白简单的交通规则。
师:根据这幅示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学会看交通指示图。
学生可能会说出:限速70千米。
教师指导学生明白,限速70千米的意思就是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
认识速度和路程的含义。
让学生看教材,并找出什么是速度。
指名回答: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师:汽车在这条公路上行驶,每小时不能超过70千米,也就是速度每小时不超过70千米。
如果学生仍感到困难,教师可再举下列说明:
王老师每分钟走80米,这里的“80米”就是王老师步行的速度,王老师从家到学校共走了2千米这时的“2千米”就是王老 师家到学校的路程。
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
师:根据上面的两个问题,你能总结一下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呜?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下面的数量关系式:
速度=路程+时间
全班交流时,如果学生说出以下两个关系式,教师也应给予。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1﹚自主探索。看例题,指名读题。
师:根据这段文字,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根据以前学的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能求出他们在车上一共用了几个小时吗?
学生可能会说:3+12-8=7﹙时)
师:他们在路上吃饭用了1小时,车开了吗?
生:没有。
师:没有怎么办?
生:7—1=6﹙时),车开了6小时。
师:现在,汽车行驶的路程知道了,时间也清楚了,我们能求汽车的速度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并说一说。
﹙2﹚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师:请同学们列一个完整的式子。(同时师板书)
15-8=7﹙时)
7-1=6﹙时)
540+6=90﹙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中的第1、2、3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课后反思
了解时间、速度、路程的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在教学时,注意结合具体事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总结三种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