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天下第一楼(节选)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0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同步课时测试题
天下第一楼(节选)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咬牙跺脚 案板 行头 编排
B.骂骂咧咧 算盘 银票 克薄
C.另请高明 虐待 喧哗 名噪
D.不动声色 安顿 盖章 煞白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四周绿荫环抱,郁郁葱葱,四季鸟语花香,清幽静谧。
B.我才疏学浅,实难担此重任,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C.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D.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吋间2020年5月29日表示,美国将终止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这引起了赫赫扬扬的世界舆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额外的?这儿全是大爷的!
B.那是,那是,哟,我的萝卜丝饼!
C.干什么你们?告诉你们,五爷而今是“闻香队”的!
D.我去瞅瞅我大哥,晚上,这儿吃饭、拿钱、带常贵。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同学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B.复习阶段,能否做到高效有质量,是成绩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C.读汪曾祺散文的时候,就像是欣赏一幅幅清新淡雅的素描。
D.随着高口碑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播出,几位音乐剧演员也开始蹿红。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天下第一楼》自1988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五百余场,场场爆满,是继《茶馆》之后,演出场次最高。
B.《天下第一楼》描写了创业于清代同治年间、传至民国初年的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由人不敷出、势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噪京华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
C.《天下第一楼》歌颂了卢孟实、玉雏儿、罗大头、常贵等人的聪明才智、事业心与实干精神。
D.《天下第一楼》的语言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筑牢维护人类生命安全的堤坝,世界卫生组织肩负着独特使命。
②“一箭易断,十箭难折”。面对困难,最可贵的是齐心协力,最可怕的是纷争拆台。
③关键时刻,试图弱化世卫组织等多边机构作用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支持世卫组织的工作,对于全球战胜疫情至关重要。
④任何试图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的言行,都不利于推进国际合作,也终将不得人心。
⑤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它更是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⑤④③①②
B.⑤①④③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③①
7.根据拼音写汉字。
走进大美聊城,登上diāo liáng huà dòng(__________)的光岳楼,俯瞰井然有序的古城,一览波光潋滟的东昌湖,感受这方土地所yáng yì(_______)的和谐与温暖。
8.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从中选出一幅最能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5)题。
赔偿
余显斌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膩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
(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
追赶买主→①___________→双倍赔偿
以“我”的活动为暗线:
②___________→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

(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⑤⑥?段中加框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5)“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10.《天下第一楼》一文中作者注重细节刻画,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卢孟实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个生活片段。(最好突出某一方面的细节,如动作、心理等)(150字左右)
情境预设:①做错事后懊悔的心理;②打扫卫生擦玻璃的动作。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错别字。B.克一刻。
2.答案:D
解析:“赫赫扬扬”形容兴旺显赫,与语境不符。
3.答案:B
解析:第二个“那是”后面应该用句号。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A.否定失当,可删掉“不要”。B.两面失衡,可删掉“能否”。C.缺主语,可删掉“的时候”。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应在“最 高”后加上“的剧目”。
6.答案:C
解析: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可知,谈论的话题是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做。②句是起始句,排除A、B两项;①③⑤三句相比,先说世卫组织“肩负着独特使命”,再说世卫组织“在抗击疫情国际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①句后⑤句,③句是总结句,批评拆台行为,点明正确做法,排除D。故选C。
7.答案:雕梁画栋 洋溢
解析:“雕梁画栋”的“梁”不要误写成“粱”;“栋”的右半部分是“东”,不要写成“”。
8.答案:(示例1)图一 这幅画由汉字“戏”和脸谱组成,突出体现了戏剧节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示例2)图二 这幅画由两张哭笑人脸上下交错构成,体现了戏剧节的戏剧演绎百态人生的特点。
解析:先回答选哪一幅,然后对所选图片进行简要描述,描述时抓住其如何突出了戏剧节的特点来组织语言。
9.答案:(1)①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②用假钞,买泥塑(或:买泥塑,急离开)(意合即可)
(2)①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②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
(3)第⑤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⑥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任选两处,言之成理即可)
(4)①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②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③诚实守信。“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④自豪。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5)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解析:(1)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能力。先找到写老人活动的段落,“追赶买主”在第③段,“双倍赔偿”在第?段,那么中间描写老人活动的内容就是需要概括后填写的,很显然是第⑥⑦段老人举起泥塑摔碎,并告知“我”真相。然后再从文中找岀描写“我”的活动的内容,由后面的“被追上,知真相”可知,要概括的内容在第①②段,即“我”用假钞买泥塑后,着急离开。
(2)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从“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不难看出该句是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接着分析该句的表达效果,并指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成功使用假钞后的愉悦心情。
(3)解答本题需要联系具体段落,分别分析“我”脸红的原因。根据第④段的内容,老人问“我”是否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说“这就是啊!”可知第⑤段的“脸红”是因为“我”的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⑥段老人举起泥塑,摔在地上,所以此时,“我”因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段老人赔给“我”两个泥塑,“我”因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而脸红。
(4)解答此题要注意人物在文中的言行。文中写泥塑“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可以看出老人技艺精湛;从“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可以看出老人诚实守信的品质;从“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可见老人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答题的时候注意写出老人的性格特点,再进行简要分析。
(5)题目的表层含义,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即老人用真品赔偿“我”所购买的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深层含义,联系文章中心可知,“赔偿”是指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了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10.答案: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止,周围静得可怕,就如同我沉沉的心。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的渴望,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家,我依旧心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