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鱼我所欲也 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鱼我所欲也 同步课时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17 08: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统编版同步课时测试题
第9课 鱼我所欲也
1.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死亦我所恶(凶恶)
B.蹴尔而与之(踩踏)
C.妻妾之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贤者能勿丧耳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下列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箪食,一豆羹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D.万钟于我何加焉
4.请用“/”为下列各句做适当的朗读停顿:
(1)所欲有甚于生者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5)是亦不可以已乎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厌恶( ) 蹴尔( ) 一箪食( )
得兼( ) 妻妾( ) 一豆羹( )
6.《鱼我所欲也》出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__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四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
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
(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
万种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
(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_________
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
(4)而: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___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
(3)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赞颂路人和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调人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根据《鱼我所欲也》写出相应的句子:
(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__________。
(3)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
(4)在孟子看来,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情况是:__________。
(5)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__________。
(6)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万事莫贵于义》)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_________
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__________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_
④予子冠履 冠:__________
⑤不若手足之贵也 不若: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3)两文都很推崇“义”,请选出下列最符合“义”的品质的一组( )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⑤2017年7月6日,来自哈尔滨的侯爽在危急时刻,不顾自身安危,勇敢地站出来,在高空中同闹事乘客搏斗,维护了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⑤
(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_____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_________”的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恶”解释为“讨厌,憎恨”。
2.答案:A
解析:B项中“辟”同“避”;C项中“得”同“德”,“与”同“欤”;D项中“乡”同“向”。
3.答案:B
解析: B项,古今意义都是“侍奉”。A项,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器具。今义:豆子。C项,古义:古代的一种量器。今义:计时的器具;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D项,古义:益处。今义:增加。
4.答案:(1)所欲/有甚于生者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5)是/亦不可以已乎
5.答案:wù ; cù ; dān ; jiān ; qiè ;gēng
6.答案:孟子?告子上; 孟子; 战国; 儒家;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论语; 大学; 中庸
7.答案:(1)与: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
(2)于: 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3)是: 批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4)而: 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8.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答案(1)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②同“避”,躲避
③假如,假使
④帽子
⑤不如,比不上
(2)①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可贵的。
(3)C;
(4)舍生取义(或“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事莫贵于义
解析:(3)第①句透露出一种退世避隐的思想,与“义”无关;第②句,文天祥宁死不降元,是“义”的一种体现;第③句告诫人们为人处世应当谦虚,切勿骄傲,与“义”无关;第④句表现鲁提辖义救金家父女和林冲,与“义”有关;第⑤句,侯爽不顾个人安危,保卫飞机上全体人员的安全,是“义”的一种表现。因此,本题应选C项。
(4)【参考译文】
【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可贵的。(如果)现在对某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和脚,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和脚可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义更可贵的。”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