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合成高分子-2021年真题同步卷【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合成高分子-2021年真题同步卷【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16 21: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章
合成高分子》2021年真题同步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有关我国各大博物馆镇馆文物所含化学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
湖南省博物馆西汉?丝质素纱禅衣
浙江省博物馆战国?漆器
故宫博物院北宋?千里江山图
国家博物馆商后期?司母戊鼎
蚕丝原料﹣纤维素
树漆﹣有机高分子
彩色矿物颜料﹣无机物
鼎身合金﹣青铜
A
B
C
D
A.A
B.B
C.C
D.D
2.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可以使煤变为清洁能源,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
D.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由于产气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故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
3.一种用于隐形眼镜材料的聚合物片段如下: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式为:
B.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C.完全水解得到的高分子有机物,含有官能团羧基和碳碳双键
D.完全水解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具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C.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生物柴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7.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化学家和一位日本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导电塑料领域的贡献,他们首先把聚乙炔树脂制成导电塑料.下列关于聚乙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聚乙炔是以乙炔为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的高聚物
B.聚乙炔的化学式为?﹣[﹣CH=CH﹣]﹣n
C.聚乙炔是一种碳原子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链状结构的物质
D.聚乙炔树脂不加任何填充物即可成为电的良导体
8.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2种官能团
B.未经过处理的天然橡胶性质不稳定,在空气、日光作用下会发生老化
C.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尼龙属于合成纤维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氯乙烯可用来制PVC塑料,PVC塑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C.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煤焦油
D.向2mL苯中加入1mL碘的CCl4溶液,振荡后静置,上层呈紫红色
10.下列有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于干旱地区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
B.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
C.医用高分子可用于制造医用器械和人造器官
D.聚乙炔膜可用于分离工业废水和海水的淡化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1.中国的高铁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①高铁座椅内填充有聚氨酯软质泡沫.聚氨酯属于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填字母).
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③高铁轨道建设需用大量水泥.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和 
 (填字母).
a.石灰石
b.粗盐
c.纯碱.
12.(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淀粉 
B.棉花
  
 C.蚕丝
D.塑料
(2)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烃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是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是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是 
 .
(3)下表是某品牌方便面包装上的部分说明.
品 名
××方便面
部分配料
①食盐
②姜黄
③牛肉
④脱水菠菜等
保质期
六个月(置于阴凉干燥处)
生产日期
标示于包装外袋上
上表所列配料中,属于调味剂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着色剂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富含蛋白质的是 
 .
13.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有两种,一种是巴西三叶橡胶树产出的橡胶,通常就称为天然橡胶;另一种是杜仲树产出的橡胶,它是我国特产,在湖北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被称为杜仲胶.
(1)天然橡胶单体A的名称用系统命名法可表示为 
 .
(2)杜仲胶也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但与一般天然橡胶不同的是,它是反式结构,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14.近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火灾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死因并非高温烘烤或火烧,而是慌乱奔跑时吸入烟雾中毒.且起火的建筑装修越豪华,这一点越明显.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你认为其中含量最大的为 
 ,在火灾现场,为防止气体中毒的防护措施是 
 .
(2)上述变化中①所属的反应类型为 
 ;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加氢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据此,上述反应中属氧化反应的是(填代号) 
 .
(3)在装修中广泛使用的粘合剂也是极易发生火灾的物质,聚乙烯醇缩丁醛就是这样一种粘合剂,它是由聚乙烯醇与丁醛缩合得到的含有六元环的高分子化合物,若已知反应:2CH3OH+HCHO→CH3OCH2OCH3+H2O可以发生.请写出制取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合剂的化学方程式: 
 .
15.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①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它由钢筋混凝土、7000多块红色铝板和1200多块玻璃等建成.钢筋混凝土 
 (选填“是”或“不是”)复合材料,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际上不是硅酸盐材料而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 
 性(选填“热塑”或“热固”).
②据报道,每年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从以下物质中选择填空:
①油脂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
⑤棉花
⑥甘油
⑦硬脂酸
⑧亚油酸
⑨天然橡胶
⑩腈纶?蚕丝?聚乙烯树脂
(1)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2)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3)属于塑料的是 
 ;
(4)属于纤维的是 
 ;
(5)属于橡胶的是 
 ;
(6)属于糖类的是 
 ;
(7)属于蛋白质的是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技视界》发表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一文中,比较了不同的纺织纤维(见下表),并呈现了我国在不同年份化学纤维产量占纺织纤维总量的比重(见图)。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纤维界定
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如棉、麻、丝、毛、竹纤维等。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得,如锦纶、涤纶、氨纶、粘纤等。
织物性能
耐高温、抗腐蚀、抗紫外线、轻柔舒适、光泽好等。
抗拉、抗皱,色牢度好,颜色鲜艳,某些性能甚至优于天然纤维。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天然纤维耐高温。 
 
(2)化学纤维已逐步成为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 
 
(3)高分子物质可作为生产化学纤维的原料。 
 
(4)化学纤维的某些性能可能超过天然纤维。 
 
18.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它在塑料薄膜、食品包装和生物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简式为:
①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由两种单体通过 
 反应(填反应类型)制得的.形成该聚合物的两种单体是 
 和 
 .
②这两种单体相互之间也可能形成一种八元环状酯,请写出该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19.丰富多彩的材料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完美的物质条件.
(1)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
(2)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 
 .
(3)在橡胶中加入炭黑可增强 
 性.
(4)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和随意丢弃而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是 
 .
(5)人工合成的塑料有多种,其中聚丙烯是常见的一种,其结构简式是 
 .
20.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指 
 ,三大合成材料是 
 .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章
合成高分子》2021年真题同步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有关我国各大博物馆镇馆文物所含化学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
湖南省博物馆西汉?丝质素纱禅衣
浙江省博物馆战国?漆器
故宫博物院北宋?千里江山图
国家博物馆商后期?司母戊鼎
蚕丝原料﹣纤维素
树漆﹣有机高分子
彩色矿物颜料﹣无机物
鼎身合金﹣青铜
A
B
C
D
A.A
B.B
C.C
D.D
【分析】A.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B.由漆树树干韧皮部采割的汁液称为生漆,是一种天然水乳胶漆,为优质涂料;
C.彩色矿物颜料即是无机颜料,是无机物的一类,属于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
D.青铜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一种炊器,司母戊鼎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
【解答】解:A.蚕丝成分为蛋白质,而不是纤维素,故A错误;
B.树漆是漆树树干韧皮部采割的汁液,是一种天然水乳胶漆,为优质涂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彩色矿物颜料即是无机颜料,是一类无机物,属于无机性质的有色颜料,故C正确;
D.青铜是由红铜和锡等金属铸造而成的一种炊器,司母戊鼎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器物,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蚕丝、树漆、颜料、青铜等的成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掌握反应的实质,题目难度不大。
2.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可以使煤变为清洁能源,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C.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
D.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由于产气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故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
【分析】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都是化学变化,煤经过气化生成水煤气,液化可生成甲醇;
C.特种钢缆是金属材料;
D.天然气是甲烷,由于产气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
【解答】解: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它们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大,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煤气化是一个热化学过程。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煤液化就是把煤裂化,再利用催化剂向哪些小分子中加入氢,以得到与石油产品成分相近的燃料油,都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主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正确;
D.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产气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故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知识的分析判断,主要是知识熟练掌握,注意合成材料、金属材料、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页岩气等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
3.一种用于隐形眼镜材料的聚合物片段如下: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式为:
B.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C.完全水解得到的高分子有机物,含有官能团羧基和碳碳双键
D.完全水解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具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分析】A.加聚反应的特点,判断单体,聚合物片段分析,是碳碳双键相互加成聚合,断裂其中一个化学键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B.氢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C.水解是断裂酯键,聚合结构简式和官能团性质分析;
D.完全水解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为乙二醇。
【解答】解:A.根据加聚反应的特点,软质隐形眼镜材料的聚合物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高聚物为,故A正确;
B.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物质熔沸点,故B错误;
C.完全水解得到的高分子有机物,含有官能团羧基和羟基,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
D.完全水解得到的小分子有机物为乙二醇,分子中含2种氢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形成过程、单体判断、产物分析、氢键影响物理性质等知识点,主要是官能团的性质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C.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分析】A.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
B.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谱仪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C.无磷洗涤剂是在洗涤剂的成分中不含导致水污染的磷元素;
D.布朗运动的发现为解决分子等微粒的运动做出了贡献.
【解答】解:A.光导纤维是SiO2,属于无机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化合物,则二者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棉花、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故A错误;
B.光谱仪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官能团、核磁共振仪用于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谱仪测定相对分子质量,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故B正确;
C.甲醇汽油不能减少含C化合物的排放,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含P化合物的排放,故C错误;
D.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而布朗运动的发现与原子模型的建立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与生活,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组成、分子式确定方法、化学与生活、化学史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单糖、二糖、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C.根据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概念分析;
D.根据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分析.
【解答】解:A.因多糖、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二糖、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与氧化性物质反应,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故B正确;
C.煤的气化是将固体煤中有机质转变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煤的液化指固体煤经化学加工转化成烃类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过程;两者都生成了新物质,故C错误;
D.因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维生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等,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C.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生物柴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B.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
C.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有氢键;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为化石燃料.
【解答】解:A.蛋白质、纤维素、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蔗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不存在生物质能的应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故B错误;
C.氢键对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生理活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故C正确;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为化石燃料,而植物油不属于化石燃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熟悉高分子化合物、燃料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对相关知识的积累.
7.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化学家和一位日本化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导电塑料领域的贡献,他们首先把聚乙炔树脂制成导电塑料.下列关于聚乙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聚乙炔是以乙炔为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形成的高聚物
B.聚乙炔的化学式为?﹣[﹣CH=CH﹣]﹣n
C.聚乙炔是一种碳原子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链状结构的物质
D.聚乙炔树脂不加任何填充物即可成为电的良导体
【分析】A、乙炔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炔;
B、聚乙炔由n个﹣CH=CH﹣组成的聚合物;
C、聚乙炔包括单双键交替的共轭结构;
D、聚乙炔经溴或碘掺杂之后导电性会提高到金属水平.
【解答】解:A、乙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炔,故A正确;
B、聚乙炔是由n个﹣CH=CH﹣组成的聚合物,化学式为﹣[﹣CH=CH﹣]﹣n,故B正确;
C、聚乙炔的链节为﹣CH=CH﹣,是一种碳原子之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的链状共轭结构,故C正确;
D、聚乙炔经溴或碘掺杂之后导电性会提高到金属水平,成为电的良导体,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聚乙炔的结构和性质,注意聚乙炔能导电,经溴或碘掺杂之后导电性会提高到金属水平,成为电的良导体.
8.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含有2种官能团
B.未经过处理的天然橡胶性质不稳定,在空气、日光作用下会发生老化
C.导电塑料是应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棉花属于天然纤维,尼龙属于合成纤维
【分析】A、缩聚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有简单分子的化学反应;
B、天然橡胶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C、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
D、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解答】解:A、根据缩聚反应的概念可知,能发生缩聚反应时至少含有2个官能团,如苯酚和甲醛,共有2个官能团,但作为苯酚,它并没有2个官能团,故A错误;
B、天然橡胶受空气、日光作用会被氧化而老化,故B正确;
C、导电塑料是将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用塑料的加工方式进行加工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包装、电磁波屏蔽等领域,故C正确;
D、棉花、羊毛、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尼龙、涤纶、腈纶属于合成纤维,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材料,记清各种材料的组成、性能与用途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合成高分子的反应及单体判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裂化可以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B.氯乙烯可用来制PVC塑料,PVC塑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
C.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现代工业生产中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煤焦油
D.向2mL苯中加入1mL碘的CCl4溶液,振荡后静置,上层呈紫红色
【分析】A.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聚氯乙烯会释放有毒气体;
C.用于生产芳香烃时,沸点范围一般为60~165℃,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的催化重整和裂化;
D.苯和四氯化碳互溶。
【解答】解:A.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故A正确;
B.聚氯乙烯会释放有毒气体,所以PVC塑料不可用作食品包装袋,故B错误;
C.用于生产芳香烃时,沸点范围一般为60~165℃,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的催化重整和裂化,不是来自于煤焦油,故C错误;
D.苯和四氯化碳互溶,溶液不分层,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0.下列有关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高吸水性树脂可用于干旱地区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
B.离子交换树脂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
C.医用高分子可用于制造医用器械和人造器官
D.聚乙炔膜可用于分离工业废水和海水的淡化
【分析】A.保水剂是一种强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
B.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
C.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以制造人体内脏、体外器官、药物剂型及医疗器械的聚合物材料;
D.聚乙炔膜属于导电高分子.
【解答】解:A.保水剂是一种强吸水树脂,能在短时间内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分,高吸水性树脂可做保水剂,故A正确;
B.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物质,故B正确;
C.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用以制造人体内脏、体外器官、药物剂型及医疗器械的聚合物材料,可用于制造医用器械和人造器官,故C正确;
D.聚乙炔膜属于导电高分子,主要用于电子元件,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组成、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等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1.中国的高铁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①高铁座椅内填充有聚氨酯软质泡沫.聚氨酯属于 c (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②高铁信息传输系统中使用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c (填字母).
a.铜
b.石墨
c.二氧化硅
③高铁轨道建设需用大量水泥.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和 a (填字母).
a.石灰石
b.粗盐
c.纯碱.
【分析】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高分子化合物或高分子,又称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一般在10000以上;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③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
【解答】解:①聚氨酯属于高分子合成材料,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c;
②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故答案为:c;
③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硅及其化合物以及水泥等知识,明确物质的成分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制造光导纤维的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12.(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下列材料中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D (填字母).
A.淀粉 
B.棉花
  
 C.蚕丝
D.塑料
(2)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氟氯烃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是 二氧化碳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是 氟氯烃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是 二氧化硫 .
(3)下表是某品牌方便面包装上的部分说明.
品 名
××方便面
部分配料
①食盐
②姜黄
③牛肉
④脱水菠菜等
保质期
六个月(置于阴凉干燥处)
生产日期
标示于包装外袋上
上表所列配料中,属于调味剂的是 ① (填序号,下同),属于着色剂的是 ② ,富含维生素的是 ④ ,富含蛋白质的是 ③ .
【分析】(1)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许多种类,其中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被称为现代三大高分子材料;
(2)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是氟氯烃,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
(3)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很多,作用各不相同,主要包括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
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为:
着色剂﹣改善食品的外观;
调味剂﹣增添食品的味道;
防腐剂﹣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营养强化剂﹣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根据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析.
【解答】解:(1)淀粉、棉花、蚕丝是天然物质,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D;
(2)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是二氧化碳,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是氟氯烃,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氟氯烃;二氧化硫;
(3)①食盐有咸味是调味品;②姜黄是着色剂;③牛肉富含蛋白质;④脱水菠菜富含维生素.
故答案为:①;②;④;③.
【点评】本题考查高分子材料、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及作用和六大营养素,难度不大,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学以致用.
13.天然橡胶是一种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有两种,一种是巴西三叶橡胶树产出的橡胶,通常就称为天然橡胶;另一种是杜仲树产出的橡胶,它是我国特产,在湖北等地都有大面积种植,被称为杜仲胶.
(1)天然橡胶单体A的名称用系统命名法可表示为 2﹣甲基﹣1,3﹣丁二烯 .
(2)杜仲胶也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但与一般天然橡胶不同的是,它是反式结构,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分析】(1)天然橡胶单体A为CH2=C(CH3)CH=CH2,根据烯烃的命名原则;
(2)杜仲胶也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它是反式结构,链节中甲基与氢原子位于碳碳双键两侧.
【解答】解:(1)天然橡胶单体A为CH2=C(CH3)CH=CH2,系统命名为:2﹣甲基﹣1,3﹣丁二烯,
故答案为:2﹣甲基﹣1,3﹣丁二烯;
(2)杜仲胶也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它是反式结构,链节中甲基与氢原子位于碳碳双键两侧,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反应类型等,重点考查的是烯烃的顺反异构问题,难度不大.
14.近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火灾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死因并非高温烘烤或火烧,而是慌乱奔跑时吸入烟雾中毒.且起火的建筑装修越豪华,这一点越明显.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HCl、、CO ,你认为其中含量最大的为 HCl ,在火灾现场,为防止气体中毒的防护措施是 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呼吸,快速逃离现场 .
(2)上述变化中①所属的反应类型为 消去反应 ;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加氢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据此,上述反应中属氧化反应的是(填代号) ④ .
(3)在装修中广泛使用的粘合剂也是极易发生火灾的物质,聚乙烯醇缩丁醛就是这样一种粘合剂,它是由聚乙烯醇与丁醛缩合得到的含有六元环的高分子化合物,若已知反应:2CH3OH+HCHO→CH3OCH2OCH3+H2O可以发生.请写出制取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合剂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1)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不完全燃烧反应;根据反应可知由C﹣C键生成C=C键,应为消去反应;根据苯和CO不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湿毛巾捂口鼻;
(2)脱去HCl发生消去反应,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3)由信息可知,醇与醛发生加成反应,醛中碳氧双键其中1个键断开,醇断开氧氢键,H原子接在醛的O原子上,﹣OR连接在醛的不饱和碳上,生成物含有羟基,再与令一分子的醇,发生羟基之间的脱水生成最终产物.
【解答】解:(1)聚氯乙烯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不完全燃烧反应,则产生的有害气体为HCl、、CO,聚氯乙烯中Cl的含量较高,则生成的HCl应最多,苯和CO不溶于水,可用湿毛巾捂口鼻,减少苯和CO的吸收量,然后弯腰呼吸,快速逃离现场,
故答案为:HCl、、CO;
HCl;消去反应;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呼吸,快速逃离现场;
(2)脱去HCl发生消去反应;④为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答案为:消去反应;④;
(3)根据信息可知,聚乙烯羟基全部与正丁醛缩合脱水,得到含六原子环的强力粘合剂聚乙烯缩丁醛,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官能团性质、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信息迁移等,难度中等,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迁移运用、思维分析等能力.
15.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化学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基础.
①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它由钢筋混凝土、7000多块红色铝板和1200多块玻璃等建成.钢筋混凝土 是 (选填“是”或“不是”)复合材料,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 CaCO3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实际上不是硅酸盐材料而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 热塑 性(选填“热塑”或“热固”).
②据报道,每年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4%.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 .
【分析】①根据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根据制备水泥和玻璃的原料分析;线型分子具有热塑性;体型分子具有热固性;
②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①钢筋混凝土是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常见的复合材料;制备水泥的原料是粘土、石灰石;制备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所以都用到CaCO3;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热塑性;
故答案为:是;CaCO3;热塑;
②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Fe﹣2e﹣=Fe2+.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材料、复合材料、金属腐蚀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从以下物质中选择填空:
①油脂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
⑤棉花
⑥甘油
⑦硬脂酸
⑧亚油酸
⑨天然橡胶
⑩腈纶?蚕丝?聚乙烯树脂
(1)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④⑤⑨⑩?? ;
(2)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④⑤⑨? ;
(3)属于塑料的是 ? ;
(4)属于纤维的是 ⑤⑩? ;
(5)属于橡胶的是 ⑨ ;
(6)属于糖类的是 ②③④⑤ ;
(7)属于蛋白质的是 ? .
【分析】(1)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结构中有重复的结构单元;
(2)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橡胶、蛋白质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4)通常人们将长度比直径大千倍以上且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统称为纤维;
(5)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
(6)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一般由碳、氢与氧三种元素所组成;
(7)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
【解答】解:(1)④淀粉
⑤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
⑨天然橡胶
⑩腈纶?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聚乙烯树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④⑤⑨⑩??;
(2)④淀粉
⑤棉花
⑨天然橡胶?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答案为:④⑤⑨?;
(3)聚乙烯树脂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属于塑料,故答案为:?;
(4)⑤棉花
⑩腈纶?蚕丝是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力的纤细物质,属于纤维,故答案为:⑤⑩?;
(5)天然橡胶属于橡胶,故答案为:⑨;
(6)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⑤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都属于糖类,故答案为:②③④⑤;
(7)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分类,从所含官能团来考虑物质所属类别,题目较基础,注意这些问题的积累.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技视界》发表的《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一文中,比较了不同的纺织纤维(见下表),并呈现了我国在不同年份化学纤维产量占纺织纤维总量的比重(见图)。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纤维界定
自然界存在和生长的、具有纺织价值的纤维,如棉、麻、丝、毛、竹纤维等。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得,如锦纶、涤纶、氨纶、粘纤等。
织物性能
耐高温、抗腐蚀、抗紫外线、轻柔舒适、光泽好等。
抗拉、抗皱,色牢度好,颜色鲜艳,某些性能甚至优于天然纤维。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天然纤维耐高温。 对 
(2)化学纤维已逐步成为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 对 
(3)高分子物质可作为生产化学纤维的原料。 对 
(4)化学纤维的某些性能可能超过天然纤维。 对 
【分析】(1)表中天然纤维性能为耐高温、抗腐蚀、抗紫外线、轻柔舒适、光泽好等;
(2)由在不同年份化学纤维产量占纺织纤维总量的比重可判断;
(3)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得;
(4)由信息可知化学纤维的性能甚至优于天然纤维。
【解答】解:(1)表中天然纤维性能为耐高温、抗腐蚀、抗紫外线、轻柔舒适、光泽好等,则天然纤维耐高温,故答案为:对;
(2)由在不同年份化学纤维产量占纺织纤维总量的比重可知,化学纤维已逐步成为我国主要的纺织原料,故答案为:对;
(3)化学纤维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制得,则高分子物质可作为生产化学纤维的原料,故答案为:对;
(4)由信息可知化学纤维的性能甚至优于天然纤维,则化学纤维的某些性能可能超过天然纤维,故答案为:对。
【点评】本题考查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材料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答案从题中信息来,题目难度不大。
18.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聚酯,它在塑料薄膜、食品包装和生物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简式为:
①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是由两种单体通过 缩聚 反应(填反应类型)制得的.形成该聚合物的两种单体是 HOOCCH2CH2COOH(或丁二酸) 和 HOCH2CH2OH(或乙二醇) .
②这两种单体相互之间也可能形成一种八元环状酯,请写出该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分析】凡链节中间(不在端上)含有(酯基)结构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按
断开,羰基上加羟基,氧原子上加氢原子即得高聚物单体.对应的单体为HOOCCH2CH2COOH和HOCH2CH2OH,二者可发生缩聚反应,也可发生反应生成环酯.
【解答】解:按
断开,羰基上加羟基,氧原子上加氢原子,则高聚物对应的单体为HOOCCH2CH2COOH和HOCH2CH2OH,二者可发生缩聚反应,也可发生反应生成环酯,为,
故答案为:①缩聚;HOOCCH2CH2COOH(或丁二酸);HOCH2CH2OH(或乙二醇);②.
【点评】本题考查缩聚反应和聚合物找单体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凡链节中间(不在端上)含有(酯基)结构的高聚物,其单体必为两种,按
断开,羰基上加羟基,氧原子上加氢原子即得高聚物单体.
19.丰富多彩的材料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完美的物质条件.
(1)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是 青铜 .
(2)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 合成橡胶 .
(3)在橡胶中加入炭黑可增强 耐磨 性.
(4)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和随意丢弃而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是 白色污染 .
(5)人工合成的塑料有多种,其中聚丙烯是常见的一种,其结构简式是  .
【分析】(1)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2)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3)在橡胶中加入一些物质能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
(4)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
(5)丙烯通过加成反应生成聚丙烯.
【解答】解:(1)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比较容易冶炼,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
故答案为:青铜;
(2)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等.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被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合成橡胶;
(3)在橡胶中加入一些物质能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在橡胶中加入炭黑可增强耐磨性;
故答案为:耐磨;
(4)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难以分解,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和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形成白色污染;
故答案为:白色污染;
(5)丙烯(CH2=CH﹣CH3)通过加成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金属材料和合成材料、环境保护、有机物的结构,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加聚反应以及单体的判断.
20.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是指 煤、石油、天然气 ,三大合成材料是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
【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化学科技工作者把燃料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含二个、三个、四个碳原子等的小分子,然后把它们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农药、炸药、化肥等等,其中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为三大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煤、石油、天然气;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合成材料,注意把握三大合成材料以及常见的化石燃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