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代号填在下面空格内,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2.中国近代史上,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
A英国 ·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3.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这个历史事件中,新疆是被谁侵占的
A.英国 B.俄国 C.阿拉伯 D.日本
4.侵略者攻入北京,特许官兵公开抢掠三天,他们挨门挨户抢夺财物。烧杀奸淫无恶不作,这些强盗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5.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百日维新 D.新文化运动
6.下列人物中,支持戊戌变法的是
A.慈禧太后 B.光绪帝 C.荣禄 D.袁世凯
7.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成立兴中会 B.成立同盟会 C.武昌起义 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A.《青年杂志》的创办 B.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新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9.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北京大学学生示威游行 B.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C.北洋军阀政府镇压游行学生 D.上海工人举行罢工
10.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上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李大钊 D.董必武
11.黄埔军校的首任校长是
A.孙中山 B.周恩来 C.廖仲恺 D.蒋介石
1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三民主义
13.红军长征途中遵义会议召开后,紧接着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飞夺泸定桥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
14.中国有一座城市,它因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因30 万同胞在此无辜遇难而痛恨,它就是
A.北京 B.南京 C.天津 D.上海
15.揭开中华民族伟大抗日战争序幕的是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6.1945年8月,不顾个人安危,陪同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的是
A.周恩来、王若飞 B.周恩来、邓小平
C.周恩来、叶剑英 D.贺龙、王若飞
17.“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8.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B.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C.国民党内部己出现明显分化 D.人民武装力量还相对弱小
19.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 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0.抗日战争肘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反扫荡
21.1917年任北大校长时提出‘‘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鲁迅
22.弃官回乡,走上实业救国的清末状元是
A.周学熙 B.张謇 C.荣宗敬 D.荣德生
23.下列表明社会风气发生变化,体现人格平等的称呼是
A.大人 B.老爷 C.万岁 D.先生
24.1930年在国际商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的是
A.京张铁路的设计方案 B.“红三角”牌纯碱
C.侯氏制碱法 D.电影《定军山》
25.维新变法运动时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右图),不仅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兼具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它是我国今天哪所著名大学的前身。
A.南开大学 B.天津大学 C.清华大学 D.北京大学
二.材料分析题(共35分)
1.阅读下面材料(16分) ’
材料一:1933年2月,日本代表在国联特别大会上的发言说:“日本在满洲曾经两度战争,而且是曾以国民的生存孤注一掷,日本今已不愿再事战争,而国际和平唯有以互让为基础才可获得,固属诚然;但一个国家为了生存,终有其不可能退让、妥协、死活的问题存在。——满洲问题,就是这种问题。
材料二:“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材料三:1945年8月21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八年间的死亡流涉,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了报酬。”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在满洲曾经两度战争”一是指日俄战争,另一战争是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一战争.国民政府采取______________政策。(4分)
(2)材料二中的《卢沟桥歌》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 (4分)
(3)依据材料三, “五十年”前中日两国发生了______________重大的事件,当时被割走的领土是______________。 (4分)
材料四中的图一、图二“胜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分)
阅读下面材料(10分)
“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
(1)从这段文字你可以看出毛泽东讲的是______________历史事件。(2分)
(2)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既然知道“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去呢 出于什么目的 (6分)
(3)毛泽东此行最终的结果是同国民党签订了《______________》 。(2分)
3.阅读下列材料(9分)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4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一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5分)
三.探究与运用(15分)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 5分)
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京条约》是______________战争后清政府同______________签订的《马关条约》是______________战争后清政府同______________签订的,《辛丑条约》是______________战争后清政府同______________签订的。(6分)
(2)上述三个条约勒索中国的赔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分别说出这三个条约是怎样使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