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15 22:30:40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1A2C3D4D5C
6C7C8A9A10C
11A12C13C14C15D
16C17B18C19A20C
21B22C23C24C25D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6.(1)明太祖。目的:加强皇权(或巩固统治)。
(2)来源:皇帝的亲信。
职责:按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意思相近即可)
(3)罢免丞相;削弱大臣权力;设立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权力机构;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任答两点即可)
27.(1))郑和下西洋。特点: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航程远,到达国家和地区多。
(2)清朝统治者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自大的心理。
(3)变化: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到封闭。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28.(1)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任举两例)
(2)新疆。伊犁将军。
(3)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等。(任举一例)
(4)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9.示例:我国古代农业典籍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农业典籍;《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朝科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评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50分)
1.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从未忘记早年的艰辛。他屡屡在诏书中自称“农夫”:“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这位皇帝是
(  )
A.朱元璋
B.朱棣
C.朱允炆
D.康熙帝
2.(2020·郑州七十九中质检)据统计,洪武(朱元璋年号)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内外诸司送到皇宫里的奏章共有1
160件,每件奏章里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
291件事,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
A.明朝政局腐败
B.朱元璋励精图治
C.朱元璋强化皇权
D.明朝科举制僵化
3.“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4.“厂卫”制是明代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特色”。据《明史》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盗贼奸宄,街途沟洫,密缉而时省之”。就其职责而言,历史上对“厂卫”的最准确评价应该是
( )
A.皇家卫士
B.国家栋梁
C.帝王奴才
D.朝廷鹰犬
5.右图为葵花子,是中国老幼皆爱的休闲小食品。你知道中国古代人们是何时开始品尝这一美味的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6.某历史教材的一课中,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三个子目。该课的标题应该 )
A.明朝的建立和统一
B.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明朝的对外关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7.(2020·安阳质检)“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8.2020
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在疫情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下列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药物学著作是
( )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9.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文中的“伟大工程”是指
(  )
A.长城
B.赵州桥
C.故宫
D.大运河
10.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1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歌声把我们带进“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的纷繁复杂斗争场面中的是
(  )
12.“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这一歌谣出现在
(  )
A.唐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前期
13.(2020·开封质检)他是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北京煤山的歪脖树见证了他的死亡,他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祯帝
D.努尔哈赤
14.右图中的人物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统一了女真各部,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
(  )
A.朱棣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15.某同学对中国古代王朝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非常有兴趣。他根据老师课上提供的图片资源(下图)进一步拟定了课下的研究主题。其主题应该是
(  )
A.唐朝对吐蕃加强管理
B.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
C.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
16.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康熙亲征噶尔丹
D.雅克萨之战
17.电视剧《康熙王朝》主题曲唱道:“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清朝取得了对沙俄侵略军胜利的战役是
(  )
A.尼布楚战役
B.雅克萨战役
C.乌兰布通战役
D.台州战役
18.清朝前期,出现了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这反映了当时
(  )
A.清朝很富有
B.严重影响了当时农业的发展
C.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
D.人口的不断增加
19.电视剧《乔家大院》描写了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人的传奇经历。该电视剧反映的是哪一商帮的发展历程
(  )
A.晋商
B.徽商
C.浙商
D.鲁商
20.如图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  )
A.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B.统治者重视农业
C.经济的持续发展
D.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21.下图第一行最后空格“?”处应填写
(  )
A.顺治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22.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
658万两,而到嘉庆十九年时,仅为1
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1/6。这一变化说明
(  )
A.清朝官场上的贿赂现象严重
B.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
C.嘉庆时期出现了财政危机
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23.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这说明乾隆
(  )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加强了君主集权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24.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它”指
(  )
A.《儒林外史》
B.《聊斋志异》
C.《红楼梦》
D.《水浒传》
25.(2020·齐齐哈尔中考)清朝时形成的一个新剧种,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国粹”之一。它是
(  )
A.元曲
B.徽剧
C.昆曲
D.京剧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材料三 “文字狱”是清朝重要政治事件之一。康雍乾三朝百余年间,“文字狱”案件达上百起。次数之频繁,株连之广泛,影响之深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清代“文字狱”的产生有极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它对于清朝的学术、思想、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
(1)材料一中的“帝”指的是谁?(2分)他采取材料一中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大臣的来源及其职责。(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明清统治者加强君权的方式有哪些。(4分)
27.(2020·河南师大附中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柏杨先生
材料二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嘉庆帝的敕谕
材料三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概括其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一种姿态?(2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给我国带来哪些消极影响?(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1)图一、二中的印章体现了对哪一地区的管理?(2分)请列举清朝在该地区的管理措施(两例)。(4分)
(2)图三描绘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一地区?(2分)平定叛乱后,清朝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该地区?(2分)
(3)材料二中的“久为贵国所踞”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请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例)。(2分)
(4)综上所述,你能从历代中央政府对上述地区有效管辖中得出哪些历史结论?(2分)
29.请依据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