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5 21: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
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






蛋白质
糖类
油脂
维生素
无机盐

营养素
主要功能
食物来源





蛋白质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牛奶、大豆、鸡蛋、猪肉、豆腐等
糖类
主要供能物质(60%~70%)
大米、小麦、薯类等
油脂
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植物油脂:花生油等
动物油脂:脂肪
不供
能营
养素
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如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水果、蔬菜等
无机盐
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

调节体温、溶解物质、排泄废物
?
2.各类营养素的主要功能及食物来源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3.两种重要的蛋白质:
(1)血红蛋白
A.功能:在吸入氧气的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中起载体作用
B.中毒:相比氧气,血红蛋白更易与一氧化碳结合而使人中毒!
(2)酶
A.作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
B.能催化生物体内的反应,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4.蛋白质的变性:
(1)变性的原因:
蛋白质的变性是指当蛋白质分子受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2)引起变性的因素:
A.物理因素: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因素: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含Ba2+、Hg2+、Ag+)等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5.糖类
(1)淀粉
①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玉米、马铃薯等,化学式为(C6H10O5)n。
②转化: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
(2)葡萄糖
①化学式为C6H12O6,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②在人体组织里的转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化学方程
式为:
(3)蔗糖
①存在:储藏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化学式为C12H22O11。
②用途: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C6H12O6+6O2
6CO2+6H2O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6.维生素
②功能: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1.维生素的存在与功能
2.几种常见的维生素
名称
维生素缺乏时的主要症状
维生素A
夜盲症、干眼病等
维生素B
恶性贫血或脚气病
维生素C
坏血病、精神异常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软化症等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典型例题1】大米、白面、马铃薯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油脂
B.淀粉
C.葡萄糖
D.维生素
A、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油脂的来源可以是动物或者植物,故A不正确;B、大米、白面、马铃薯等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淀粉,故B正确;
C、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故C不正确;
D、维生素来源于水果和蔬菜,故D不正确。
B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典型例题2】下列各组食物中所含主要营养素的类别判断错误的是(

A、水果、蔬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所以错误。
B、米饭、馒头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淀粉,它属于糖类,所以正确。
C、花生油、豆油都是植物油,属于油脂,所以正确。
D、纯牛奶、鸡蛋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是蛋白质,所以正确。
A
选项
食物
所含主要营养素
A
水果、蔬菜
无机盐
B
米饭、馒头
糖类
C
花生米、豆油
油脂
D
纯牛奶、鸡蛋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典型例题3】下列受消费者依赖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槐祥”牌粳米
B.“皖江”牌蔬菜
C.无为板鸭
D.巢湖“三珍”:白虾、螃蟹、银鱼
A、粳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所以错误。
B、蔬菜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维生素,所以正确。
C、板鸭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错误。
D、白虾、螃蟹、银鱼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所以错误。
B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典型例题4】下列基本营养物质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A.水
B.维生素
C.蛋白质
D.无机盐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选C。
C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1.人体中元素的含量
(1)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1%的元素,从大到小依次为:O(含量最多)、C、H、N、Ca(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P、K、S、Na、Cl、Mg。
(2)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元素,如:Fe、Co、Cu、Zn、Cr、Mn、Mo、F、I、Se等。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2.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缺乏或过量造成的危害

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促进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兴奋等
缺乏: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过量:造成结石、精神紊乱等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过量引起中毒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若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3.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砷、汞、铅、镉等。
4.有损人体健康的一些物质
(1)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同氧气结合,使人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甲醛:中等毒性,使蛋白质变性。用“吊白块”处理的面粉和甲醛浸泡的水产品都不能食用。
(3)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它会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
(4)甲醇:使人双目失明甚至死亡。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
(5)亚硝酸盐:有毒,不能当食盐使用。
(6)食物中加入工业品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另外要注意审题,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加入适量是正确的,但加入过量就是错误的。
【典型例题5】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缺铁易引发的疾病是(

A.夜盲症
B.甲状腺肿大
C.贫血
D.骨质疏松
A、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错误;
B、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错误;
C、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正确;
D、人体缺钙易患骨质疏松,错误。
C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典型例题6】为防止佝偻病、骨质疏松,人体必需摄入的元素是(

A.钙
B.铁
C.锌
D.碘
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应摄入足够量的钙,故A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B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故D错误。
A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典型例题7】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辣条食品问题后,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列有关加工食品的做法合理的是(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用纯碱制作花卷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
D.用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A、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霉变的大米不能再食用,故A不合理;
B、纯碱用于制作花卷,是利用其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B合理;
C、甲醛溶液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有很强的致癌性,不能用于保鲜海产品,故C错误;
D、亚硝酸钠有剧毒不能用于腌制蔬菜,故D不合理。
B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典型例题8】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
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
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A、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这是人体获取钙元素来源之一,故正确;
B、合理搭配膳食,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保障人类身体健康;故正确;
C、人体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小,但是起到的作用却非常大,如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故错误;
D、糖类和油脂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故正确。故选C。
C
人体内元素的组成
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化合物
(1)有机物定义
除CO2、CO、H2CO3、碳酸盐以外,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
(2)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甲烷(CH4)、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尿素[CO(NH2)2]
、蔗糖、
蛋白质、淀粉等。
(3)组成:除碳元素外,还可能含氢、氧、氯、氮、磷等元素。
(4)结构:
①碳原子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
②碳原子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
(5)有机物的简单分类
①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
②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简
称有机高分子。
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
分类
举例
有机高
分子
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
机高分
子材料
塑料
热固性塑料:
加热不易熔化
酚醛塑料(俗称电木)、脲醛塑料(俗称电玉)
热塑性塑料:
加热易熔化
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氯丙烯、聚苯乙烯等
合成纤维
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腈纶等
合成橡胶
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等
有机合成材料
2.合成
材料与环境
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白色污染”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
(2)“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有机合成材料
3.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1)常见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①天然纤维:棉、麻等植物纤维和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都属于天然纤维。
②合成纤维:涤纶、锦纶(尼龙)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
(2)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区别
动物纤维中含有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物质用手指可以压成粉末;棉纤维燃烧
时有烧纸味;合成纤维接近火焰时迅速蜷缩,燃烧灰烬为硬块,不易破碎。
4.材料的分类
材料
举例
性能优缺点
金属材料
钢铁、铝材
强度大,但不耐腐蚀
无机非金属材料
瓷器、玻璃、水泥
耐高温,但脆性大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涤纶、锦纶(尼龙)和腈纶等)
密度小,耐腐蚀,但不耐高温
复合材料
钢筋混凝土、玻璃钢、机动车轮胎(合金钢与橡胶的复合材料)
具有综合性能
【典型例题9】下列物品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直尺
B.羊绒围巾
C.铝合金门
D.玻璃水杯
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塑料直尺是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故正确;
B、羊毛是天然纤维,故不是合成材料,故错误;
C、铝合金门窗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故错误;
D、玻璃水杯是由无机材料制成,故错误。
A
有机合成材料
【典型例题10】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总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也属于无机物。富勒烯(C540)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C。
C
有机合成材料
A.乙醇(C2H6O)
B.青蒿素(C15H22O5)
C.富勒烯(C540)
D.葡萄糖(C6H12O6)
【典型例题11】2018年6月9日“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游客而来,下图是几处著名的景观,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哈尔滨火车站大理石地面
B.中央大街欧式铁制艺术门柱
C.防洪纪念塔钢筋混凝土底座
D.哈尔滨大剧院铝合金外壳
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
A、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是复合材料,不符合题意;
B、铁制艺术门柱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钢筋混凝土底座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
D、铝合金外壳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
有机合成材料
【典型例题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
C.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
D.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故A正确;
B、聚乙烯塑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所以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故B正确;
C、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燃烧法可辨别毛衣的成分是羊毛还是化纤,故C正确;
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而不是天然纤维,故D错误。
D
有机合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