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例1例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时例1例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14:4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新知导入
原图
图1
图2
图3
图4
新知导入
思考:
把变化后的的图与原图相比,你有什么感觉?
自主探究
怎样才能使它的形状不变呢?
新知讲解
8cm
5cm
16cm
10cm
观察比较:
放大后的长与原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你有什么发现?
原图
放大后的图形
新知讲解
8
5
16
10
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图长方形的长的2倍,
放大后长方形的宽也是原图长方形的宽的2倍。
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
8cm
5cm
(1)如果要把这幅图按1∶2缩小,长和宽和原来什么关系?
(2)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3)这里的1:2表示了什么?
自主探究
(4)还可以继续缩小吗?
4cm
2.5cm
8cm
5cm
16cm
10cm
自主探究
按2:1放大。
8cm
5cm
4cm
2.5cm
按1:2缩小
分别用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原图对比,能发现什么?
大小变了
形状没变
(2)图中( )号图形是 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缩小的。






(1)图中( )号图形是 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 )的比放大的。

2 1


1 2
及时练习
要想解决原图是按怎样的比放大和缩小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一数
二标
三算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放大后,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几格?你是怎样计算的?
放大后的长:4×3=12(格)
放大后的宽:2×3=6(格)
12
6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放大后, 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几格? 你是怎样计算的?
放大后的长:4×3=12(格)
放大后的宽:2×3=6(格)
缩小后的图形呢?
12
6
缩小后的长:4÷2=2(格)
缩小后的宽:2÷2=1(格)
1
2
比较上面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先按3:1的比画出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按1:2的比画出原来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12
6
1
2
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相同点
不同点
1、边的长度按一定的倍数放大或缩小,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图形的形状不变。
2、比的前项表示变化后的长度,比的后项表示原来的长度。
比值大于1(如2:1),表示图形放大。
比值小于1(如1:3),表示图形缩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区别与联系:
回顾总结
练一练
按2:1的比画出直角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
量一量,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
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
答: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
5cm
2.5cm
基础练习
1、按1:2的比画出下面图缩小后的图形。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
(1)按1:2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缩小后的图形。
基础练习
(2)按1:3的比画出梯形缩小后的图形。
(3)按2:1的比画出圆形放大后的图形。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按2:1放大
按1:2缩小
大小改变
形状不变
比的前项表示变化后的长度
比的后项表示变化前的长度
作业布置
作业:练习六第1、2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