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 课件(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16 15: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比热容
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想一想
烧开整壶水与半壶水,整壶水吸收的热量多还是半壶水吸收的热量多?
将一壶水升高30°C与升高3°C,哪个需要的热量多?
除了物体的质量和变化的温度,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吸收的热量?
实验: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
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那是不是只要物质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
实验设计
想一想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水和食用油的质量要相等?
2、在实验中温度计的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如何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水的吸热能力更强。
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物质的种类

食用油
温度(℃)
30
32
34
35
30
34
36
38
加热的时间(min)
0
1
2
3
0
1
2
3
小组讨论: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谁的温度变化大?谁的温度变化小?
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还是弱?
笔记:
1、实验器材的作用:
温度计:寻找升高相同温度的加热时间。
相同的加热器:将比较热量,转化为比较加热时间。
2、实验结论: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升高温度和种类有关。
阅读课本P11,完成下列各空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公式:c=Q/m△t
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
物理意义: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数值上等于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二、比热容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1)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2)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水与冰的比热容是否相同?
(3)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为什么用水作“热源”在暖气管道中循环?
笔记:
1、比热容:吸收热量/(质量×升高温度)
2、符号:c;单位:J/(kg
·
℃)
3、物理意义:数值上等于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三、热量的计算
例1.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Q放=c水m(t0-t)
=
4.2×103J/(kg·℃)×100kg×(70℃-20℃)
=
2.1×107J.
例2:使20
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J/(kg·℃)]
20g=0.02kg,△t=t-t0=0°C-(-10°C)=10°C
Q吸=c冰m水△t
=2.1×103J/(kg·℃)×0.02kg×10°C=0.42×103J
Q吸=Q放=0.42×103J=c水m水(t-t0)
m水=Q放/(c水△t)=0.42×103J/(4.2×103J/(kg·°C)×5°C
=0.02kg=20g
例3:把质量是100g的铁块放在火炉里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来立即投人到盛有200g水的杯子里,水的温度由20℃升高到66℃,不计杯子吸热和散失到空气中的热量,求炉火的温度。
笔记:
1、吸收/放出热量计算公式
Q
=
cm△t
2、升温时:△t=末温t-初温t0
降温时:△t=初温t0-末温t
3、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热量时:
Q吸=Q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