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入新课:
一支《玉树后庭花》,成了一个没落政权的亡国之音;
一首《泊秦淮》,感慨一段历史兴替的变幻无常;
一株琼花,深院绽放,演绎一个淫逸暴君的穷奢传奇;
一条古运河,千年流淌,见证一个繁盛帝国的短暂兴亡……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毁灭,勃兴速亡,魅力十足!”
隋朝是怎样瞬间璀璨,又瞬间毁灭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起感受隋朝短暂辉煌的魅力吧!
学习目标:
了解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灭亡;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3、科举制的创立。
三、新课讲授:
北朝后期北周的势力强大起来灭掉北齐。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之后,隋文帝杨坚开始准备统一战争。
589年,50万隋军渡过长江,一举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呢?
(1)内迁的少数民族各个方面汉化,南北政权之间的使节来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2)由于战乱,汉人南迁,促使南方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差距缩小。
(3)长期的分裂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广大人民渴望南北统一。
(4) 隋文帝发挥个人的作用,采取措施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北方政治、经济得到发展。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大大超过南朝,陈朝腐败,人民盼望统一,统一是大势所趋。
隋朝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320多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何巩固统一呢?
隋朝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我们来看下面的表格,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由这些数字就能发现隋朝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粮仓丰实,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可以供应五六十年。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有民谣云: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吗?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它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和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我们来看开通大运河
先思考一下,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隋炀帝开通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呢?
隋灭陈后,需要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朝政治中心在北方,而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依靠陆路运输粮食,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运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当然隋炀帝想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也是动机之一。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从605年起, 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大运河的开凿后人评判不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从地图上看,中国江河大都东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运河的开通沟通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古人语“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但当时为开凿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所以说大运河 “功在千秋,罪在当时”。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运河是元朝时期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的航线,不再绕道洛阳而开凿的。元朝大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朝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
郭士立在《开放的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人人机会均等。这一制度就开创于隋朝。
隋朝以前选官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九品中正制。这时要做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
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朝廷无实权;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隋文帝时,废除前朝注重门第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用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诞生的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
科举制变革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由此参政;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也成为了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
科举本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办法。所以科举制度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用人制度,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开始,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
隋文帝曾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长久的,所以厉行节俭。但隋炀帝,好大喜功,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致使社会矛盾激化,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领导农民举起义旗。起义随即蔓延到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余支,人数多达几百万。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四、当堂检测:
1.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在这一过程中隋朝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 D )
A.宋 B.齐 C.梁 D.陈
2.史书记载:“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繁荣强盛的原因是( B )
①国家统一 ②人口增长 ③经济繁荣 ④隋文帝励精图治
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②③④
3.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的皇帝是( D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隋文帝 D.隋炀帝
4.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这就使大运河——这个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隋朝大运河在当时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B )
A.方便隋炀帝巡游江都 B.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C.防止匈奴南下侵扰 D.平定南方叛乱
5.下列朝代中,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是( A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6.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几人工河是( D )
①广通渠??②永济渠??③通济渠??④白渠??⑤江南河??⑥邗沟
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五、课堂小结: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及以后各朝所沿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隋炀帝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只存在了37年就迅速灭亡。
隋朝的短命,告诉我们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之久远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