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分、秒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3.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能发出声音,你们猜是什么?(钟表)猜对了,它就是钟表。那你认识钟表吗?
2.复习整时。
师:谁能说一说下面这些重要的时间?“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年10月15日(
9
)时发射成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于2015年9月3日(
10
)时举行。
师: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整时,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些时刻是每一个中国人最难忘的时刻,也是每个炎黄子孙无比骄傲的时刻。那么你知道阅兵式是2015年9月3日(
)时(
)分结束的吗?像这样几时几分的时间,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怎样才能准确读出这样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时间。(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详细认识钟面。
(1)钟面结构回顾
师:这儿(大屏幕)有一个钟面,上面有几个数呢?(12个数)这根又细又长的针是什么针?(分针)又粗又短的针呢?(时针)每两个数字之间有一个大格,共有几个大格?除了大格之外还有......
(2)认识钟面上的小格
师:是呀,钟面上还有许多小格,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这些小格。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12—1这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呢?从1—2这个大格中又有几个小格呢?是不是钟面上所有的大格中都有5个小格呢?请拿起你的钟表在钟面上任意找一个大格,数一数,看看这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举手回答)
师:也就是说钟面上每个大格中都有5个小格。那么整个钟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再拿起你的小闹钟数一数,数完举手回答,并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师:原来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根据我们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钟面上
一共有
(
)个大格
1个大格(
)个小格
一共有
(
)个小格
2.认识1分、几分。
师:老师告诉大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个小格,表示经过1分,走2小格表示经过2分(课件展示),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经过了几分?为什么?
师:大家观察分针还从几走到几也是5分呢?
师:也就是说分针在钟面上每走一个大格都经过5分,大家再考虑,分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2经过几分?为什么?(5个5个数也可用乘法计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刻度12
走过钟面上每一个数字,各经过几分?把结果记录在数学书90页。(小组汇报)
师:分针走一圈经过多少分?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针
走1小格经过(
)分钟
走1大格经过(
)分钟
走1圈经过(
)分钟
3.认识“30分=半小时,1小时=60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小闹钟和老师一起把时间拨到12时,观察分针和时针都在什么位置?现在我们按顺时针方向把分针拨到数字6,现在时针和分针都在什么位置上呢?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走到数字6,正好走了钟面的一半,所以30分=半小时。
师:我们继续来看(大屏幕),我们把分针按顺时针方向从12起整整拨动一圈,现在是几时?(1时)从12时到1时,分针走了多少,同时时针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分针走一圈是经过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就是经过1时,那1时和60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时=60分。
4.教学例2(教师出示3个钟面图)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钟面是几时?(4时)现在我们就从4时开始数(出示钟面4:05),仔细观察现在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写出这个时间吗?(学生板书,订正,强调几时零几分的写法)
师:(出示钟面4:30分)时间继续往下走,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写出这个时间吗?(学生版书,订正)。30分也叫半小时,所以4时30分也叫4时半。
师:(出示钟面4:45)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想的?你能写出这个时间吗?(学生版书,订正)现在这个时刻是差多少分不到几时?差15分不到5时,所以还是4时多。
5、尝试归纳认识时间的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的这几个钟面都是几时多?(4时多)时针走过4时一点表示4时多;时针走过4一半表示4时多;时针走过4一大半还表示4时多,关于认识时间,你发现了哪些好方法呢?
师总结: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认识时间。
1、练习一(课件展示)
2、练习二(课件展示)
师: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学习更高效,课后,希望大家都为自己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做时间的主人,千万不能小瞧每一分钟。
师:其实,一分钟还能做很多的事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播放课件),看来我们真不能小瞧这一分钟,我们应该抓紧每一分钟。
四、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这节课同学们收获这么多,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时间,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时、分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P20—22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2、初步建立1分钟、1小时的量感,理解1小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分钟、1小时的量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具钟、钟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你还记得吗?
钟面上的短针叫(
),钟面上的长针叫(
)。
2、时针和分针是朝着哪个方向走的?
分针:
从12走到12,分针转一圈表示(60)分,就是(
1)时
时针:
从12走到12,分针转一圈表示(12时)
像这样的方向叫做顺时针。
3、复习几时和几时半
钟面上是(
)时(
)分。
钟面上是(
)时半
或(
)时(
)分。
电子表表示法___:____
电子表表示法___:____(钟面有没有问题?)
4、
揭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不但要知道几时和几时半,还要知道许多其他的时间,今天这节课就继续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2、
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1、看到今天的课题,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2、小组讨论
钟面上有(
)大格,每大格有(
)小格。钟面上共有(
)小格。
分针走一小格时间是(
),分针走一大格时间是(
)。时针走一大格时间是(
)
钟面上1,2,3.....分别表示多少分?
3、媒体反馈。
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时”“分”就是今天要学的时间单位。
(二)、认识分针表示时刻
1、看图说分针表示时刻。观察4个钟面时针的区别?(分针和时针同时出现,没必要)
2、在分钟数不满10的时候,我们要在分钟数前加一个0。
3、看时针,说说时刻。(观察时针位置,总结:时针走过几是几时。)
4、区别9点55分和10点55分,为什么?
5、小结认识时间的方法
6、练习:
(三)、建立1分钟、1小时的量感
1、一分钟有多长?
2、实践体验
3、生活中一分钟还能做什么事情
4、体验1小时的量感
5、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时间的名言
三、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说课
《时分秒》是2年级第二学期时间的初步认识二中的第一课时,在1年级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几时和几时半,知道了分针和时针的作用,能够快速分辨几时和几时半。
这节课从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让学生先回忆时分秒的基本知识点,再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钟面上大格和小格之间的关系(分针:一小格1分钟,1大格5分钟。时针:一大格1小时。)了解了这些知识点后,再让学生观察分针,说一说钟面上是几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分针的知识点学扎实后,让学生看一些基本的时间,完成几时几分的过渡。最后再让孩子们判断区分是8时57分还是9时57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新授部分就此结束。然后通过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最后让孩子感受1分钟大概有多久,让孩子感悟时间的珍贵,并了解要珍惜时间。
反思
本节课通过问题提出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以问题解决的方式解决探究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课中以问题情境创设激活思维,课中判断钟面是8:57还是9:57,为什么是8:57而不是9:57,通过引导学生有了准确的判断。练习设计层次层层深入有针对性。课程中的流程重点突出,难点分布完成,分钟量感体验到位。
演示8:57分时,最好是动态演示,出示钟面时,最好是整个钟面而不是仅仅分针。时、分、秒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时间单位分、秒,知道可以使用(小)时、分(钟)来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理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的关系。
2、初步认识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3、初步建立(小)时、分(钟)、秒的量感。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知道从某一起始时刻开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5、通过“1分脉搏大约跳几次”,“拍皮球20次用几秒”、“跳绳10次用几秒”、“翻,魔方用几秒”等实践活动,建立秒的实际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分、秒、的概念,(小)时、分(钟)的概念,(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分(钟)、秒之间的进率,分(钟)、秒的量感。
教学难点:
(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分(钟)、秒之间的进率及简单的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钟面、练习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新知探究阶段〉
一、引入阶段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在一年级学习了几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继续来认识时间。
2、先来复习一下。
(一)、学习认读时间的方法。
1、认识钟面。
⑴
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钟面上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有(
)个小格,钟面上共有(
)个小格。
⑵
让学生根据问题回答。
⑶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⑷
拨动钟面,观察“时针走一大格(即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2、学习读时刻。
⑴
出示现10时10分的钟面。
⑵
提问:在这个时刻你会读吗?
分针指着2为什么是10分呢?
⑶
交流:分针走了两大格也就是十小格所以是10分。
⑷
小结:时针走在几上或者过了几就读几时,分针要从12出发走了几小格就读几分。
⑸
介绍时刻的两种表达方法:
10时10分
10:10
(板书)
一、听音乐辨时间
1、谈话引入:
我们一起来听一段音乐吧!(放一分钟学校的音乐,同时课件出示钟面分针、秒针的走动情况。)
2、提问: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
你知道这段音乐放了多长时间吗?
3、再次感受秒针走1圈的时间长度。
板书:1分=60秒
2、体验1分有多长
做一做,试一试,分小组完成任务单练习(由老师计时间)
1分钟大约能写( )个字;
1分钟脉搏大约跳(
)次;…
(1)你对1分钟有什么感觉?
(2)让我们先闭上眼睛休息坐1分钟,再看1分钟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郎》
(3)比较:同样是1分钟,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4)为什么会觉得有时很短,有时又很长呢?
(5)小结:如果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如果做不喜欢做的事,比如就这样呆呆地坐着,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你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吗?
3、探究:1分能干什么
(1)提问:1分还真有奥秘,那么你觉得1分能干什么呢?
(2)1分钟体验活动:
介绍要求:老师为大家准备了6件事情(折纸、画画、做口算、背乘法口诀、写字......
5、了解1分钟在世界上发生了些什么事。举例…
二、认识秒。
1、
出示跳水运动员跳水图片。
2、介绍:跳水运动员跳下水的时候很快,1分都不到,用分也不行,我们可以用“秒”来表示。
3、出示钟面介绍: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它用来表示比1分还短的时间。钟面上最长最细的指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4、提问:那么走到数字2、5、9……是几秒呢?你怎么算的?
5、介绍:每个数字之间有5小格,走2格可以用2×5=10、5×5=25……这样来算。
6、请学生观察钟面(教具钟)并思考:秒针走1圈,分针走几小格?
7、出示钟面演示得出:1分=60秒
8、介绍秒表。
〈巩固提高阶段〉
一、基础练习完成任务单。
1、游戏:做一做,需要多少时间?
⑴
拍皮球20次用(
)秒;
⑵
跳绳20次用(
)秒;
⑶
翻魔方用(
)秒。
(4)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是(
)分,再加(
)分就是1小时。
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生活中哪些事情你能在1分内完成?
1分确实能干很多事情。你知道吗?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板书设计〉
分与秒
1分=60秒时、分、秒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0-22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分钟”,知道,1(小)时=60分(钟),在掌握进率的基础上,熟练进行时、分单位之间的换算。
2、
通过读钟等活动,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渗透一一对应,数形结合思想。
3、
通过多种活动,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逐步形成估测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
通过活动,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懂得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理解1小时=60分钟。
2、学生感知1分(钟)的量感。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1、
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复习“几时”和“几时半”(我们的时刻)
(1)复习“几时”(8时)。
(2)复习“几时半”8时半。
3、
出示9:20。(有的学生会,有的学生不会)
4、
小结:哦,有的同学已经会看这个时刻了,真了不起,有的学生还不会,没关系,实际上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只用我们一年级所学的几时、几时半表示。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更多关于时间的知识。揭示课题:时、分。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分针”
1、我们可以看到钟面上平均分布了很多大格,每个大格都有一个数字,而1~12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是固定的。
2、我们再来看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媒体演示,同学们和我一起数一数)那么钟面上到底有几个小格?(60)
3、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每小格表示1分钟。那么分针走一大格?从数字1走到2呐?从12走到2呐?从12走到4?12走到9?从12走到11?分针走一圈呐?分针走一圈,走了60小格,就是60分钟。
(二)感受1分钟
1如果给你1分钟你觉得你能做什么?
请你拿出任务单,看看1分钟你能完成多少事情。(口算,抄写)
交流汇报完成情况
(三)“小时”和
“分钟”的关系
1、观看媒体,分钟走一圈时,时针从哪里走到哪里?走了几大格?(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所以一小时=60分钟。(出示板书)
师:总结:搞清楚了这些大格,小格代表的时间,我们就能更准确、更详细的表达时间啦!
(4)
认识时刻
1、10时15分、10时50分。
(1)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
(2)分针指着数字几,就用这个数和5相乘。
总结:时针走过了(),分针走过()小格时,就是()时()分。
2、电子表表示方法
时刻除了上述表示方法,还可以这样表示。你们在哪看到过这种时刻表示方法?
10时15分
10时50分
11时
11时05分
10
:
15
10
:
50
11
:
00
11
:
05
总结:当时间在10分钟以内,通常在读的时候,要读出“0”,电子方法表示的时候,也要用“0”占位。
3、说一说,写一写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师:如果分钟不是正指着数字,不到或者超过某数怎么办?
比如(难忘的时刻,神州10号发射)
1、发射时刻:下午5:38
2、进入轨道:下午5:47
总结:当分针不是正好指向某个数时,我们可以看分针靠近哪个数,然后通过()个5加()或者()个5减()的方法得到精确的时间。
3、巩固练习
1、
连一连(刚才还有个别同学有错,接下去要特别仔细哦)
22时35分
7时55分
4时25分
6时55分
(1)
钟面上同一时刻,可以看作上、下午两个时刻,下午的时刻要加上12小时。
(2)
当分针快走完一圈时,时针也快走完一大格,这是时针要仔细看。(重点分析6:55)
2、
画分针
3:10
10:08
6:57
14:45
四、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1、小丁丁和小亚因为早上谁更早到学校争论了起来。小丁丁说:我每天早上7时30分走出家门,经过25分钟到达学校。小亚说:我每天7时15分走出家门,经过35分钟到达学校。
问:他们出发的时刻不一样,经过的时间也不一样,谁到的更早呢?
6、
板书设计
时、分、秒
时
分
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
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4:25
6:55
22:35
7:55时、分、秒
?
教学内容:
二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P20~24。
?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分、秒,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几分,知道可以使用(小)时、分(钟)来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段,理解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的关系。
2、初步认识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3、初步建立(小)时、分(钟)、秒的量感。
4、能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知道从某一起始时刻开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5、懂得珍惜时间。
?
教学重点:
分、秒、的概念,(小)时、分(钟)的概念,(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分(钟)、秒之间的进率,分(钟)、秒的量感。
?
教学难点:
(小)时、分(钟)之间的进率,分(钟)、秒之间的进率及简单的比较。
?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钟面、练习纸、学具
?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新知探究阶段〉
一、引入阶段
1、介绍从古到今用来计时间的各种钟。
2、出示钟面。
3、提问:还记得这两根针的名称吗?(长的针是分针,短的针是时针)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
〈新知探究阶段〉
一、学习认读时间的方法。
1、认识钟面。
⑴
观察钟面你发现了什么?
钟面上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有(
)个小格,钟面上共有(
)个小格。
⑵
让学生根据问题自己试着填。
⑶
介绍: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⑷
拨动钟面,观察“时针走一大格(即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小
格的时间是1分”
2、学习读时刻。
⑴
10时10分的钟面。
⑵
提问:在这个时刻你会读吗?
分针指着2为什么是10分呢?
⑶
交流:分针走了两大格也就是十小格所以是10分。
⑷
小结:时针走在几上或者过了几就读几时,分针要从12出发走了几小格就读几分。
⑸
介绍时刻的两种表达方法:
10时20分
10:20
3、练一练:书P43/2
说一说,写一写(8个钟面)。
⑴
要求:第一行4个集体练习,第二行4个独立练习。
⑵
反馈纠错,说说你是怎么读出时针、分针的并针对几个容易错的时刻进行重点讲解。
(如:10时51分,学生会读成11时51分,4时49分读成5时59分,因为当分针走到这些时刻的时候,时针离下一个时刻的数字非常接近,所以容易读错。)
4、钟面:
⑴
哪个读法正确?
[A]
8时4分
[B]
8时零4分
[C]
12时41分
⑵
讨论交流。
⑶
小结: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使用电子表的表示方法时,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读的时候要把“0”读出来。
二、学习根据时间在钟面上画分针。
1、出示时刻:2时25分
2、出示钟面(右图)。
3、讨论:时针要指向几?为什么?
4、尝试画钟面。
5、提问:
2时27分,分针怎样画?
6、画时针和分针:书P21/练一练(2)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在钟面上拨一拨,再来画。
〈巩固提高阶段〉
一、基础练习
1、连一连:书P21/(1)(复习回顾24计时法的方法)
2、看一看:
(1)钟面上有(
)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
)针,细长一点的针叫(
)针。
(2)分针走1小格是(
)分钟,走1大格是(
)分钟,走20分钟要走(
)大格,走一圈就是(
)小时。
3、看钟面,写出各个时刻。
7:25
7
时
25
分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时
分
4、画出下列时刻所表示的钟面。
1时零8分
2时35分
5时18分
4时15分
10:57
9:30
7:06
9:55
〈板书设计〉
时、分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
10时20分
10:20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