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复习第一部分 第五章 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 复习第一部分 第五章 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10: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五章
仿写句子,压缩语段
中考要求
1.仿写句子,压缩语段。(能力层级:运用)
2.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
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手法。(能力层
级:运用)


1.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
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主要考查考生筛
选和概括材料的能力。
2.仿写就是参照给定的句式,再写几个句式相同、
修辞相同、结构相仿的句子。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是
语法、修辞、标点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3.仿写题型既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
地,又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鼓励考生灵活模仿语句,
在模仿中创新。
题型分值
非选择题,分值
4
分。
(续表)
1.(2020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
分)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雅,空灵
淡泊。孟浩然的《春晓》借雨后的落花抒写淡淡的怜惜,王维
的《竹里馆》借竹林的幽静表现内心的澄明。边塞诗雄浑开阔,
悲壮高亢。高适的《别董大》写挚友离别,洋溢着前程万里的
信心;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塞外奇观,表现雪
中送客的不舍和为国戍边的豪情。山水诗派的牧歌情调与边塞
诗派的英雄气魄,构成了盛唐诗坛的别样风貌。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8
个字。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对偶句。(2
分)
田园骚客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边塞诗人放歌风雪,
别董大》诉说离情,抒发戍边人豪迈
雄心。
答案:(1)山水诗派与边塞诗派相得益彰,构成了盛唐诗坛
的别样风貌。
(2)示例:《竹里馆》描绘佳境
寄寓弹琴人优雅情趣
2.(2019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
分)
历史上,广东不仅是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国大宗传统商
品的出口集散地,也是世界时尚用品的重要产地,其代表就是
广东的扇子。扇子,东西方都有,但来自广东的扇子卖得特别
火,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1699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在广东订制了
8
万件扇子,这
些扇子一抵达欧洲市场,就备受青睐。欧洲的宫廷贵妇都以拥
有一柄精致华美、充满异国情调的广东扇子为时尚。19
世纪,
在美国东部海岸城市,几乎没有一位女士不拿着一把来自广东
的扇子出现在夏日晚会或时装舞会上。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6
个字。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
分)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广东的扇子曾畅销世界。
示例二:广东的扇子曾风靡欧美,畅销世界。
(2)上联:举起随时消酷暑
下联:动来无处不清风
3.(2018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4
分)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
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
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
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
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
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使用一种修辞
手法,写一句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
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
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
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句式一致
短语:是并列,还是偏正……;是名词性,还是动词性……
句子:是陈述句、疑问句、被字句、把字句或感叹句等。
话题一致
明要求:是限定话题,还是自定话题。
扣话题:仿写的内容要符合话题,不能偏离。
修辞一致
是排比、比喻、拟人、对偶,还是反问、引用……
情调一致
要把握住语言的感情基调,或褒或贬,或昂扬或低沉,或乐观或消极,或明快或暗淡……
前后一致
仿句本身不仅要通顺,如有语境,还要做到前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1.仿写基本要求:五个“一”
2.修辞手法讲解
(1)比喻
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乙事物(喻体)给甲事物(本体)作比。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续表)
种类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恰似”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
“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为:甲像乙。例如: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比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
(喻体)。
②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比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本体)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比喻词)水墨山水(喻体)。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
罴。
作用
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
辨识
技巧
①比喻句具备的条件:a.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个事物。b.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②四种带比喻词而非比喻句情况:a.表示猜度的句子不是比喻。b.单纯的想象不是比喻。c.两种同类事物作比较不是比喻。d.列举例子不是比喻。
(续表)
定义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
作用
①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③表意丰富。
辨识
技巧
①拟人句中出现的动作、神态、思想等必须是人特有的。
②拟人句不能转化成“甲像乙”的格式。如“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不能转换成“海燕像勇敢”。
③拟人句和童话不能混淆。如:狐狸对乌鸦说:“您的声音真好听,您就唱一句吧!”
(2)拟人
定义
夸张就是对事物的特征、形象、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或缩小,从而更加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
种类
①扩大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缩小夸张。即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③超前夸张。即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夸张
作用
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③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辨识
技巧
看句中的人或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是否存在夸大或缩小,所描述的内容是否与客观现实存在差距。
(续表)
定义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表达两个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种类
①正对。即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反对。即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流水对)。即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4)对偶
作用
①便于吟诵,易于记忆;②音调铿锵,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练,抒情酣畅;④整齐匀称,节奏鲜明。
辨识
技巧
①对偶是由两个语言单位构成的句子,且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要密切相关。
②对偶句在形式上要求前后两部分的内容整齐均匀,音律和谐,典型的对偶句还讲究平仄且上下两句不重字。
(续表)
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种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
霖。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忍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③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④复句排比。
(5)排比
作用
①内容集中,增强气势;②叙事透辟,条分缕析;③节奏
鲜明,长于抒情。
辨识
技巧
①看是否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相排列。
②看内容是否紧密相关。
③看结构是否相同或相似(常有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
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④看语气是否基本一致。
以上条件均满足,方可判断为排比句。
(续表)
定义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种类
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难道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得到省委的追认才能满足吗?
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作用
①态度鲜明;②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辨识
技巧
①看句末是否是问号或感叹号。
②看句子是否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6)反问
定义
设问就是无疑而问,先提出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作用
①自问自答,引人注意;②启发思考。
辨识
技巧
句子有问有答,且所答必须对应所问,并以句号结尾。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①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
②设问答案包含在答句中,反问的答案包含在问句中。
③设问句后一般只能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或感叹号。
(7)设问
定义
为了突出中心意思,表达强烈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段落。
种类
①连续反复。即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例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②间隔反复。即相同的词语或句子间隔出现,中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
①多次强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②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8)反复
(续表)
辨识
技巧
看句子中是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短语或句子重复使用。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①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
②排比有部分提示语相同,而反复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
字数相等,
词不重复
对联没有字数限制,不论长短,同一对联的上下联
字数必须相等,而且应做到对应位置的字词不重
复。
结构相同,
句式一致
对联中上下联的结构、句式应完全一致。比如杭州
云栖寺的对联:“水向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
香。”
词性相对,
短语相应
对联的上下联相应的地方的词、短语要对应,从词
性的角度分析,词性要一致,比如名词对应名词,
并列短语对应并列短语等。比如:“吹笛闻梅落;
登楼待鹤归。”从词性的角度看,“吹”与“登”,
“闻”与“待”,“落”与“归”动词相对;
“笛”与“楼”,“梅”与“鹤”名词相对。
仿(拟)写对联需五注意:
平仄相对,
音韵和谐
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对联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
是现代汉语中的三、四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
是一、二声字。此外,还讲究每句尾字押韵。
内容相关,
情感一致
上联和下联表达的主要内容应基本一致,即使是两
种相反的情形,也存在某种联系,并且表达的情感
也要一致。
(续表)
技巧
说明类语段——层次切分法:划分层次,提炼各层要点,
归纳整合。
议论类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①有中心句时,将其
定为语段的主要内容。②无中心句时,找出对语段内容
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对其进行“翻新改造”。
描写类语段——舍偏取正法:概括语段围绕什么对象写
了什么。
记叙类语段——关注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压缩语段
考点一
概括内容
技巧
新闻类语段——①无导语时,捕捉新闻要素,即人物+
时间+地点+事件,一般以人物、事件为主要新闻点。
②有导语时,根据导语概括即可。
举例
(2020
年江苏泰州卷)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
30
个字。
泰州市举办
2020
年“胡瑗读书节”启动仪式。线上以直播方式启动,通过播放“全民阅读,让书香溢满泰州”主题宣传片,推介读书节重点活动,同时举办了作家见面会、凤城讲坛专题讲座、阅读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线下同步开展了“最美阅读瞬间”摄影展作品征集活动、“那书与我”征文大赛、晒一晒“我家书房”新闻采访等活动。
(续表)
(续表)
解析
解答本题抓住新闻的关键信息“泰州市举办2020年‘胡瑗读书节’启动仪式”“线上以直播方式启动……同时举办了……等活动”“线下同步开展了……等活动”来组织语言概括。注意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答案:泰州市举办2020年“胡瑗读书节”,线上线下以多种形式同时启动。
【题型专练一】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表
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俗称“开桩”。然后,
由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
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
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
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有戏剧性和故事
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广东醒狮已
成为全国知名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
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
十分深远。
答案:醒狮是融合武术、音乐等的传统民间舞,在海内外
华人中广泛流传。
2.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
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
含义。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
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
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
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
寒冷的意思。
答案: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万物收藏的节气。
3.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个字)
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
场,山势蜿蜒、钟灵毓秀,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名胜古迹举目
皆是,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历史文化底
蕴十分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已有
6000
多年文明
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
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故又有“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
山也是“南拳文化”的发源地,一代宗师黄飞鸿就出生于西樵
山附近村落。
答案:介绍了西樵山的山势特点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技巧
首先,找准“下定义”的对象;然后,在语段中找此对象的本质特征;最后,按照“……是……”或“……叫……”的格式组织答案。注意答案要简洁,定义不能用否定句式和比喻修辞手法。
举例
根据下面材料,给“创客教育”下定义。
①创客教育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②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课程资源、学习材料的结合。
③创客教育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教学互动。
④创客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
考点二
下定义
(续表)
解析
解答本题必须抓住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给“创客教育”下定义,要注意扣住关键要素:包含内容(创客文化与教育的课程资源、学习材料的结合);教育方式(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性质(是素质教育的体现);特征的具体表现(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创客教育是……”的句式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题型专练二】
1.根据提供的材料,给“自媒体”下定义,不超过
55
个字。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这个寒假,我们很多人都待在家中,
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自媒体。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
媒体”,是一种由普通个体传播的新媒体形式,它以博客、微
博、微信、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为传播途径向大众或者个人
传播信息,既可传播规范性信息,也可传播内容相对自由、格
式没有统一限制的非规范性信息。
答案:自媒体是指普通个体通过博客、微博、微信、快手、
抖音等向大众或者个人传播规范性或非规范性信息的一种新媒
体形式。
2.根据提供的材料,为“泥石流”下定义,不超过
45
个字。
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
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
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黏稠的浆体,在重力和惯
性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答案: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经过地表径流的
冲蚀挟带,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泻的急流。(“急流”也可换成
“洪流”“地貌现象”或“自然现象”)
3.根据提供的材料,为“光通信”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
有线电通信是一种电信号,光通信则是靠光发出的信号。
光通信的光源是小型激光器或发光的极管。有线通信是靠电缆
传输信号的,而光通信的线路则是光导纤维或光缆。石英、玻
璃等是重要的光学材料,是制作光导纤维或光缆的主要材料。
答案:光通信是一种由小型激光器或发光的极管发出的,
由以石英、玻璃等为原料制成的光导纤维或光缆传导的光信号。
技巧
对象+事件+(+时间+地点)+结果。
可运用比喻、借代、双关、对偶、引用等修辞手法。
举例
(2020年江苏连云港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疫情期间,在北京,由5G驱动的无人机在国家体育场附近发放口罩;在广州,数百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停地对街道进行消毒;在南京,一些高中利用5G技术进行了远程考试。医疗领域发现了5G的更多用途,有100多家采用了5G系统的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进行了线上医疗会诊。
考点三
拟写新闻标题
(续表)
解析
拟写新闻标题只需要人物(事物)、事件两个必备要素,需要注意字数要求是15字之内。内容写疫情期间5G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北京发放口罩,广州街道消毒,南京远程考试,医疗领域的更多应用。因此,可以概括新闻标题为:①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②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③5G助力各地抗疫。
答案:5G产业“战疫”表现亮丽(5G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5G助力各地抗疫)。
【题型专练三】
1.给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
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汉字遭遇书写危机不再是危言耸
听。键盘录入、网络语言流行等使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
忘字的现象开始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身上。
答案:汉字遭遇书写危机
2.给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汪松教授上月获得了世界著名的
爱丁堡科学奖。1998
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
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汪松教授是中国第一个获得此
奖项的人。
答案:汪松教授荣获爱丁堡科学奖
3.给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
这是一幅画在木制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
身着汉式腰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定,这幅“木美人”
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油画家达·芬奇
的《蒙娜丽莎》。据传,这幅“木美人”门板,是明朝一位新会
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距今至少有
500
年的历史。这幅画究
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
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答案。
答案:“木美人”之谜
技巧
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连贯;注意上下句的句式特点;挖掘上下句自身隐含的暗要求,如句子内部结构关系、修辞手法、内容特点等。
举例
(2020年青海卷)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仿写句子
考点四
嵌入式
(续表)
解析
根据前文“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的内容和句式特点,用“青春是……,她……了我们……的……”来仿写即可,要注意仿写语句在内容上的照应关系。
答案:青春是一首歌 她拨动了我们年轻的心弦 青春是一支笔 她勾画了我们人生的蓝图
【题型专练四】
1.请依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
式一致。
读书需要环境。读诗歌最好是在雨天,在淅沥的雨声中,
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读哲学最好是在闹市,在人声鼎沸处,
思考生命的价值。
答案:读小说最好是在雪天
在飘飘洒洒的雪花中
感受
作者的爱恨情仇
读散文最好是在春天
在柔柔的春风中

受作者的绵绵情意
2.(2020
年连云港卷)仿照前后句,在横线处续写句子,要
求意义连贯,结构一致。
行走,是与自己相遇的途径。亲近自然,读书,历练,都
是夯实人生基础的课程,让我们走向丰饶和充盈。行走,让人
生更精彩。孔子周游列国,只言片语汇成儒家经典;王维使至
塞上,大漠长河绘出壮美画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陶渊明采菊东篱,南山飞鸟寄托隐逸之心。人
生无涯,行者无疆。愿你行走的人生绚丽多姿。
答案:示例一:李白江边送友
孤帆远影牵出依依别情
示例二:东坡夜游古寺
月色柏影驱散贬谪之闷
3.(2020
年本溪卷)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
的排比句。
生活离不开自律。自律是帆,助你远航四方;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自律是花,陪你绽放冬夏。自律是优秀而
美好的品质,愿自律成为你飞翔的翅膀。
答案:示例一:自律是云
伴你畅游天地
示例二:自律是水
带你行遍天下
技巧
分析语境,明确上下文语境,确定仿写主题;分析例句,明确句式、修辞;联想、想象,组织成句。注意仿写的句子与上下文常常形成并列或递进的关系。
举例
(2020年重庆B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荡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里要仿照“微风与湖水握手,荡漾出轻柔的涟漪”的句式、内容来续写,可以选取“茶叶、沸水、高山、薄雾”等事物,然后写出事物产生的结果即可。
答案:茶叶与沸水握手 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高山与薄雾握手 幻化出缥缈的云海
考点五
续写式
【题型专练五】
1.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幸福常常在对比中产生。没有在冰天雪地里跋涉过的人,
不会感受到暖室轻裘的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没有在饥寒交迫中受过煎熬的人
不会明白丰衣足
没有在疾病缠身中受过折磨的人
不会体味身体健
食的可贵
康的美好
2.(2020
年金华卷改编)阅读《海浪》的节选部分,仿照画
线诗句,续写一节诗。要求内容贴切,结构相似。
海浪
海浪是娃娃
手牵手,笑着,
一起跑过来。
海浪是橡皮擦,
把沙上的字,
都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海浪是糊涂虫,把美丽的贝壳,忘在了沙滩上。
3.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国难当头,总有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新冠病毒横行的
日子里,白衣天使负重前行,守护着华夏的安宁。如果病毒是
一座山,白衣天使就是那蜿蜒崎岖的路,让我们稳重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病毒是一片海
白衣天使就是那迎风飘摇的船
让我们安全到港
如果病毒是一座城
白衣天使就是那明亮柔
和的光
让我们远离黑暗
技巧
①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发挥创造性思维,来选择恰当的话题,最恰当的话题应既和例句中的陈述对象属性一致,意蕴一致,同时也为自己所熟悉,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积累,能灵活自如地仿写。②其他如句式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情感格调一致等,都是仿写句子的共性要求,不再赘述。
举例
(2020年重庆A卷)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词语:落叶 大海 夕阳
考点六
开放式
(续表)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例句的结构“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那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和故乡的关系,表达思乡之情。但题干提出“修辞和句式不限”,所以仿写时只要“用意象表达情思”即可。
答案:示例一:大海——海是静的,仿佛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犹如一块碧玉,让人有种触摸的冲动,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示例二:落叶——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时光总是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示例三:夕阳——夕阳射出一束束金光,照在大地上,一阵微风吹过,撩起了万千游子的思乡之情。
【题型专练六】
1.(2020
年孝感卷)仿照示例,在“静”和“真”中任选一
个字,阐释茶道内涵。
示例:和——与“喝”谐音,同时蕴含“阴阳调和”的宇
宙之道及“和而不同”的君子之风。
答案:示例一:静——与“敬”谐音,同时包含安静宁谧
的修养之道。
示例二:真——与“斟”谐音,同时表达本真、真诚的相
处之道。
2.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选取几种景物进行描写组合,展
现故乡美丽的风景。(至少三种景物,句式不限)
示例: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
飘起。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
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
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答案:在秋天,西风吹起的时候,地上的落叶便在空中起
舞,田野是金黄色的。黄澄澄的稻谷,远远望去,整个田野就
像铺上了一块金色的地毯。抬头仰望,天空瓦蓝瓦蓝的,洁净
得好像刚洗过的蓝宝石,使人感到秋高气爽。
3.以“书信”为描述对象,至少用上两种修辞,写一段话。
(50
字左右)
答案: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
似月光唤起我们的思绪,似燕子捎给我们呢喃。
考点七
对联式
技巧
①看语境——看所要对联的语言环境,如情感基调、运用环境等。②看词性、结构——判断几组短语的词性,根据词性、结构等方面初步确定对应的词语(先不用判断是哪一联)。③看平仄——找出每一联最后的一个词语,判断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就可判断哪一句是上联,哪一句是下联。④看效果——通读一遍,结合语感加以判断组合是否正确。
举例
(2020年湖南常德卷)下面是宋教仁先生题湖南桃源桃川书院联中的词语,其顺序已打乱,请按要求重新排列。
真心 乾坤 莫 堕 使 尘雾 热血 将 洗 要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对联词性相对的要求,可以得知,“莫使”对“要将”,“真心”对“热血”,“堕”对“洗”,“尘
雾”对“乾坤”。上下联注意仄起平收。
答案:上联:莫使真心堕尘雾 下联:要将热血洗乾坤
(续表)
【题型专练七】
1.(2020
年绍兴卷)下面是一副打散的对联。请根据已排定
的部分,运用对联知识,重新排序组合。(只填序号)
①夜雨挑灯
②霁日寻芳
③卧读《离骚》泪下
④春宵载酒
⑤闲歌《乐府》神怡
⑥秋风闭户
上联:____
下联:____
____

____
____
答案:上联:⑥①③
下联:②⑤
2.读一副好的名胜集句联,不仅卧游胜地,而且重温名句,
一举两得,其乐无穷。下面是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
上联集合了《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的原句,下联集合
了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和苏轼《放鹤亭记》中的原句,浑然
天成。根据你了解的内容,补写下面的上联。
上联:衔远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答案:吞长江
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