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瞭望/火燎
授予/给予
B.埋没/埋怨
儒家/懦弱
C.彷徨/仿照
挫折/不知所措
D.激变/缴纳
绣章/袖子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miǎn
huái(
)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什么都zūn
zhào(
)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3)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
shǒu
páng
guān(
)
3.下列填写在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_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__________。
(3)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适应一个固定不是寻求新知识,_________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研究学术不可缺少,__________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A.探察
探测
而是
不但
而且
B.察看
观测
而是
不但
而且
C.探察
探测
就是
因为
所以
D.察看
观测
就是
因为
所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B.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C.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D.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验教学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B.“光头警长”表示,能够代表香港警队参加国庆70周年活动十分荣幸。
C.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凝聚了中国艰苦卓绝的付出。
D.通过一个个“日评会”“观影会”“故事分享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二、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④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⑤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⑥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⑦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⑧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6.选段主要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第⑥段,说说我们在做学问时,应该如何去“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一句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本文内容,说说罗戎口中的“格物致知”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11月25日,GES2019未来教育大会“面向共同未来的探索”圆桌论坛拉开帷幕。好未来教育集团首席财务官兼大学及职业教育事业部总裁罗戎在论坛上说:“让我们在持续的‘格物致知’当中,更好地探索人类共同的未来,让教育为整个人类未来做出更好的贡献。在未来社会经济、人才结构、环境等很多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这些因素和教育之间会发生怎样的一种联系?我们应该怎么去利用好它,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产生的帮助会更大?这是今天所有伙伴坐在一起讨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拓展
人贵好问
宋宗桃
①以色列的母亲在孩子放学后,不是问孩子学了什么,考了多少分,而是问孩子:“你今天问问题了吗?你问了好问题了吗?”
②学问学问,贵在一个问字。
③人是带着问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问,是上帝嵌人人类灵魂的基因。人从有思维开始,就在不断地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会问,是人的“标签”之一。
④上学爱问,执经问难,可能成为学霸;做事爱问,三推六问,可能成为专家;从政爱问,问政于民,可能成为一方领袖。
⑤问是每天都必须做的“工作”。白天,问事求理,在工作中成长;晚上,抚躬自问,在人睡前自省。在家,爱在口下。嘘寒问暖,无河东狮吼之詈,有举案齐眉之和。出门,路在口下。问渔询樵,无杨朱泣歧之忧,有长风破浪之时。事亲,孝在口下。问安视膳,谁说论心不论事,心到先得话暖心!交友,谊在口下。含寥问疾,莫愁前路无知己,一句话一辈子。
⑥问,是打开灵魂、打开世界的钥匙。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怀疑一切”就是遇事就要问。可以说,怀疑一切造就了马克思。同样,屈原之所以伟大,也是问出来的。屈原曾经创造了连问的世界纪录。他的《天问》373句,1560字,竟然一口气对天、对地、对人生提出了173个问题。流传最广、最有影响、最具传奇色彩的问是牛顿的苹果之问。有一天,牛顿正坐在苹果树下休息,忽然一个苹果掉了下来,砸在了他的头上。他摸了摸被砸痛的地方,捡起苹果,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边升,而总向下边落呢?是不是有一种看不见的力在起作用,把苹果拉向地面呢?过了很久,牛顿终于找到了答案,这就是“万有引力”。
⑦不仅牛顿,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不俗之问,但我最欣赏的有四。
⑧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闰六月,苏东坡写了一首充满禅机的《题沈君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⑨物体是怎样发声的,现代人说起来简单,就是振动。但是古人是不清楚的。不仅苏东坡,早在唐朝的韦应物也有一首类似的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诗:
⑨应该说,韦应物注意到了“两相激”,距离振动更近了一步。但不管咋说,苏东坡和韦应物都是文人,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给出答案。只能说,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已是相当不错。至于破问,当然得有痴于此道的、反复琢磨研究的有心人出现。总之,先有提问,后有破问。提问和破问之交替,就是不断地前进。
⑩能够发现问题并“问”出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信然!
11.从全文看,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
2.(1)缅怀(2)遵照(3)袖手旁观
3.A
4.C(将问号改为逗号)
5.D(在“更加”前添加主语,比如“同学们”)
二、课内阅读
6.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举例论证;列举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具体论证了传统的“格物致知”并不是真正的“格物”,而是“格己”,从反面论证了本文观点,使论证具体而有说服力。
8.“格物”需要通过实验,而实验需要具体而细致的计划,有一个合适的目标,需要眼光、勇气和毅力。
9.不好。“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0.“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实验,去探察事物而获得知识,也就是探索人类共同的未来,让教育为整个人类未来做出更好的贡献。(意思对即可)
三、课外拓展
11.人贵好问。
12.用以色列母亲放学询问孩子在校是否提问的例子,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人贵好问;以事例开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
13.举例论证;列举毛泽东的发问,具体论证了“不仅牛顿,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不俗之问”的观点,进而论证文章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14.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问,在发问求解中,不断丰富自己,才能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