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用于血液制品的运输
B.石墨做电极
C.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D.碳酸钙做人民大会堂的柱子
2.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加盐酸
B.在空气中灼烧
C.加硝酸银溶液
D.看颜色
3.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X
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碱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Fe2O3,则盐为FeSO4
C
盐
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D
金属
若X为Zn,则反应能够发生
A.A
B.B
C.C
D.D
4.已知物质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的另外三种物质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可能是( )
加入物质
硝酸银溶液
氧化铜
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溶解,溶液变蓝
无明显现象
A.NaCl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硝酸
D.稀盐酸
5.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为置换反应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②为复分解反应
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
6.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的炭粉
B.CO2(CO)点燃
C.氧气(水蒸气)
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D.FeSO4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Fe粉,过滤
7.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8.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鸡蛋壳和白醋制取二氧化碳
B.用6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C.用自来水清除水垢(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D.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9.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Ba2+、K+、NO3-、CO32-、H+
B.K+、Cl-、Mg2+、NO3-、H+
C.Fe3+、SO42-、OH-、Cu2+、H+
D.Ag+、Ba2+、Cl-、NO3-、K+
10.A
+
B
→
盐
+
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
A.H2SO4和NaOH
B.CO2和NaOH
C.HCl
与CuO
D.H2SO4和BaCl2
11.利用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
C.该化学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1
12.有一溶液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别滴加到盛有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的现象如下表。则溶液X是下列选项中的( )
试管中盛放物质
碳酸钠溶液
硝酸钡溶液
氯化钠溶液
现象
有气泡冒出
有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A.稀硫酸
B.MgSO4溶液
C.KOH溶液
D.稀盐酸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Na+、
CO32-、OH-
B.H+、Na+、OH--、Cl-
C.Na+、SO42-、OH-、Cl-
D.H+、K+、CO32-、SO42-
14.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5.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①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②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
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二、填空题
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在喝茶时,取下茶杯盖应该________放在桌面上;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提倡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这里的“碳”是指_________;
A
碳元素
B
碳原子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们闻到花香,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____________;
(4)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一些小苏打(NaHCO3)的作用是__________。
A
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
B
给馒头添加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C
除去发酵后面团中的酸
D
让馒头色香味俱全
17.生活中蕴化学,留心处皆学问.请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Na2CO3
②Ca(OH)2
③HCl
④NaCl
⑤NaOH
⑥CaO
⑦CO
⑧NaHCO3
(1)生活中的调味品_____;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_____;
(3)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
(4)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要产品_____.
(5)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
(6)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_____;
(7)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8)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_____.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测定纯碱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根离子沉淀法。实验步骤: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w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
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成分反应,证明反应后剩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滤、洗涤、称量沉淀的质量为mg;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法。学习小组利用右图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①实验装置乙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小组通过测量丙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确定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过快,产生的气流过急,会导致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写“偏高”、“偏低”或“不变”)。
(3)测氯化钠法。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再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三、推断题
19.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分别由H、C、O、Cl、Na、Ca中的2﹣3种元素组成,请根据你的推断,完成下列问题
(1)A为氧化物,可用于制备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写出用A制备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B、C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B,B的化学式为_____。
(3)D是一种常见盐,常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取D溶液进行实验,操作及部分现象如图1所示,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从上述已推断出来的A﹣F七种物质中选2种为一组,按图2装置实验,根据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液体
①_____
②_____
固体
③_____
④_____
四、实验题
20.小金用三个方案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已知:氯化钠溶液显中性②氯化铜易溶于水。请回答:
(1)方案一:先向试管中加入的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_;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
若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方案二:取2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则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方案二可以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吗?_______理由是______。
(3)方案三:单独使用某种物质完成该实验。下列哪两种物质单独使用成完成该实验?_____。
A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试液
D
硫酸铜
21.下列三个实验均可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实验Ⅰ:用试管集满CO2,迅速加入NaOH溶液、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静置.
(1)实验后打开橡皮塞时,听到响亮的“啵”声,其原因是实验后试管中的气压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对静置后的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由对应的现象可推知CO2与NaOH溶液一定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a.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b.滴加少量稀盐酸,不产生气泡
c.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Ⅱ:在8.0g
NaOH固体中加入适量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CO2,直至产生白色沉淀Na2CO3.
(1)某托盘天平标尺的最大刻度为1g,配备有1g、2g、5g和10g四种砝码若干个,用该天平称取8.0g
NaOH固体时,所需砝码总数为______个;
(2)实验Ⅱ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Ⅲ:如图所示,将5mL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ρ≈1.1g/mL)缓慢、全部注射入瓶中,观察到酒精倒流入瓶中,最终瓶中剩余5mL气体.此实验条件下,1体积水约可溶1体积CO2,CO2不溶于酒精,ρ(CO2)≈2gL.
(1)实验时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代替量筒中的酒精;
(2)实验时将NaOH溶液缓慢注射入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知:与NaOH溶液反应的CO2约为_____(取整数)mL;
(4)理论上,上述5mL
NaOH溶液与足量CO2反应都转化为Na2CO3时,参加反应的CO2的体积大约为多少毫升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5)实际上,上述NaOH溶液吸收的CO2偏少,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CO2不纯
b.装置漏气
c.NaOH与CO2化合生成了NaHCO3
d.倒流入瓶中的酒精干扰了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
五、计算题
22.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10
g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生成C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请据图计算该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3.将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25.9g溶于127.4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104.0g,此时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B
6.C
7.C
8.C
9.B
10.D
11.B
12.A
13.C
14.D
15.C
16.倒
D
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AC
17.④
②
③
①
⑦
⑧
⑥
⑤
18.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BaCl2有剩余
×100%
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中(
偏低
加入足量稀硝酸
再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
19.CaO+H2O=Ca(OH)2
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
H2O
盐酸
CaO
Na2CO3
20.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
NaOH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碳酸钠
不可以
如果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有剩余也没有明显现象
AC
21.变小
c
3
溶剂的种类
不能
防止二氧化碳气体从导管逸出
75
151
abd
22.50%
23.解: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生成的沉淀质量为z。
Na2SO4
+
BaCl2
=
2NaCl
+
BaSO4↓
142
208
117
233
x
104g×20%
y
z
142
:
208
=
x
:20.8g
x=14.2
g
208g
:
117=20.8g
:
y
y=11.7g
208g
:
233=20.8g
:
y
z=23.3g
(25.9g-14.2g+11.7g)÷(25.9g+104.0g-23.3g)×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